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時許,我同朱政委先乘車來到銀行大樓門口。一進銀行大樓就見到許多國民黨軍官攜兒帶女,拎著皮箱,正在集合,準備向我軍投誠。我直奔銀行三樓的會議室。這時,銀行外麵還在打槍。朱政委轉身出去,以便帶領部隊進來接收。
我一個人進了會議室,見沙發上坐著三個人,他們一見我進來都愣了,便站起身來。
我當即問道:“哪位是鄭司令官?”
站在中間的人說:“我就是。”
其他兩人,一位是兵團部副參謀長楊友梅,另一位是吉林省政府秘書長崔垂言。
我說:“我們的部隊馬上就要進來了,現在請司令官隨我出去。”
鄭當即問我:“我提出的三個條件,你們都全部答應了嗎?”
我反問他:“哪三個條件?”
他聽了後,頹然一屁股坐在沙發上說:“唉!三十年來,春夢一場。”
是時,銀行外麵槍聲大作。
我又催促說:“鄭司令官,部隊進來了,請走吧。”
鄭叫他的副官給我拿來一隻寬約二十公分、高約八十公分的手提皮箱,並說箱子是日本投降後移交的,有毒,請不要打開。如打碎裏麵的東西,長春市全城百姓都會受害(事後我知道是細菌武器)。
當時,天下著淅瀝的小雨,鄭走出會議室時,他的兩位副官拿著雨衣說:“請司令官更衣。”鄭伸出手臂穿上雨衣。我陪同鄭等走下三樓。剛走出正門口,正遇上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組的同誌擺好攝影機,準備攝下這一珍貴的曆史鏡頭,可鄭卻把臉扭了過去。這時,中央銀行正門前的廣場上,成群的敵兵團部官佐正在集合,陸續地離開銀行。鄭見此情景,長歎一聲,與楊友梅副參謀長說了句話,就扭頭坐上我方早已預備好的小吉普車。楊友梅跟鄭洞國同坐一輛車,後邊還跟著一輛大道吉(中吉普),我派一個班送他們離開了銀行。在一個醬園裏我們稍事休息,鄭的副官找到我說,鄭先生沒吃早飯。當時長春十室九空,哪有糧食吃啊!無奈,我又迅速乘車返回,從中央銀行裏給他們找了點大米和罐頭,草草地吃了一頓飯。飯後,我就送鄭洞國等人到我兵團司令部臨時駐地——四家子。
22日至23日,國民黨中央社發自沈陽的電文相繼報道:“長春失守,鄭洞國壯烈成仁,21日上午發出最後一彈,所屬官兵三百人亦全體殉職。”並登了鄭氏的“遺照”。而當時我《東北日報》上,卻登著醒目的頭版頭條新聞:《鄭洞國率部投降,我勝利收複長春》。
再據當時共產黨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九師師長廖中符《獨九師圍困長春的回憶》所述:
這期間有個插曲:19日新七軍集體投誠後,鄭洞國兵團部和特務團的官兵卻據守在中央銀行裏不肯出來了。21日晨,當我軍令其準時放下武器時,“央行”裏的敵人突然無目的地朝空中鳴槍持續了約二十分鍾。這時,敵兵團司令部派人來告訴我們:這是副參謀長楊友梅下的命令,對空鳴槍以示頑抗到底,彈盡糧絕,以身殉職,是給蔣介石看的,請你們不要誤會,兵部團仍按原計劃移交。
在這一回憶裏明顯的點破向空鳴槍“是給蔣介石看的”,可見所謂“做給鄭洞國看的”之說,是別有疑義的。這一“做給蔣介石看的”之說,在當時共產黨司令員蕭勁光《蕭勁光回憶錄》裏,說得更明確:
當時,中央考慮,鄭洞國是東北“剿總”副司令,是黃埔一期生,所率是蔣軍嫡係部隊,又占據有堅固防禦工事的大城市,爭取其起義,對全國各大戰場的蔣軍官兵都是一個極大的震動,有很大的意義。10月18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親自擬電報給鄭洞國,指出:“目前全國勝負之局已定……兄今孤處危城,人心士氣久已背離,蔣介石縱數令兄部突圍,但已遭解放軍重重包圍,何能逃脫。曾軍長此次舉義,已為兄開一為人民立功自贖之門。屆此禍福榮辱決於俄頃之際,兄宜回念當年黃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舉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領長春全部守軍,宣布反美反蔣,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讚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行列……”電報抄好以後,我們即派代表通過關係送進城去。但這時,鄭洞國還頗有一些“正統軍人”的愚忠愚孝思想,不肯起義。然而防守長春西半部的新七軍卻已土崩瓦解了。其中下層部隊,已經與我軍直接接觸了。在大同街兩側,有的部隊與我軍的電話線已經架通,有的官兵過來與我軍一起吃飯,從上而下都要求放下武器,縱然其長官一再命令突圍,已全然無人聽命。這真是眾叛親離了。18日,新七軍派代表與我兵團洽降,達成了協議。19日上午10時,按照預定方案,我軍接收了長春市的西半部。至此時,長春市已全部解放,隻有鄭洞國與其衛隊還占據著中央銀行大樓。從當時的情況看,要以武力攻占這棟大樓是輕而易舉的事。但為什麼沒有用武力解決呢?一是為了給鄭洞國一個最後投誠的機會,避免生靈塗炭,對起義投誠的部隊也是一個教育;二是照顧鄭的部下的良苦用心——使鄭洞國能“體麵地投降”,其部下對我方代表提出以大樓為據點,“抵抗”一二日後再降,要求我們發表“負傷被俘”的消息。因此雙方商定21日晨4時鄭洞國率其衛隊投降。21日淩晨,我帶著部隊接近了中央銀行大樓準備接受鄭的投降。4點鍾,突然槍聲大作,中央銀行內向外無目標地射擊,槍打得很高。當時潘朔端和我的秘書羅鈺如正乘坐我的吉普車到前方來,我的司機高橋還被流彈擊中了腿。天亮時分,從沈陽方向來了幾架飛機,在高空繞了幾圈後就回去了。不一會,槍聲停止,敵人打出白旗,鄭洞國率部投誠。長春最後一座敵據點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懷抱。事後我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鄭說:“不得不從長計議。”據說,槍響時,鄭洞國打開報話機,向蔣介石做了“曾叛李降,彈盡糧絕,退出中央銀行大樓”的最後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