正文 第2章(2 / 3)

在一些公共環境中,人們對一個陌生人的了解,注意的往往就是他的小節。在互不熟悉的情況下,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小節常常反映出大問題。所以一個人在小節上的表現和修養,其實就是他身份的象征。

小曼大學畢業了,很幸運地被一家中等規模的證券公司錄用,十分興奮,憧憬著大展拳腳。然而,踏上工作崗位才發現,對於新人,公司安排的實際工作並不多,倒是往往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像發報紙、複印、傳真、文件整理等等。

同來的新人們覺得要他們大學生做雜活,感覺不受重視,很丟臉,不免滿腹牢騷,便經常找借口推脫。小曼心裏也覺得有些委屈,回家就和母親說起,身為職業女性的母親笑了笑,說:“小事不做,焉能做大事。須知,由細微處方見真品性。”

於是小曼不再和大家一起發牢騷,見到別人不願意做的瑣事,她便接過來做,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有時甚至要加班加點。其他新人有些笑她傻,說有時間多休息休息不好嗎;有些就說她愛表現,說不用這麼拚命吧。不管別人怎麼說,小曼總是笑而不語。

其實,小曼一點一滴的工作,部門主管都看在眼裏,便開始逐漸選擇一些專業的工作給她。公司的老員工也喜歡這個手腳麻利、不挑三揀四的“傻女孩”,平時也頗樂意將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傳授給她,並將公司裏人際關係上的微妙之處向她點撥。逐漸地,小曼工作上越來越順手,在人際交往的分寸上也把握得越來越好。

有了這麼好的群眾基礎,又有了那麼好的工作成績,在討論新人轉正的問題時,小曼自然成了第一批轉正的新人,並且被安排到了她最向往的崗位,成功地踏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許多事例告訴我們,大局的改變,往往是由每次一點點的小變化所決定的。今天你失去的可能隻是用戶的一次信任,或者是一個普通的用戶離你而去,可是,這小小的變化,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當它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產生的衝擊則是驚人的,一個用戶的離去,可以演變成一群或一大片用戶的離去。特別是我們已經為工作做出了許多努力、付出了許多汗水,到頭來卻因為自己對一些小事把握不好,從而使自己數十次熱情貼心的服務所取得的信任付之東流,那豈不更加得不償失、枉費心機?

一次,國內一位旅客乘坐某航空公司的航班由濟南飛往北京,連要兩杯水後又請求再來一杯,還歉意地說實在口渴,服務小姐的回答讓她大失所望:“我們飛的是短途,儲備的水不足,剩下的還要留著飛上海用呢!”在遭遇了這一“細節”之後,那位女士決定今後不再乘坐這家公司的飛機。

每一條跑道上都擠滿了參賽選手,每一個行業都擠滿了競爭對手。如果你任何一件小事做得不好,都有可能把顧客推到競爭對手的懷抱中。可見,任何對小事的忽視,都會影響企業的效益。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專門負責為客商購買車票的小姐,經常給德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來往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

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在左窗邊。

有一次,經理詢問小姐其中的緣故。小姐笑答道:“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

就是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十分感動,促使他把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夠想得如此周到,那麼,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事實上,隨著現在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員工的數量也日益增多,彼此之間的分工越來越細,其中能夠決定大事要事的高層管理者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員工從事的還是簡單的、瑣碎的、不起眼的小事。但卓越的員工卻能在這一份份平凡的工作和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通過注重在細節上下工夫,為自己和公司不斷創造價值。

一個陰雲密布的午後,由於瞬間的傾盆大雨,行人們紛紛進入就近的店鋪躲雨。一位老婦也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避雨。麵對她略顯狼狽的姿容和簡樸的裝束,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這時,一個年輕人誠懇地走過來對她說:“夫人,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嗎?”老婦人莞爾一笑:“不用了,我在這兒躲會兒雨,馬上就走。”老婦人隨即又心神不定了,不買人家的東西,卻借用人家的屋簷躲雨,似乎不近情理。於是,她開始在百貨店裏轉起來,哪怕買個頭發上的小飾物呢,也算給自己的躲雨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當她猶豫徘徊時,那個小夥子又走過來說:“夫人,您不必為難,我給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門口,您坐著休息就是了。”兩個小時後,雨過天晴,老婦人向那個年輕人道謝,並向他要了張名片,就顫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幾個月後,費城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將這位年輕人派往蘇格蘭收取一份裝潢整個城堡的訂單,並讓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屬的幾個大公司下一季度辦公用品的采購訂單。詹姆斯驚喜不已,匆匆一算,這一封信所帶來的利益,相當於他們公司兩年的利潤總和!

