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舉陰謀殺局起(3 / 3)

這時,蕭頂向他們走來,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此次試題,確實頗有難度,重在考察我們對世事的洞察和學識的運用。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一次難得的磨練。” 蕭頂聲音沉穩,眼神中透著自信的光芒,隻是微微握緊的拳頭還是顯示出他對結果並非完全不在意。

“但願你我都能得償所願,若能同登皇榜,也是一樁美事。” 有人感慨道。

“哈哈,若真如此,定當與諸君痛飲一場。” 一位才子笑著回應,笑聲在人群中傳開,稍稍緩解了緊張的氛圍。

夕陽西下,會試的人群漸漸散去,隻留下那座威嚴的貢院靜靜地矗立在餘暉中,見證著無數考生的悲歡離合,也等待著下一次選拔人才的盛會。這一場會試的結束,是無數故事的終點,也是新的起點,那些夢想與希望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生根發芽。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洛陽果然名不虛傳。” 蕭頂吟道。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關知遠應和道。

“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東門向金馬,南陌接銅駝 。” 盛國元接著說道。

原來三人在會試結束後,一道回客棧。他們自進京以來,為了備考一直處於忙碌緊張的狀態,無暇顧及周遭事物。今日會試終於結束,雖然不知結果如何,但壓在心裏的石頭總算輕了些。突然,關知遠看向蕭頂問道:“蕭兄,你方才吟的詩是何人所作?為何我不知。” 盛國元也看向蕭頂,點頭表示他也不知。蕭頂回答:“此乃《青青陵上柏》,是東漢末年所作,至於是何人,卻無從查證了。”

兩人齊聲說道:“蕭兄真是博學。” 關知遠接著道:“蕭兄此次會試一定榜上有名,或許還能拔得頭籌,出人頭地、飛黃騰達之日不遠矣。” 蕭頂道:“借兄吉言,望能如願。” 一切都要等開榜後才能知曉。三人說著說著,已到了客棧門口,便各自回房。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嚴嚴實實地籠罩著整個京城。狂風在狹窄的胡同裏肆虐,發出陣陣如鬼哭狼嚎般的聲音。在京城一座金碧輝煌的府邸內,燈火昏暗,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屋內,宇文化及滿臉橫肉抖動,眼中閃爍著陰毒的光:“此次科舉,那些寒門子弟竟占了上風,絕不能讓他們出頭,否則我們苦心經營的局麵將毀於一旦。”

一旁的王大人微微點頭,摸著胡須道:“宇文大人所言極是。那幾個寒門書生的答卷我已看過,才華橫溢,若他們入朝,必成我們的心腹大患。必須把他們從名單中換掉,換上我們自己的人。”

“哼,隻是換名單還不夠。” 左右備身府統領趙大人陰森森地說,“這些寒門子弟若知曉了我們的陰謀,日後必來報複。要永絕後患,就得讓他們消失。”

王大人眉頭一皺:“趙大人的意思是……”

趙大人眼中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派人追殺,一個不留。斬草除根,方為上策。”

王大人有些猶豫:“這會不會動靜太大?萬一引起朝廷的注意……”

趙大人冷笑一聲:“王大人放心,我會安排最得力的手下,偽裝成江湖殺手。做得幹淨利落,不會留下把柄。”

“那主考官那邊怎麼辦?他可是個頑固之人,一直秉持公正,要讓他同意換名單,恐怕不易。” 王大人憂心忡忡地說。

趙大人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主考官的家人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若是他不聽話,他的家人就會有性命之憂。我想,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各位依計行事吧,行事需小心周全。” 宇文化及站在一扇窗戶前,望向窗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