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漢克斯第一次享受到等同於導演的待遇,他想出了許多點子,卻因此激怒了該片的導演亨利·溫克勒。盡管在當年的《幸福時光》中有過合作,溫克勒還是受不了漢克斯的越俎代庖,在開拍12天之後他以“藝術分歧”為理由離開了劇組,取而代之的是羅傑·斯波蒂斯伍德。
漢克斯不希望把這部電影拍成老套的講述人與動物友誼的故事,他在寫給執行製片人丹尼爾·皮特裏的信中說:“我打算把霍奇塑造成銀幕上前所未有的一個角色,它會以其特有的方式體現性感和魅力。我的故事就是要講述一個生活封閉的男人最終發現周圍世界裏有無窮的快樂。霍奇就像女友一樣闖進了他的生活,它讓特納發瘋,花他的錢,給他帶來麻煩,但它離開後,特納卻為它神不守舍。”
要讓如此醜陋的一條狗變得性感,文章隻能做在漢克斯自己身上,他脫下了幾乎成為他固定行頭的寬大西服,換上了黑色的緊身體恤,這是觀眾為數不多地能在銀幕上看見漢克斯的肌肉——如果你把這視作肌肉的話。
要說他的下一部電影《跳火山的人》有什麼可以讓人記住的理由,一定因為它是漢克斯第一次與梅格·瑞安演繹銀色戀情。該片在當時並非賣座片,但是在漢克斯與瑞安成為浪漫喜劇的黃金搭檔之後,它卻頻頻登上美國錄像租賃的排行榜。
在這部喜劇片中,漢克斯扮演逆來順受、喜歡奇思怪想的廣告公司雇員喬,在被診斷出身患絕症後,他接受了一名古怪的億萬富翁的提議:隻要喬原因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自願跳下火山作為祭品,他便會讓喬在大限到來之前的6個星期裏過上如國王般奢華的生活。
瑞安在片中一人扮演了3個角色,分別是喬在廣告公司的同事迪迪以及億萬富翁的兩個女兒安吉麗卡和派屈西婭。派屈西婭愛上了喬,並決定和他一起共跳火山,不料跳下後卻被蒸氣噴出,不僅大難不死,而且終結良緣。
從一開始,漢克斯就覺得這種荒誕的寓言故事會倒觀眾的胃口,但他還是決定以350萬美元的片酬冒這把險,因為“我喜歡主人公無怨無悔的情感經曆”。
該片是約翰·帕特裏克·香利的導演處女作,他剛剛以他編劇的《月色撩人》(Moonstruck)替女主角切爾摘得了奧斯卡影後桂冠,他從華納兄弟公司拿到了4900萬美元的預算,期望能靠《跳火山的人》掙回更多的錢,但最終他卻讓公司賠掉了整整1000萬。
漢克斯的父親本以為能到陽光明媚的南太平洋探兒子的班,結果,全部熱帶島國的戲都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裏拍攝的,片中出現的黃磚路甚至用的是幾十年前《綠野仙蹤》(TheWizard0fOz)搭的景。
與漢克斯主演的大多數電影的遭遇一樣,演員的表演在得到影評界肯定的同時,電影本身卻難逃被橫加鞭撻的厄運。《紐約時報》稱這是“自《霍華德小鴨》(HowardtheDuck)以來又一部勞民傷財的喜劇大片,異想天開卻又難圓其說”。這部電影的失利使得一年前為漢克斯擂響的奧斯卡戰鼓此時變得悄無聲息。
不過這時漢克斯已經有了新的期待,他最終得到了全好萊塢覬覦已久的角色——舍爾曼·麥考伊。
這一次是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執意要給漢克斯這份工作,他認為漢克斯能夠將喜劇和正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賦予影片一種獨特的氣質,就像彼得·塞勒斯在斯坦利·庫布裏克的《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中起到的作用一樣。
其實,選擇德帕爾瑪作為《虛榮的篝火》一片的導演這件事本身就很出乎好萊塢的意料。華納兄弟公司也曾考慮過將導筒交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或邁克·尼爾科斯,但最終卻圈定了德帕爾瑪。德帕爾瑪的確是個天才,不過他更擅長拍攝希區柯克式的驚悚懸念電影,而不是一部大製作的喜劇片。由於他在1997年拍出了十分賣座的《鐵麵無私》(Theuntouchables),華納兄弟公司誤認為他的能力可以駕馭任何類型的電影。
德帕爾瑪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錯誤的種子,在飾演舍爾曼·麥考伊的人選問題上,他顯得不夠胸有成竹,首先,他放棄了呼聲最高的威廉·赫特,接著又將,邁克爾·道格拉斯拒之門外,他甚至考慮過斯蒂夫·馬丁和湯姆·克魯斯等一些根本不著調的人選。
漢克斯承認他是被“生拉硬拽”到這部電影裏來的,但是,渴望挑戰的心理和1500萬美元的片酬令他無法拒絕。直到多年以後,他才向媒體坦承當時影評界對該片選角問題的批評是完全正確的——漢克斯不是舍爾曼·麥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