他在迅速與寫信人取得聯係後,方才知道,這封信出自一位老婦人之手,而這位老婦人正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詹姆斯馬上把這位叫菲利的年輕人推薦到公司董事會上。毫無疑問,當菲利打起行裝飛往蘇格蘭時,他已經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那年,菲利22歲。

隨後的幾年中,菲利以他一貫的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左膀右臂,事業扶搖直上、飛黃騰達,成為美國鋼鐵行業僅次於卡內基的富可敵國的重量級人物。

“泰山不嫌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注重細節是一名員工必備的習慣,它體現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行為方式、做人理念。那些常忽略細節的人,小事在他們看來就是小事,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去幹,因此成功總離他們很遠。而那些關注細節的人,小事在他們眼裏從來不是小事,他們認真對待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將小事做細,並在細節中尋找機會,從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在你過去的工作中,有沒有認認真真地做好過每一件小事?要知道,一個微小的細節也許就改變了你一生的命運。具體來說,工作中的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保持辦公桌的整潔。如果你的辦公桌上堆滿了信件、報告、備忘錄之類的東西,就很容易使人有混亂感。更糟的是,零亂的辦公桌無形中會加重你的工作任務,衝淡你的工作熱情,使你很難很快投入工作。一位成功學家說:“一個書桌上堆滿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工作,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些。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辦公室工作質量的第一步。”因此,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首先就必須保持辦公環境的整潔有序。

不要經常缺勤。缺勤在很多員工看來是一件小事,但是,這件事情完全關係到你個人和公司的利益。因為在公司的老板看來,出勤率高的員工無疑對公司更加負責。你應該盡一切努力來保證出勤,因為缺勤會使你無形中損失很多。

不把請假看成一件小事。請假無疑會影響你的工作進度,即使你認為工作效率較高,認為耽誤一兩天也不會影響工作進度,那也不能輕易請假。因為你身處的是一個合作的環境,你的缺席很可能會給其他同事造成不便,影響其他人的工作進度。所以不要將請假當成一件小事,或者隻是你一個人的事。

不閑聊,不幹私活。就員工個人而言,利用上班時間處理個人私事或閑聊,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進而影響工作進度,造成任務逾期不能完成。所以把辦公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任務上是必要的。

下班後不要立即回去。下班後要靜下心來,將一天的工作做個簡單總結,製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並準備好相關的工作資料。這樣有利於第二天高效率地開展工作,使工作按期或提前完成。離開辦公室時,不要忘了關燈、關窗,檢查一下有無遺漏的東西。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事業都是由點點滴滴的細節彙集而成的。在細節上能夠表現好的人,他在成功之路上一定會少許多漏洞。同樣,工作中很多細節會影響到我們的事業和前途。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話,就不要忽視這些細節,以免因小失大,給你的人生和事業帶來重大的損失。

當斷不斷理還亂

“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這一類詞,好像是專為辦事失敗的人而設定的。事實上,很多失敗者也的確缺乏幹練果斷的辦事方式。因此,要想成功地辦事,你一定要選擇果斷幹練。

兵家常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在辦事中也是如此。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往往給人軟弱無能的印象。這種表現不僅在戰場上要不得,在辦事中也是一樣的道理。辦事要講究時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你隻會一敗塗地,無立身之處。因此,斬釘截鐵、堅決果斷,已成為辦事的成功秘訣之一。

王剛做事果斷,當別人還在囉囉嗦嗦地敘述事情的困難時,他已經把辦法拿出來了,幹淨利落,從不拖遝。他曾跟別人這麼說:“當要做決定的時候我隻要聽懂了事情的始末,認清問題的症結所在,就開始運用自己的思考判斷決定。該怎樣就怎樣,枝節問題暫不考慮。這時我完全信賴自己,不去注意旁邊那些嘮嘮叨叨的話,因為有些話確實是徒亂人意,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王剛這種明快果決的做事方法,讓他很快由一個職員升為領導。然而不少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並不是不能理解問題本身。而是常被枝節問題所困擾,被閑言碎語所動搖,患得患失,以至於被外來力量所左右。這就是辦事成功的一大障礙。

很多時候,辦事最怕猶豫不決,這樣想想,那樣思考一下,結果耽誤了辦事的好時機。所謂的“夜長夢多”就是這一道理。一件事情,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凡事猶猶豫豫。久不決斷,也會錯失良機。

《史記》中有“兵為凶器”的說法。其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時,一般不要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戰速決。“勞師遠征”或“長期用兵”,每每帶來的都是失敗。辦事的不果斷與之有著相通之理。在辦事的過程中,如果自己長期不決斷,就可能給對方造成拖拉的印象,對方當然不願意與你辦事。

辦事果斷是成功的前提

許多事兒是應該用勇氣和決心去爭取的。即使最後未能如願以償,但采取行動本身就增強了成功的可能性。想而不動,隻能加重自己的優柔寡斷,從而進一步懷疑自己的能力,以至讓你停留在原來的位置而毫無起色。

當然,這裏說的當機立斷並非盲動。首先,它是在我們看清形勢、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而不是心血來潮或憑意氣用事的有勇無謀。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決,為三。”當機立斷的另一方麵,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該等待觀望時就應按兵不動,該撤退時就應該撤退,這也是一種當機立斷的行為。

拖拖拉拉,猶豫不決是很多人感覺辦事難的症結之一。他們總愛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結果是自己還在權衡事情的利弊得失的時候,別人已占據了先機,等再次抉擇時,就很難趕上別人了。而果斷的人往往能抓住機遇,辦成更多的事。

正確地做出決斷,不僅能準確地把握,而且在遇到困難時,也能夠洞察客觀形勢的發展情況,排除各種因素的幹擾。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給人留下果斷的印象呢?

(1)辦事時說話要有邏輯、簡短而有力度

辦事時,我們應將說話內容歸納為幾個重點,讓對方覺得你的組織能力強。說話簡短可以避免囉嗦而找不到主題,從而有力度地、恰到好處地表達辦事幹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