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送禮不成 經營削藩
杜黃裳當了宰相,主持削藩。當時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擔心杜黃裳對藩鎮不利,讓人拉著一車錢物去賄賂杜黃裳,他“命一幹吏,帶錢數千繩,並氈車子一乘,近直千緡”。行賄者先到杜府門外觀察,看到府中出來一頂小轎子,轎子旁邊跟著兩個衣著極為普通的婢女,“從婢二人,皆青衣襤褸”。於是就向旁人打聽轎子裏坐的是什麼人,得到的回答是:“杜相公的夫人。”行賄者聽罷立即離開京城回到鄆州,他對李師道說,杜夫人如此儉樸,可見杜黃裳並不愛財,這禮送不成。
李師道所擔心的事確是真的,杜黃裳力讚唐憲宗出兵討伐劉辟以後,繼續采取措施削抑各個藩鎮,於此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削藩之路。元和年間的其他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珀、李絳、裴度沿著這條路堅定地走下去,於是才有了高崇文生擒劉辟,浙東李琦兵敗身死,魏博田氏歸順中央,三十年後官軍重新進入蔡州,李師道父子也床下被捉,藩鎮的勢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遏製。因此,史稱“唐憲宗中興自黃裳啟之”,也就是說杜黃裳是唐憲宗“元和中興”第一賢相。在他之後有武元衡、裴度等宰相繼續實行削藩,出現了“元和中興”的穩定局麵。
七、雅澹寬仁 淡處誤診
和政治上的強硬立場相反,生活中的杜黃裳雅澹寬仁。杜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最初杜黃裳雖然與女婿韋執誼不和,但等到韋執誼因為參與王叔文改革派,唐憲宗即位之後遭貶,先被貶為太子賓客,後來又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地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韋執誼再被貶為遠在萬裏之地的崖州司馬,這時,杜黃裳卻能全力營救。七年之後,四十八歲的韋執誼死於崖州,杜黃裳又上表請求運回韋執誼的棺柩安葬。
有一次杜黃裳生病了,請大夫來診病,沒想到大夫是個庸醫,給他誤診,將他整得死去活來。遇到這樣的事,不要說是官居宰相的高官顯宦,一般來說應該是越是高官真是越怕死,就算一般老百姓,錯拔一顆牙,恐怕也會氣得當場跳起來,何況像他那樣差點給治丟了半條命的。杜黃裳對這個誤診他的病的大夫,卻仍是淡然處之,對大夫始終不曾責罵加罪,可見他的修養和品德的高尚。
八、出鎮河中 七十而終
元和二年(807年)正月,唐憲宗任命杜黃裳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出任為河中尹、河中晉絳等州節度使。當年八月,又被唐憲宗封為邠國公。元和三年(808年)九月,杜黃裳卒於河中,終年七十歲,憲宗贈杜黃裳為司徒,諡曰宣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