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備受爭議的暢銷小說,一部興師動眾的豪華大片,《達·芬奇密碼》締造商業奇跡的同時卻使漢克斯陷入尷尬境地。在億萬雙眼睛的注視下,他依然是一個捉摸不透的人物,他的傳奇始終與謎相伴。
再高明的影評家也和他的影迷一樣,他們很難解釋湯姆·漢克斯為何能憑借普通人的笑容在好萊塢登頂,就如同他們無法解釋蒙娜·麗莎神秘的笑容。漢克斯是個謎——而他正嚐試解開這個謎團!對他的朋友羅恩·霍華德來說,當他接手《達·芬奇密碼》這部電影時,他毫不遲疑地認為漢克斯是飾演羅伯特·蘭登教授的第一人選。同樣,在得知霍華德拿到這本小說的改編權時,他也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實際上,原著對羅伯特·蘭登這位主人公的描述更多地會讓人聯想到哈裏森·福特。漢克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基本放棄了討價還價,同意隻從票房收人中拿2.5%的分成,而不是他以往所能拿到的40%c,這份協議最終打動了影片的投資商,他們也因此不再考慮哈裏森·福特、拉塞爾·克洛或者休-傑克曼,從經濟的角度出發,他們決定選擇漢克斯出演蘭登。
2003年出版的《達·芬奇密碼》出自美國作家丹·布朗之手,自問世以來已成為出版界的一大奇觀。在不斷招致天主教會爭議的同時,它在全球售出了2500萬冊。作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虛構類成人讀物,它早已讓好萊塢垂涎三尺。
這部令人窒息的懸疑小說的主人公是哈佛大學的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他在法國巴黎講學時被當地警方火速召去破解一起神秘的謀殺案——盧浮宮博物館年邁的館長被人殺害在館內,老人在臨終前用自己的身體擺成了達·芬奇名畫《維持魯威人》的模樣,以血為墨在腹部畫下五角形護身符,同時用熒光筆在地上潦草寫下了一串耐人尋味的數字並附言“找到羅伯特·蘭登”。
在由奧黛麗·塔圖飾演的法國密碼破譯專家索菲·奈芙的協助下,蘭登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就隱藏在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中。這些線索又帶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已故的博物館館長竟然是峋山隱修會的重要成員,峋山隱修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秘密組織,其成員包括牛頓、維克多·雨果與達·芬奇等多位曆史名人。蘭登的直覺告訴他,他和奈芙是在找尋一個石破天晾的曆史秘密……
在小說中,丹·布朗巧妙地將曆史與虛構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把隱藏在梵蒂岡背後的秘密社會卷入進來。故事的線索隨著主人公在歐洲各個教堂和城堡的探尋中步步展開,直到揭開了一個曆史之謎——耶穌基督曾與妓女抹大拉結婚並生有一子。
羅恩·霍華德對把《達·芬奇密碼》搬上銀幕的興趣來自於他的製片人老搭檔布萊恩·格拉澤。格拉澤是從電視劇集《24小時》的製作人喬爾·舒爾諾那裏第一次聽說了這本書,後者想借用書中的一些情節,把羅伯特·蘭登的冒險經曆轉嫁到基弗·薩瑟蘭扮演的反恐特工傑克·鮑爾身上,於是勸說格拉澤打聽一下購買該書版權的可能性。格拉澤當時對《新聞周刊》說,“情況很快就變得很清楚,我們根本沒有機會。”
幾個月後,索尼娛樂旗下的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向丹·布朗支付了800萬美元,買下了《達·芬奇密碼》的版權。經過一番考量之後,他們決定邀請格拉澤和霍華德來實施這一自《哈利·波特》以來最令人關注的改編任務。
對於這對曾經取得過巨大成功的搭檔來說,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項目。他們自辦的想象製片公司拍攝過《阿波羅13號》、《聖誕怪傑》(TheGrinch)、《美麗心靈》(ABeautifulMind)和《鐵拳男人》(CinderellaMan)等名利雙收的作品,這些作品均是他們自己開發生產的,但這一回他們將充當哥倫比亞公司的雇傭軍。
他們迅速投入工作,首先就是與漢克斯簽約。霍華德說:“湯姆是個令人興奮的演員,他的長處就是勤於思考。我們並不需要他的票房號召力,因為《達·芬奇密碼》本身已經具備了市場轟動效應,但是他會讓銀幕上的蘭登變得真實可信。”
編劇阿基瓦·戈德曼對此深表同意,他說:“湯姆富於智慧,而智慧是裝不出來的。一個好演員能演什麼像什麼,但是如果他的思想沒有深度,那麼這一點是絕對演不出來的。”
影片前期的籌備工作進展得不很順利。由於丹·布朗的小說一經問世就受到羅馬天主教廷的抗議,歐洲各地的宗教機構都對這部電影存有戒心。在英國倫敦,霍華德和格拉澤花了3個月的時間約見了各色人等,試圖打通關節,但在西敏寺教堂拍攝的請求最終還是遭到拒絕。他們擔心同樣的命運也會出現在盧浮宮,直到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的親自介人,他們才被允許進人展廳拍攝,但希拉克也不想白幫這個忙,他提出自己女兒的一個好朋友更適合出演該片的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