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李鴻章的一生與他的時代(30)(2 / 3)

在滿洲吉林,一位守護內城的將軍和他的妻子、兄弟、兄弟的四個夫人、四個侄女,在家中放火自盡。最終,他的名字被刻在寺廟裏的英雄牌匾中,人們還為他和他的妻子及親屬們建起了一個拱門以做紀念。翰林院中的一位祭神官員與他的妻子一道在家中服毒自盡。關於這時期死亡的人員,具體的統計如下,但我不敢保證這份名單是完整的:

自盡人員名單第一等:徐同:漢族,在慈禧太後西逃時自盡。崇漪:滿族,在慈禧太後西逃時自盡。桂恒:滿族,在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時自盡。禧慶:滿族,在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時自盡。李平衡:滿族,通州之戰後自盡。

曾紀:滿族,中俄之戰戰敗後自盡。嚴茂:漢族旗人,中俄之戰戰敗,吉林失守後自盡而亡。第二等:徐程毓:漢族旗人,北京失守後自盡而亡。福俊:滿族,北京失守後自盡而亡。

死亡人員名單(不含自盡)第一等:一位大學士在衝突爆發之前,因年老自然死亡。

協辦大學士:在隨慈禧太後西逃途中,因過度驚嚇以及舟車勞頓而亡。

福:在隨慈禧太後西逃途中,因過度驚嚇以及舟車勞頓而亡。都察院禦史:北京被圍攻前死亡。工部尚書:在逃往西安府的途中因病而亡。榮祿的幕僚(北方軍隊司令):八國聯軍進軍前,因怒氣攻心而亡。北方軍隊左翼指揮官在慈禧太後西逃後不久,因年事已高(88歲),自然死亡。

第二等:都察院副禦史:在逃往西安府的途中死亡。福建主管文學的地方官員,在聽聞所有家人被義和團屠殺後死亡。陳寶宸:山東巡撫,因支持戊戌變法而被革職,因病死亡。膠州巡撫因病死亡。

前山西司庫主管,在八國聯軍進軍前死亡。據說,還有很多人死於前往西安府的途中。除此之外,還有五人被端王處死、兩人被慈禧太後處死、兩人被義和團殺死、一人被八國聯軍殺死,還有三人死於戰爭之中。

3月2日頒布的一道詔書中,有將近兩千人的名單,其中包括了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雙方交戰中死亡的人員的名單,以及那些不堪屈辱而自殺的人員名單。他們在死後受到了慈禧太後的嘉獎,而他們的後代,則被授以官職,以表彰他們家人為國家榮譽而做出的犧牲。

如此慘烈的情況,也深深觸動了李鴻章,這使得他再次回到了北京。

我們知道,當他在天津的時候,也早已預料到當前的局勢了。1900年11月,英國公使薩道義爵士給首相索爾茲伯裏勳爵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中說道,李鴻章已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並向各國公使發了一份無禮的照會,抱怨在保定府的聯軍軍隊以及中國基督教信徒。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回複了該照會,他們不會接受李鴻章所提出的條件,而其他國家則拒絕回複。但這似乎並不會讓李鴻章態度有所轉變,接著,在沒有征集外國公使同意的前提之下,他召集了袁世凱的部隊進入北京,維持秩序,如果袁世凱的部隊與八國聯軍碰麵,雙方很有可能開火激戰。

然而,人們把李鴻章生病的新聞僅僅當成是一次外交手段,難怪李鴻章病倒了一次又一次,但這些人的臆測和謠言是錯誤的,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刻,不管出現怎樣的狀況,李鴻章都是絕不會以裝病來推辭其責任的,他會拚了老命再一次承擔起和列強議和的重任。

顯而易見的是,清政府(直到慈禧太後帶著禦璽西逃,清政府一直在她的掌管之中,不管在哪個時期,她都沒有將權力完全交給光緒帝)迫切希望擺脫洋人,因此決定部分依靠民間秘密組織的力量,借秘密組織之手,將所有洋人趕出中國。

實際上,慈禧太後幾乎就要取得成功了,但這個計劃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不夠成熟,因為這些秘密組織作為非正規部隊,清政府隻是暫時將他們召集起來助自己一臂之力,並不能完全掌控他們,因此便發生了襲擊鐵路以及鐵路工程師的事件。然而,外國政府正緊急派出部隊來華保護他們的公使團,他們認為這些秘密組織是在清政府的授意下進行叛亂,甚至我們還能夠看到,他們按照清政府將領所規定好的路線,攻占一座座城池。

在這種可怕的情形中,有可能出現的一個戲劇性的結果是,一些官員有可能會被這些秘密組織的成員殺掉,自然李鴻章也在其中。

皮埃爾·洛蒂在他所著之書《在北京最後的日子》中,有一張1900年北京秋天的圖片,其中通過對一間被毀壞的民房的拍攝而形象地展現了北京滿城的蕭條之象;一些髒兮兮的哥薩克人站在門外看守,而在門廊之中,擺放著一張桌子以及兩三張雕花的黑檀木扶手椅,剩下的便是扔在地上的小提箱,裏麵淩亂地塞滿了出遠門所要的必需品,這樣看起來,這一家人好像已經做好逃亡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