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兒時心願,圓畢生夢想,駕駛《阿波羅13號》飛向太空,重演人類征服自然的英雄壯舉。親手打造《從地球到月球》,全麵展現阿波羅登月之路,幕前幕後盡顯卓越才能。
在夜空裏拍攝時,漢克斯因為恐懼而不斷眨眼,擔心這種他一生中最渴望的感受隻是一個夢。從第一次知道阿波羅登月計劃,從第一眼看到庫布裏克的《2001年太空漫遊》,去太空遨遊一直是他的夢想。
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在澡盆裏填滿石頭,沉人遊泳池底,一邊通過塑料管呼吸,一邊體驗失重的感覺。僅靠他在學校獲得的那一點兒科學技能,他知道自己的野心永遠不可能變成現實。
然而現在他是個演員,而目是個卓越的明星。在好萊塢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借助欺騙的手段。
在兩獲奧斯卡之後,漢克斯可以挑選任何他中意的項目。隻要他願意在一部電影裏打上他的名字,他就能讓某家大電影公司為他開綠燈,投入想要的錢,而他自己則可以輕鬆地拿到兩千萬的片酬。
在如此自由的環境和心態下,他決定要拍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的故事,由他的老朋友羅恩·霍華德執導。
四周一片寂靜,拍攝並非在太空中進行。多年來,好萊塢攝影棚一直在成功再現形形色色的宇宙星球。
但是,當駕駛一架小型飛機在德克薩斯的黑夜裏呼嘯而過時,漢克斯緊握操控杆,感覺就像是他兒時的偶像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阿爾德林。
他最早知道這兩位太空英雄是在一本連環畫裏,當他需要控製緊張的情緒時,就會拿出來看看。這本連環畫伴隨他經曆了在紐約的第一次試鏡,甚至在第一次參加金球獎發布會時,他依然把它放在口袋裏。當他麵對壓力和挑戰時,他會對自己微笑著說:“這是為人類邁出的一小步……”
此刻,坐在他身邊的是他的另一位偶像吉姆·洛威爾。這位參加過兩次雙子星號太空飛行以及阿波羅8號和13號登月計劃的老宇航員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在銀幕上扮演他的演員體驗在太空迷失的感覺。
漢克斯在洛威爾靠近德克薩斯休斯頓宇航中心的家中住了4天,全然不顧製片公司的警告,放心大膽地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給了這位前海軍飛行員。
洛威爾說:“我認為湯姆·漢克斯沒有多少駕駛小型飛機的經驗。我想讓他獲得飛行員和宇航員離開地麵後的感受,所以我安排他親自駕駛飛機。”
這一天晚上,洛威爾叮囑漢克斯不要喝任何東西。他們在家中吃完晚飯,10點時開車抵達了坐落在馬掌灣的飛行基地。
起飛後,洛威爾告訴漢克斯:“太空艙自始至終處於黑暗之中。你看得到太陽,但因為沒有空氣,所以沒有藍天。一句話,你將完全置身於黑暗,伴隨你的隻有偶爾的星光。”
為了營造太空飛行的真實感受,洛威爾用硬紙板擋住了駕駛艙的三麵玻璃。“這樣一來,他在飛行過程中隻能全神貫注地麵對前方沒有一絲光亮的夜空,”洛威爾說,“太空飛行中,最恐懼的時刻出現在你繞到了月球的背麵,太陽被擋住了,你仿佛陷入了無邊的黑洞。”
說實話,從飛機起飛的一刹那,漢克斯的內心就完全被恐懼所占據,周身冒出一陣陣冷汗,但他拒絕向洛威爾承認這一點,想方設法做好自我調節。漸漸地,他開始適應了速度和黑暗,想象著自己畢生等待的夢想在這一刻得到了實現,盡管這隻是一次模擬飛行。
雖然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漢克斯依然表示,如果能夠讓一位公民加入太空飛行,他一定是搶先報名的自願者之一。他對《紐約每日新聞》說:“我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宇航員了,因為我已經把從學校裏學到的那一點兒科學常識忘得一幹二淨。但是如果他們想要一名乘客,我希望被選中,哪怕我的工作就是打掃衛生或者照顧身體不適的人。”
不過,他的朋友薩莉·菲爾德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要是麗塔知道了他的這個想法,一定會先殺了他。”
作為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漢克斯像崇拜電影明星一樣崇拜他的太空英雄。“他們是男人中的王子,”他說,“他們身著金色的宇航服,戴著賽車手的頭盔,他們是真正的明星。60年代能在休斯頓當一名宇航員,感覺就好像加入了披頭士樂隊。”
但是,環球影片公司的老板們卻不樂意看到他們最耀眼的明星在黑夜中飛行。他們擔心會發生意外,擔心他是否有保險。“我告訴他們不必操心,”洛威爾說,“他最好的保險是坐在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