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三人外,屬於德雷福斯派營壘的重要知識分子還有拉紮爾、赫爾及青年詩人兼哲學家夏爾·佩居伊(Charles Péguy)【32】。拉紮爾利用其記者身份,千方百計地收集能證明德雷福斯無辜的證據,並把相關證據展現在那些他認為重要的知識界人士麵前,使後者能積極投身於德雷福斯派的鬥爭。例如,左拉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就得歸功於拉紮爾向前者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赫爾則借助於本人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圖書館工作的便利,尤其是自己與廣大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師生良好的人際關係,一方麵努力說服、動員一些知識界的重要人士站在德雷福斯派的營壘,另一方麵則發動大批青年學生參與這場鬥爭。饒勒斯與佩居伊、勃魯姆就是在他的說服、動員下才積極參與德雷福斯派的鬥爭的;【33】而佩居伊始則利用自己在拉丁區的大學生中的較高的威望,把大批的青年學生爭取到德雷福斯派的營壘,繼而又在1900年以“闡說真理”為目標,創建了《半月叢刊》(Cahiers de la Quinzaine)。在佩居伊的苦心經營下,《半月叢刊》在德雷福斯事件後半期為德雷福斯派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輿論陣地。當時,饒勒斯、法朗士等德雷福斯派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均在該刊上發表過涉及德雷福斯事件的政論文或小說。
在反德雷福斯派營壘中,其知識分子的首席代表是當時的青年人最為崇拜的作家莫裏斯·巴雷斯。巴雷斯1862年出生於洛林省一個資產階級家庭。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年僅8歲的巴雷斯親眼目睹了法國軍隊在戰爭中潰敗,阿爾薩斯、洛林被割讓給德國。這一切在巴雷斯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並成為他一生強烈的民族愛國主義激情的源泉。1882年,巴雷斯在從南錫的一所寄宿學校畢業後來到巴黎。在巴黎,他先學習法律,後轉向文學創作。使巴雷斯在文壇大放異彩的是他的《自我崇拜》(Le culte de moi)三部曲。該三部曲由《在野蠻人的監視下》(Sous l'ceiLdes barbares)、《自由人》(UNHomme libre)和《貝麗妮斯的花園》(Le JArdiNde Bérénice)組成。這些作品一方麵真實地勾畫了法國身處“世紀末”的資產階級青年厭惡現實、沉湎於自我、苦苦追求所謂自我完善、渴望激情而又對一切都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麵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作者對社會上流行的消沉頹廢的思潮的關注,以及力圖幫助同齡人走出“自我”的良苦用心。【34】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大批青年讀者,巴雷斯本人亦因此被這些青年人奉為自己心目中的“大師”。如後來被譽為“德雷福斯派第一人”的記者拉紮爾,當年曾是《自我崇拜》的入迷的讀者;而普魯斯特則曾給巴雷斯寫信道:“您是一位過去大概從沒有人能夠成為的人。您是夏多布裏昂自己在任何程度上都不能與之相比的人。”【35】而年輕的勃魯姆曾在1897年11月15日出版的《白色評論》上這樣寫道:“如果巴雷斯未曾降臨人世,如果他未曾寫過東西,他的時代就會完全不同,而我們亦將完全不同。”【36】
巴雷斯從27歲時開始從事社會政治活動,要求將普法戰爭後被德國人侵占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不久,他從愛國主義立場出發,逐步轉向狂熱的民族主義。1892年7月4日,他在《費加羅報》上曾發表過題為《民族主義者與世界主義者的論戰》的政論文。法國學者一般都認為,即便巴雷斯不是“民族主義的(者)”(nationaliste)一詞的發明者,那他也是把該詞引入法國的第一人。不過,巴雷斯與其說是一位嚴謹的民族主義理論家,倒不如說是一位善於煽情的民族主義小說家與詩人。為了進一步擴大其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又以《民族精力的小說》(Le RomaNde l'énergie nationale)為總題目創作了一個新的三部曲,其中第一部《離鄉背井的人》(Les Déracinés)1897年問世後,更使這位民族主義作家聲名大噪。在德雷福斯事件的整個過程中,巴雷斯以其一係列極富煽動性的言論表明,他是反德雷福斯派最主要的宣傳鼓動家。
此外,反德雷福斯派營壘中的重要知識分子還有夏爾·莫拉斯(Charles Maurras)【37】、保爾·戴魯萊德(PauLDéroulède)【38】、愛德華·德律蒙(Edouard Drumont)【39】、亨利·羅什福爾(Henri Rochefort)【40】等。
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間,兩派知識分子均已經充分運用發動請願、征求簽名、組織集會等後來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慣常使用的“介入”社會生活的手段來為自己的營壘效力,而且也已經充分表現出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充分利用自己控製的報刊與對手大打筆仗。當時代表德雷福斯派觀點的報刊主要有《震旦報》、《小共和國報》(La Petite République)、《白色評論》雜誌及在該事件後期創刊的《人道報》(L'Humanité)、《半月叢刊》等,代表反德雷福斯派觀點的報刊主要有《日報》(Le Journal)、《自由言論報》(LALibre Parole)、《十字架報》(LACroix)、《法蘭西行動報》(L'ActioNFran?aise)、《朝聖者報》(Le Pélerin)、《不妥協者報》(L'Intransigea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