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靈州大都督駙馬都尉薛萬徹(3 / 3)

八、娶妻公主 駙馬都尉

貞觀十八年(644年),因為薛萬徹戰功卓著,被升任左衛將軍。同年,薛萬徹與唐太宗的妹妹丹陽公主喜結良緣,被唐太宗加封為駙馬都尉。以後,薛萬徹又升為右衛大將軍,任杭州(今浙江杭州市)刺史。貞觀十九年(645年)又被任命為代州都督,後召拜右武衛大將軍。唐太宗對他這位妹夫十分讚賞,他評價薛萬徹說:“當今名將,唯李勣、道宗、萬徹三人而已。”唐太宗請眾臣,每人贈貘皮衣,其中就有薛萬徹。

九、遠征高麗 凱旋還朝

從貞觀十九年(645年)開始,唐太宗接連幾次發兵遠征高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任命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為副總管,征發三萬大軍乘樓船從海上遠征高麗。薛萬徹率領海上遠征軍從萊州(治掖縣,今屬山東)渡海,入鴨綠江,所到高麗各城都懼怕而棄城逃遁,薛萬徹迎戰高麗將領所夫孫、高文,高麗軍大敗潰逃。至九月五日,薛萬徹遠征高麗大獲全勝,凱旋回朝。但是,薛萬徹帶兵,“恃才傲物,盛氣淩人”,有人寫狀告他,而唐太宗卻對他說:“上書者論卿與諸將不協,朕錄功棄過,不罪卿也。”並當麵把告狀書燒毀。可是,後來副總管裴行方密告他對朝廷有怨言。這時,英國公李勣出來說:“萬徹職乃將軍,親惟主婿,發言怨望,罪不容誅。”於是,薛萬徹被免官,流放象州。後遇朝廷大赦又回京。

十、因坐房案 高宗問斬

駙馬都尉薛萬徹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下逃過一劫,但到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期,終於被判死罪。先是永徽二年(651年),高宗任命薛萬徹為地處偏遠的寧州(治定安,今甘肅寧縣)刺史,他心裏自然很不滿意。第二年,薛萬徹入朝,他與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私議,互相發泄怨氣。薛萬徹說:“今雖患腳,坐置京師,諸輩猶不敢動。”房遺愛則說:“公若國家有變,我當與公立荊王元景為主。”這就是說二人在商議推翻唐高宗李治的統治。然而,事變還沒有開始,便泄露了。薛萬徹被逮捕,唐高宗下詔薛萬徹為死罪。永徽四年二月二日,即公元653年3月16日,大唐駙馬右衛大將軍薛萬徹被押赴刑場問斬。薛萬徹不服,他大聲呼道:“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說完,自己就解開衣領向監斬官大喊:“亟斬我!”(“快殺我!”)但是,當時的劊子手不知是怕薛萬徹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第一刀下去,竟然沒有砍到,薛萬徹大聲嗬斥:“何不加力!”(“為什麼不用力!”)於是,劊子手接連三刀才砍下他的首級。隋朝大將軍之子、大唐駙馬都尉、右武衛大將軍,“籌深行陣,勇冠戎夷”的大將,為唐朝多次立功的薛萬徹,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出身將門的薛萬徹兄弟有四人:薛萬均、薛萬淑、薛萬徹、薛萬備,他們兄弟四人都是唐朝名將。大哥薛萬均官至左屯衛大將軍、潞國公,不幸早逝;二哥薛萬淑戰功赫赫,官拜領軍將軍、梁郡公、暢武道行軍總管;四弟薛萬備曾隨唐太宗征高麗,在萬軍陣中救出了大將契苾何力。後來又隨大將阿史那都爾進攻龜茲。最終因為受三哥薛萬徹的案件牽扯,被流放到遙遠的最南端的交州(治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