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結核病防治的獻身者——朱宗堯(4)(2 / 2)

八、著書論說蜚聲國際

在從事醫院管理、臨床診治和培養年輕人的同時,朱宗堯在長期對結核病調查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有關防病病學的科學研究,如卡介苗的不同接種方法(口服、皮內、皮上劃痕)效果比較;卡介苗活菌數與效果的關係;抗結核藥物的使用及其與耐藥性產生的關係;結核病的細菌學、病理學研究;結核病患者切除的肺標本與臨床關係的觀察等,共發表論文60多篇,其中屬於探討結核病流行病學和結核病病理的有《結核病流行病學調》、《結核病理學》、《結核病概論》、《結核病流行病學》、《七十年代中肺結核防治進展概況》;屬於闡述卡介苗應用方麵的有《介苗不同的接種方法》、《結核病的細菌學》、《皮膚劃痕法接種卡介苗實用價值》、《卡介苗在中國》;屬於介紹肺結核治療方麵的有《抗結核藥物的使用》、《異菸肼治療肺結核》等,此外,還與陳正仁、魏錦華合著了英文版的《卡介苗在中國》一書,參與編寫了《內科學》、《流行病學》等專著,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宣傳結核病防治的科普知識,也是朱宗堯多年來從事的一項重要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為報刊、雜誌撰寫了有關防癆醫學知識的文章近百篇,並應邀到廣播電台、電視台作防癆專題講座。這些文章和講座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受到了廣大聽眾和觀眾的歡迎,對結核病預防知識的普及,提高人們的防治意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積極宣傳防病知識的同時。朱宗堯還身體力行,帶領醫務人員走街串巷,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手冊,勸誡行人不要隨地吐痰,以杜絕結核病菌的傳播。

由於朱宗堯對防癆工作所做的貢獻,黨和政府給予了他很大的榮譽。他先後擔任了中國防病協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結核病科學會常務委員、中國防癆協會天津分會理事長、中央衛生部谘詢小組組長、中華結核、呼吸疾病雜誌》編輯、《天津醫學雜誌》編輯等職。1957 年,國際防癆聯合會吸收中國為會員。朱宗堯與有關專家學者出席了該聯合會的學術會議,並代表中國防癆協會宣讀了《異菸肼治療肺結核》的論文,介紹了我國防癆協會的工作情況和天津市應用異菸肼的情況,並與各國代表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參觀了當地的結核病研究與防治機構。會議期間,他還多次嚴正聲明:中國防癆協會是中國在國際防病協會中的唯一代表,抗議並揭露某霸權主義國家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為祖國在國際上贏得了莊嚴的政治聲譽。在同年召開的第14屆國際防癆會議上被選為國際防癆協會理事。五六十年代,朱宗堯曾多次隨國家醫療衛生代表團赴法國等地出席國際學術會議。1963年以朱宗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在尼泊爾市部加德滿都召開的首屆胸腔結核病學學術會議,並受會議邀請主持了會議。

朱宗堯曾當選和平區人民代表、河西區人民代表。曆任政協天津市一至八屆委員、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員會一至五屆委員、四至五屆常務委員、六至七屆委員會顧問、組織部長。

九、經劫難不舍追求

1956年,朱宗堯受到邀請,第一次參加了全國政協會議,並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當有人向主席介紹:“這位是防癆專家朱宗堯博士”時,毛主席親切地微笑著和他握手,他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劉少奇同誌微笑著握住他的手說:“我們還是親戚哪!”聽到這親切的話語,朱宗堯緊張的心情煙消雲散,“光美同誌好嗎!”“好!好!她要我轉達問你全家好!”

1965年,朱宗堯帶領醫療隊到缺醫少藥的黃驊縣巡回醫療,而且一待就是半年多。這期間,朱宗堯八十多歲的老父親病危,第一結核病防治院的黨委呂書記曾報人送信催他趕快回去。 但忙於為病人治療的朱宗堯又一時難以離開,當第二封加急電報送到朱宗堯手裏時,他的父親已經病故了。手拿電報的朱宗堯不覺淚眼模糊,父親幾十年辛苦勞作的身影曆曆在 目,他對自己未能為父親盡孝而難過。但自古忠孝就難以兩全啊!為了不影響工作,朱宗堯強忍悲痛,默默地將電報放在了枕頭底下。第二天,朱宗堯給家裏拍了封電報:“痛惜父故,因工作忙不能回去料理,一切後事由光純、宗禹(朱宗堯的弟弟)商量料理。”

電報發出後,朱宗堯重新振作精神,馬上趕去參加幾個重症病人的會診。

然而,沒過幾天,朱宗堯卻突然回來了,他是被押回津的。因為他與當時的全國最大走資派是親戚關係。鋪天蓋地的大字報迎麵而來,“反動學術權威”、“貪大求洋”、“朱宗堯用三個縣農民一年的公糧換回一台X光機,真是吸人民血汗”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朱宗堯的頭上 。他住進了牛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