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台省官 十年不遷
唐德宗時候,召杜黃裳入朝進為侍禦史,奸臣裴延齡的兒子參加考試。裴延齡當時是德宗的紅人,紅到了即便是德宗知道裴延齡在說謊也不責怪他。考試之後,裴延齡親自來到閱卷現場打聽消息,當主考官杜黃裳和苗粲走出閱卷現場時,裴延齡上前攔住了他們。到底是有些心虛,裴延齡沒有直接說事而是念出一段文字:“是衝仙人……”,這是他兒子所寫作文的開頭語。裴延齡這樣做是在向主考官打招呼,有這個開頭語的文章是我兒子寫的。兩位主考官對此心知肚明,直接把話回死,杜黃裳問苗粲“你記得錄取者的文章中有這樣的話嗎”?苗粲回答“好像沒有”。裴延齡一看主考官這種態度,就知道麵子是使不成了,他仰頭大呼“不得!不得”!最後,果然沒有錄取裴延齡的公子。從此,杜黃裳得罪了裴延齡,十年不被升遷。劉禹錫評價說:“當延齡用事之時,不預實難。非杜黃門(杜黃裳)誰能據之!”
後來,杜黃裳的女婿韋執誼當了宰相,他才被提拔為太常卿。這時,王叔文竊權,杜黃裳讓女婿韋執誼率百官請皇太子監國,韋執誼說:“丈人好不容易才升任一官,可不要再開口議論宮中的事啊!”杜黃裳勃然大怒說:“我黃裳受恩三朝,豈可以一官見買!”,說完拂衣而出。等到後來,皇太子監國,杜黃裳才被任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四、提點進士 自薦狀元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杜黃裳任考進士的主考官,主持當年的進士考試。曾經提點一位考生林藻為進士。這裏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在唐貞元初年(785年),林藻與弟弟林蘊上九日山旅遊,看到高士秦伴名相薑公輔遊時留下的一首題刻。林藻很有感慨,後來林藻在度梨嶺參加應試時,他寫下《合浦還珠賦》:“彼鵠彼鵠,睨在堅目。取乃得速,公試合浦還珠。”他寫後睡了一會兒,夢見神人告訴他:“何不敘珠之去來。”醒來後,就修改為:“珠之去兮,山無色兮。氛霧冥冥,海無光兮。空水浩浩,珠之來兮。川有媚兮,糧站風習習。地有潤兮,生物振振。”主考官杜黃裳看了後稱讚說:“敘珠之來去象有神助。”因此題點了林藻,唐貞元七年(791年)林藻當上了進士(與歐陽詹同榜),為福建曆史上破天荒第一人。
還有一個自薦的狀元——尹樞的故事,也是說杜黃裳的。唐德宗十三年(797年),任禮部侍郎的杜黃裳再次主持省級科舉考試。這次,他決心公平取士。當第三場考完試後,還沒閱卷,他對前來考試的學子說:“請你們選舉一個最有知識才華、又最公正的來為你們排排名次,有不服氣的我當場開卷。”前來考試的舉子五百多人,相顧無言。尹樞當年七十歲了,對下麵的情況非常熟悉,就走出來叩拜道:“樞願為大人效勞。”杜黃裳允許他代為填榜。尹樞填上一名,下麵響起一片掌聲,不一會榜就填完了,眾舉子個個敬佩尹樞的眼力與才華。尹樞跪拜呈侍郎杜黃裳,杜黃裳從頭到尾看了看,十分滿意,隻是狀元一欄還空著,就請尹樞再定,尹樞說:“狀元非老夫不可了。”舉子們一片喝彩,尹樞的確是最佳人選,主考官杜黃裳提筆就將尹樞的名字寫在狀元處,當年尹樞七十歲,竟然大魁天下當狀元。
五、官拜宰相 征討劉辟
元和元年(806年),唐憲宗即位以後,杜黃裳和李吉甫一起拜為宰相。而杜黃裳成為元和年間第一個出類拔萃的宰相。憲宗一上台,就麵臨了來自強藩西川的挑戰。西川原本在張延賞、韋皋的治理下,基本上恢複了穩定,但是韋皋一去世便出了問題,節都副使劉辟上表求節度使,並且厲兵秣馬,似乎朝廷不肯就要動武。西川強藩劉辟在蜀地發動叛亂,有的大臣認為劍南險固,劉辟恃險,不宜生事討伐,唯獨黃裳堅請討伐,並奏請取消太監監軍的做法,而建議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為使,領兵五千出戰,負責征討,唐憲宗同意杜黃裳所請。於是杜黃裳對高崇文遙控指揮,無不切於機要。高崇文一向忌畏劉澭,杜黃裳就讓人對他說你如果不好好奮命作戰,我就讓劉澭代替你。高崇文害怕了,“一死力縛賊以獻”,高崇文鹿頭山八戰八勝,活捉劉辟,結果平定了叛亂。群臣慶賀唐憲宗的時候,唐憲宗對杜黃裳說:“此卿之功也。”當時藩鎮勢力強大,帥臣死後,將士往往自立藩鎮節度使,朝廷隻是冊命而已。杜黃裳主張整飭法度,打擊藩鎮勢力。唐憲宗接受了杜黃裳削藩的建議,由是開始了唐憲宗平夏、翦齊、滅蔡、複兩河的功業。由於杜黃裳的堅持,當時朝廷對藩鎮不再妥協推讓。史家評論杜黃裳“有經畫之才,達於權變”。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他的確成為一代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