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蔣介石的真麵目(10)(3 / 3)

現在,再從共產黨那邊的回憶,比對一下。據當時共產黨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九師第一團參謀長師鏡《陪同鄭洞國先生走出銀行大樓》的回憶:

我軍占領海上大樓時,大樓同銀行大樓的電話仍然暢通。我團朱軍政委拿起電話同在“央行”的鄭國洞通了話,勸鄭:“現在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新七軍已投降,銀行大樓這彈丸之地,你們是守不住的,希望你們放下武器。”鄭洞國說了句“敗軍之將,何以談和”就把電話聽筒摔了,再也不接電話了。18日晚,我兵團司令部參謀長解沛然(解方)指示我們,利用海上大樓直通銀行大樓的電話線繼續向敵通話,展開政治攻勢,促其放下武器。解參謀長還告訴我們,周恩來副主席拍來了電報,電報講鄭洞國是黃埔一期生,這個人在政治上不壞,要爭取其起義或放下武器,以禮待之。

朱軍政委第二次撥通了電話,對方接電話的是一兵團司令部參謀處處長郭修甲少將。郭修甲說:“鄭司令官幾次企圖自殺,被我們阻止。你們是否可派人到中央銀行來談判,如同意,我們派汽車去海上大樓接你們,為了防止誤會,我們的車上插一麵黃旗做信號。”我們立即將此情況向解參謀長報告,經研究決定,朱軍政委和我去敵兵團司令部談判。

19日下午,郭修甲派了一位姓羅的少校參謀乘車到海上大樓接我們。我和朱政委帶兩名警衛員在羅參謀的陪同下,進入銀行大樓。進入銀行後,他們不讓帶槍進去,我就把隨身攜帶的長把子手槍交給了隨我同行的警衛員,兩名警衛員沒讓進去。之後,羅參謀陪我們朝地下作戰室走去,身穿綠色軍服的郭修甲處長早已在門口迎候我們,互相見麵握了握手,寒暄幾句後,一起進入作戰室內。隻見牆上掛著的軍用地圖用布遮蓋著,有個長條桌子擺在室內中央。當時,郭保持著一種矜持的樣子。停了一會兒,我們即開始了會談。國民黨兵團部參加談判的有郭修甲和兩三個參謀;我方人員也不多。雙方在桌子兩旁坐下後,先由朱軍政委交給郭一封信,我記得這封信是用個大信封裝著的,封麵上寫著鄭洞國司令官收,落款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部。朱政委要求郭將此信轉交鄭洞國。接著朱政委向郭等人介紹了當前的形勢,說明新七軍已陸續放下武器,向人民解放軍投誠;一兵團部孤守中央銀行這一彈丸之地,是作無謂的犧牲。希望他們能放下武器。繼之,郭修甲說:我們願意放下武器,隻是鄭司令官不幹。經勸說後,鄭說:由你們辦吧。

談判開始時,氣氛比較緊張,後在閑談中,郭提到他是中央軍校十二期生,正巧,朱政委也是該校十二期的,兩人竟是軍校的同期同學。這樣一來,談判的氣氛就輕鬆了一些。記得在談判休息時,敵兵團參謀長楊友梅穿著一身美式軍裝,從地下作戰室的側門走進來,郭修甲馬上站起來向我們介紹說:“這是楊友梅少將,副參謀長。”楊雙手攤開,連聲說:“請坐,請坐!”楊在此待了一會,沒再說什麼就匆匆離去。看樣子楊友梅是支持郭的。會談約一個多小時。談判中,郭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放下武器後,要保證所有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二、鄭洞國不在報紙和廣播電台上發表談話;

三、(要我們)對外宣傳時,講鄭洞國傷後被俘,不要說自動投降。

上述一、二條雙方均同意,唯第三條略有爭議。郭修甲提出,可否不在報紙上登鄭洞國自動投誠,而寫傷後被俘,主要是給鄭留點麵子。我們表示不能同意,並做了解釋,郭也沒有再堅持。關於放下武器的時間問題,郭提出,三天以後再放下武器。當時我們知道廖耀湘兵團已由沈陽出動,為了防止情況有變,必須盡快解決敵一兵團部,因此,我們說此事必須請示上級才能決定。雙方的第一次談判,就此結束。

回來後,我倆把談判情況向解參謀長做了彙報。解指示,必須在三天內解決敵兵團部問題,朱政委又乘車返回銀行大樓,雙方談妥:21日清晨,我方接收時,敵兵團部特務團對空射擊二十分鍾,然後放下武器。

此刻,堅守銀行的隻有兵部特務團等約四百人,其餘如新七軍、保安旅、騎兵旅等部隊已陸續向我投誠。

按照約定時間,21日晨敵兵團部即在銀行無目的地對空鳴槍射擊,裝作激戰半小時(實際打槍二十分鍾左右),然後停止了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