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采訪使班景倩一聽,大吃一驚。他立即下令將如海關到獄中進行審問,同時又派捕役到幾個寺院裏捉拿諸僧。
榮睿等人潛居各寺,自以為外人不知,所以未加特別防備。官廳突然搜捕,使他們躲藏不及。於是日僧普照在大明寺被捕。日僧玄朗、玄法在開元寺被捕。另一日僧榮睿情急之中仰臥在既濟寺的水池裏,可捕役發現水波晃動,還是把他從水中捉住了。道航躲到老百姓家中,可第二天也被捉走了。與此同時,官廳還在既濟寺查出大批糧食,並發現了打造船隻的事實。這樣一來,問題就嚴重了。
道航被視為主謀,受到嚴刑拷問。采訪使班景倩問他:“你們有多少人與海賊私通?”
“我們沒有與海賊私通,請大人明查!”道航以為官廳抓他是因為私渡日本的事,現在看采訪使問他與海盜私通之事,知道他們還不知私渡的事,於是便壯了膽子,矢口否認。
“那你為什麼要躲藏?為什麼屯集那麼多糧食?打造船隻對出家人來說,又有什麼用處?”
“糧食是準備送往天台山供僧的,因山峻路險,陸路不便,故造船走海路。”道航按事先籌劃好的借口回答。
“如此狡辯,誰能相信?”采訪使不信道航的話。
“我是從京師長安來的僧人,本是當朝宰相李林甫之兄李林宗的家僧,大使若不信,有李林宗的信函為證。”
道航很坦然地說。
“李林宗的信在何處?”
“在倉曹李湊那裏。”
於是,采訪使班景倩立即約見揚州倉曹李湊核實。
李湊肯定道航所說完全屬實,並將李林宗的信函交給班景倩過目。
班景倩接過信函一看,隻見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要李湊幫助打造船隻,送糧到國清寺去。班景倩疑團全解,連忙請來道航說:“下官冒昧,多有得罪,還望法師海涵。隻是眼下海盜猖獗,萬不可再走海路。”
於是,船隻留作官用,糧食則如數歸還。如海被打了六十杖,勒令還俗,押送回原籍。對於四位日本僧人的處理,揚州官廳認為情況不明,不好決定,隻得上奏朝廷。奏章傳到管理外國僧人事務的鴻臚寺,鴻臚寺派人調查後證實他們確是在長安留學的日本僧人。鴻臚寺把此結果上奏朝廷,朝廷再下詔揚州,如此周折了一大圈兒,直到當年八月,揚州方麵才得到朝廷指示,然後釋放了幾位日僧,給他們安排住處,發給生活費用,並準備等到有順船時送他們回國。
鑒真第一次東渡日本的計劃就這樣失敗了。
五 再渡遇險三渡受阻
天寶二年(743)八月,在白白經受了四個月的牢獄之苦後,日僧榮睿、普照、玄朗、玄法終於獲得了自由。
玄朗、玄法經受了這次意外的打擊,對邀請高僧赴日失去了信心,於是與榮睿、普照告別,自謀歸國之路。
榮睿、普照盡管也受到嚴重挫傷,但他倆還是留在了揚州。他們還想等待時機,再次東渡。
時間一天天過去,唐朝官廳按照外交政策隨時為日僧安排食宿,並設法送他們回國。這樣,日僧的再渡計劃很難施行,就連鑒真大師是否還願意東去,他們也無法得知。
這一天,榮睿悄悄對普照說:“我們本來想請中國高僧到日本傳受戒法,誰知當今朝廷下了聖旨到揚州,隻送我們日僧回國。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的計劃就全完了。不如不讓官廳送我們回去,我們好再想辦法,請大和尚再次東渡。”
普照一聽,立即表示讚同。於是,二人避開官府的耳目,私下到大明寺拜訪鑒真。
自日僧被捕之後,鑒真心中一直愧疚難耐,懊惱不已。這時,日僧再次前來邀請,他心中十分激動,便對榮睿和普照說:“我不會受這次挫折的影響,仍願東渡弘法,請你們放心。你們無辜遭受牢獄之苦,老衲甚感心痛,現在,你們也不要發愁,我們再想想辦法,總會如願以償的。”
榮睿、普照為鑒真大師的這種態度所感動,一百多天的牢獄之苦頓時消除得無影無蹤。要知道,當時不但日方的玄朗、玄法對邀請中國高僧東渡失去信心,就是中國一方的主要成員如道航等人也灰心喪氣地回到了長安。其他人也都不再提東渡的事了。鑒真大師初衷不改,對榮睿他們是個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