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最愛是朋友(2)(2 / 3)

奧斯伯恩還隨身帶去了一張“潮流”樂隊舉辦演唱會的宣傳海報,它成為了這部電影的道具之一。

他習慣於親自駕車參加試鏡,自己料理住處。但是,漢克斯卻安排一輛豪華轎車將他從家中接到機場,並讓他坐頭等艙前往洛杉磯的拍攝現場。

“湯姆在片場警告所有人最好打起精神,因為他帶來的這個家夥來自密蘇裏的貝茨市。”

在拍攝一場重頭戲時,漢克斯突然要求奧斯伯恩來一番即興表演。“我照實去做,而湯姆則一直開著攝影機。”奧斯伯恩回憶說,“我得到了全場的歡呼,這時我從湯姆的臉上看到了得意的神情,而我也變得更加自信起來。”

演完這部銀幕處女作後,奧斯伯恩希望能在好萊塢得到更多的角色。“湯姆把這部電影放給很多人看以便為我創造機會,”他說,“剩下的就要看我自己了。”

漢克斯的做法很清楚,他並不把雇傭一位患難與共的朋友當成慈善行為。《擋不住的奇跡》在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舉辦首映式時,他說:“對我而言,與霍爾姆斯的再度合作是為這部電影錦上添花。這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我需要合適的演員人選。我和霍爾姆斯交往多年,對他十分了解。我從不懷疑他的表演才能。”

大湖莎士比亞戲劇節藝術總監文森特·道林是漢克斯與奧斯伯恩共同的導師,在分析這兩位弟子的差異時,他說:“湯姆和霍爾姆斯都很有才華。但是,從第一次參加試演到有人來采訪你,隻有少數演員能始終保持他們的魅力以及廣泛的可塑性。如此看來,湯姆具有這種素質,而霍爾姆斯則沒有。”

他認為漢克斯具備了“冷靜但執著要贏的欲望。當所有演員有表演的需求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卻在渴望名譽和成功。這種渴望會讓某個人持續地出現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

在拍攝《擋不住的奇跡》時,漢克斯也沒丟下麗塔。影片開拍前,麗塔生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兒子,他們用兩位美國總統的名字為他起名杜魯門·羅斯福。麗塔在片中扮演一個陛感的酒吧女招待。“這是湯姆的主意,”她說,“在我體形尚未完全恢複的時候,他居然讓我穿上非常暴露的服裝。”

《擋不住的奇跡》的靈感同樣也來自於漢克斯的童年。像大多數成長於60年代中期的美國青年一樣,他也經曆了英國流行文化的衝擊,隻不過當周圍的人更多地對披頭士頂禮膜拜時,他的偶像則是倫敦一支名氣不大的樂隊——戴夫·克拉克五人組。

“當時,我隻有8歲,在家裏年紀最小,”他說,“當哥哥姐姐為披頭士而發狂時,我每個周末都從電視上看戴夫·克拉克五人組的演出。我確信他們要好過披頭士。我拍《擋不住的奇跡》時,戴夫·克拉克同意我來片場探班,得知這一消息,我興奮得跳了起來。”

漢克斯的這部投資4100萬美元的電影講述的是虛構的“奇跡”樂隊的故事,這支發跡於賓夕法尼亞州艾瑞的搖滾樂隊在1964年以一曲“你做的那件事”榮登排行榜冠軍。4位天真的大男孩在漢克斯扮演的經紀人的操控下踏上成名之路,卻再也沒能推出他們的第二張唱片。

在執導過程中,漢克斯廣泛征求他的導演朋友的意見,但真正有用的建議並不多。羅恩·霍華德告誡他:“聽著,最偉大的電影都是先鬆後緊的,在前期拍攝時,你要盡可能放得開,但到後期則要緊而又緊。”另一條意見來自加裏·馬歇爾,漢克斯說:“他讓我在每天午餐時換一雙鞋。”

包括空中飛船主唱史蒂夫·泰勒的女兒麗芙·泰勒在內,該片啟用的是一批毫無知名度的演員,但他們出色地完成了漢克斯的意圖。盡管該片在票房上成績平平,但卻得到了評論界的一致認可。《綜藝》雜誌認為,“漢克斯的導演處女作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展現了所有將漢克斯本人造就為明星的元素——大男孩的迷人氣質、與生俱來的淡定與從容、毫不做作的喜劇感覺,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