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右門神 廣為流傳
在唐朝的靈州百名鎮將中,還有一位靈州都督、靈州刺史、吳國公、中國民間流傳一千多年的“門神爺”,這就是尉遲敬德,也叫尉遲恭。
在舊時,每逢過年,中國民間,人們不但要放鞭炮、貼對聯,還要在大門口貼門神畫,為的是避鬼、避邪。這些門神畫中就有《尉遲恭手持鋼鞭圖》。不僅如此,北京故宮現在還保存著美國人安思遠先生2000年贈還的國寶——中國門神尉遲恭石雕像。尉遲恭被看作中國門神還有一個故事:傳說唐朝時候涇河龍王因誤了行雨的時辰和雨量犯了天條,玉皇大帝下令唐朝宰相魏徵斬殺龍頭。龍王害怕,求唐太宗李世民救命,李世民答應幫忙,但最終沒有能救了龍王的命,涇河龍王的頭被魏徵在睡夢中砍殺。龍王死後不甘心,其鬼魂天天晚上到皇宮找李世民索命,害得李世民夜夜不能寐,經常夢見鬼,心神不安,得了大病。大臣們都非常著急,於是秦瓊(秦叔寶)站出來說他願和尉遲恭為太宗夜晚守門。就這樣,每天晚上李世民寢宮大門口便有兩員大將把門,左邊是秦瓊,右邊是尉遲恭。從此,晚上再也不鬧鬼了,李世民這才睡上了安穩覺。太宗憐惜兩位將軍,命畫工將兩位將軍的畫像繪於宮門,以鎮鬼魅。故事在民間流傳,便形成了每逢過年家家戶戶貼門神畫敬門神——尉遲恭和秦瓊的習俗了。
二、武周三訪 尉遲敬德
尉遲恭(585~658年),唐朝開國大將軍,字敬德,所以,也叫尉遲敬德。他是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尉遲恭家境貧苦,本人是打鐵出身。娶妻梅氏,夫妻和睦。隋末天下大亂,他告別妻子梅氏參加了隋軍,多次出征,打擊地方武裝和叛軍,以武勇著稱,被授以朝散大夫。大業十三年(617年),在馬邑投奔劉武周。劉武周是隋朝的鷹揚府校尉,他殺了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遣使歸附突厥,自稱皇帝,建元天興,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劉武州知道尉遲恭是一員猛將,曾三次帶酒訪尉遲,經過“三顧茅廬”才把他收為自己的偏將。
三、大敗唐軍 歸順唐朝
尉遲恭隨劉武周以後,多次打敗已經建立唐朝的李淵的軍隊。唐武德二年(619年),唐軍在李世民統帥下與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在夏縣(今山西夏縣)對峙。十二月,宋金剛派尉遲恭進軍,尉遲恭大敗唐軍,攻晉、澮二州(今山西臨汾縣、翼城縣),進夏縣(山西河東),俘獲唐宗室親王李孝基以及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劉世讓五員大將。但後來又被李世民、秦叔寶所敗。宋金剛逃突厥被殺,尉遲恭殘兵堅守介休(今山西冀寧)。李世民得知尉遲恭武勇出眾,便派宗室親王李道宗等勸降。李世民看見尉遲恭非常高興,賜以歌舞盛宴,特別信任、重用,任命他為右一府統軍,繼續率舊部八千人。當時劉武周舊部降將尋相等人相繼叛逃,唐將也懷疑尉遲恭就把他關押起來,並建議殺掉他。李世民力排眾議:“敬德如果心猿意馬的話,還會落在尋相之後嗎?”李世民釋放了尉遲恭,並引入內室賜以重金,“表一時共事之情也”。從此,尉遲恭終生為李世民效力。
四、單騎救主 秦王脫險
歸唐以後,李世民善待尉遲恭,在唐初的戰爭中,尉遲恭也曾幾次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是尉遲恭“單騎救主”。武德三年(620年)九月二十一日,在洛陽北邙山魏宣武帝陵地,李世民率五百騎兵巡視戰場,察看地形,突然被王世充的一萬(有說數萬)多步騎兵包圍,五百對一萬,相差太懸殊了!王世充的驍將單雄信騎快馬直逼李世民,迅速衝到李世民馬前,正要手起槊落,正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尉遲恭及時趕到,他躍馬大呼,把單雄信刺於馬下,接著,他率領五百衛士奮不顧身保護李世民突圍,殺開一條血路護得李世民逃脫。這次尉遲恭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了主君李世民的命,行台左仆射屈突通評價他是“驍勇絕倫”!而在演義小說裏更是被大加讚揚為“尉遲恭棗園單騎救主”,尉遲恭的這段光榮曆史一千多年來也在民間廣為留傳。的確,如果沒有尉遲恭,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李世民了,尉遲恭想是報仁主善待之恩。李世民大加讚揚尉遲,說這一仗足以證明他是否叛逆的心跡。這真是天意安排讓你來救我,隻是你的回報怎麼來得這麼快呢(公何相報之速也)!接著,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又發生了虎牢戰役,又是尉遲恭保駕李世民,僅帶四騎的李與尉遲,被竇建德五六千人追殺,尉遲保護主子射殺十多追兵,李世民也射殺數人,竇建德軍不敢再追。五月二日,竇建德被唐軍俘獲。王世充也很快投降。李世民又賜給敬德一盒金銀。在抗擊突厥的進犯戰爭中,尉遲也累立戰功。九月四日,突厥進犯原州(今寧夏固原),尉遲恭被任命為行軍總管,將其擊退。武德五年(622年)三月,在平息劉黑闥的戰役中,又是尉遲恭在危難中,救出李世民和任城王李道宗。尉遲因功授秦王府左二副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