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蕭梁皇族 宰相世家
在首任朔方節度大使宰相張說(yuè)、二任朔方節度使宰相王睃之後,又有一位也是大唐宰相、南朝蕭梁皇族後代、七代十宰相之祖的蕭嵩,來到西北重鎮靈州,出任朔方節度使。
蕭嵩(666?~749年),今山東蘭陵人,大唐名相、名將、著名政治家。蕭嵩出生於南北朝的南朝蕭梁王朝的皇族,而且是世代官宦之家。他是梁孝文帝蕭巋一支的後代,其傳代世係是:蕭巋——蕭珣、蕭瑀——蕭鈞——蕭瓘——蕭嵩。其中蕭嵩的曾叔祖父是唐初宰相、宋國公蕭瑀,蕭嵩是蕭瑀的曾侄孫;蕭嵩祖父蕭鈞曾官至中書舍人,聞名一時;蕭嵩父親蕭瓘曾任渝州(至巴縣,今重慶市)長史。
蕭氏是出名的“宰相世家”,蕭嵩一門為宰相者,就有蕭嵩,子蕭華,孫蕭複(蕭衡子),曾孫蕭俛、蕭仿,玄孫蕭廩、蕭寘,四世孫蕭遘,此外,還有唐朝以後五代時的宰相四世孫蕭頃、五世孫蕭願,合起來蕭嵩一門蕭氏總共是七代十個宰相,所以,蕭嵩是“七代九相之祖”。七代十相,在中國曆史上已經是十分罕見,而蕭嵩作為一個朔方節度使,既出身於皇族又是十代宰相之祖,這在寧夏靈州曆史以及中國曆史上,應該說是絕無僅有的。
二、四十入仕 占卜預言
蕭嵩不僅長得儀表堂堂,還是個美髯公。他與後來的大唐宰相、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陸象先是連襟親戚。陸象先父親是宰相陸元方,二人成為連襟親戚時,陸象先已先出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縣尉,而蕭嵩卻還沒有入仕,人們因此以為詫異。宣城人夏榮善會相術,他算了一卦:“陸郎十年內位極人臣,然不及蕭郎一門盡貴,官位高而有壽。”當時,沒有人相信。景雲二年(711年),陸象先果然任宰相,執掌朝政,位極人臣,而蕭嵩後來一門十宰相,應了占卜先生的“一門盡貴”,而且,蕭嵩活到八十多歲,也應了“高而有壽”。
三、虛有其表 源自蕭嵩
中國成語中有一句“虛有其表”,就出自蕭嵩。史書記載,唐玄宗非常看重蘇頲,打算用他當宰相。為了表示對他的特別重視,與眾不同,準備給他的“禮遇顧問,與群臣特異”,也就是在下詔任命宰相前一天,玄宗秘密行事,不讓左右知道。等到“夜艾”,才讓起詔書,玄宗問“外庭值宿誰”?就命舉蠟燭前來,來後一看是中書舍人蕭嵩。皇上把蘇頲的名字告知,讓蕭嵩起草製書。既成,其中有“國之瑰寶”。玄宗看後說:“(蘇)頲,(蘇)瑰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為刊削之。”玄宗命撤帳中屏風給蕭嵩,蕭嵩慚愧恐懼,汗流浹背,很久無法下筆。玄宗以為蕭嵩思考多時,一定非常精密,不覺前去一看,隻見他就改一個字,為“國之珍寶”,其他字一概未改。蕭嵩走了以後,玄宗把詔書草稿扔到地上說:“虛有其表耳!”因為蕭嵩長得儀表華麗,一臉大美髯,所以玄宗才這樣說他。左右失笑,玄宗聽了急忙又掩住口說:“嵩雖才藝非長,人臣之貴亦無與比,前言戲耳。”意思是我是說笑話的。這就是“虛有其表”一詞的來曆。後來遇到姚崇,認為他“許其致遠,眷之特深”,推薦他出任宋州(治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刺史,後又進京升任尚書左丞、兵部侍郎。
四、募兵立功 出鎮朔方
在蕭嵩任尚書左丞時,唐朝府兵製已經名存實亡。開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接受第一任朔方節度使、著名宰相、兵部尚書張說的建議,對府兵製進行改革,廢府改募,實行募兵製。十一月,玄宗命尚書左丞、兵部侍郎蕭嵩在京兆(今陝西西安市)、蒲州(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茘縣)、岐州(治雍縣,今陝西鳳翔縣)、華州(治鄭縣,今陝西華縣)等地,進行募兵,十幾天之後,募兵十三萬,稱“長從宿衛”,後稱“彍騎”,解決京師宿衛問題。
因為蕭嵩募兵有功,受到玄宗不斷提拔重用,先任他為兵部侍郎,後任檢校兵部尚書。開元十四年(726年),蕭嵩也以兵部尚書領朔方節度使,來靈州坐鎮。蕭嵩來靈州時,唐玄宗特別親自到長安定鼎門外,為蕭嵩送行。開元十五年(727年)五月,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朔方節度使蕭嵩“除關內鹽池使,此是朔方節度使常帶鹽池使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