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課:國外旅行的技巧及特殊事件的處理(3 / 3)

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不同,因而各項服務要付多少小費,還是在到達那個國家時問問當地的導遊較為妥帖。小費既然叫小費,其數目自然不必太大。一般情況下,客人大致按明碼標價的10%作為小費是比較適宜的。象在泰國享受了泰式按摩,櫃台開票收取了400銖,那麼你再付40到50銖給按摩服務生做小費就可以了。自然也有小費不小的例外,某國總統夫人一次付一千美金給服務生做小費有之,阿拉伯國家一個王子在泰國東方大飯店小住後,以一張支票100萬美金作為小費付給飯店的服務生為酬勞,也曾是一件轟動泰國的大事。

到不同的國家去旅行,除了天氣、景觀、人文等事情外,小費也是必須事先弄明白的一件事情。

對不同文明信仰要多理解多接觸

出境旅遊來到不同文明的國家,每天都會有許多新奇的事件發生。對人們的不同信仰、不同習俗,需要我們以一種豁達的心胸去包容。你隻要滿懷對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熱愛去探索世界,便會感到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有趣的事情非常之多。

埃及街頭,中國遊客會發現埃及人非常熱情的打招呼。但所有的問話,差不多都是以這樣兩句開始:“你叫什麼名字?”、“你多大年齡了?”不了解他們的習慣會感到很別捏,用西方隱私觀來看也會覺得很無禮。但是,你千萬不要就此生氣,完全不必當真,因為那是埃及人的一種極正常的交談方式。

鳳凰衛視“鏘鏹三人行”的一期節目中,竇文濤、孟廣美、徐子東三人在談某一話題的時候就露出來了不同的知識盲點。孟廣美對伊斯坦布爾沒有乞丐不理解,那時因為她不知道《古蘭經》的伊斯蘭中信眾間的“兄弟說”;竇文濤講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滿街僧人沿街乞食,則是明顯杜撰,因而尼泊爾是印度教國家不可能出現滿街僧人;徐子東對印度人為何要在瓦拉納西的恒河邊“等死”不理解並表責備,是因為他不知道印度教徒一生中的三大心願:敬濕婆神、喝恒河水、死在瓦拉納西。

學習當地的語言,哪怕就是“你好”、“謝謝”兩句話,也能很快拉近與目的地國家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到尼泊爾或者印度旅遊,一定要學會說一句”NAMASDAI”(謝謝),這真的是一句“一句頂一萬句”的話,你用這句話開頭尋求幫助,多半會得到當地人超出想象的熱情照應。

到泰國與泰國人打招呼時,講一聲“撒瓦迪卡”,立刻就會有笑臉盈盈的“撒瓦迪卡”的回應。曼穀街頭如果看到一位泰國美女,你如此上前打招呼,美女也一樣會用甜美的聲音和微笑來回答。如果是在香港或者上海的街頭會怎樣呢?那可能就是美女的惡狠狠的白眼或一句“非禮”的尖叫。

印尼語與馬來語中問好有一句是相同的,漢語音譯可以是“代裏瑪卡西”,一些調皮的中國遊客把它翻譯成類似發音的“帶你媽看戲”,說給馬來人或印尼人聽,他們倒也能聽得懂。往往是在他們微笑的合掌回敬的更地道的“帶你媽看戲”聲中,中國遊客樂得前仰後合而馬來人或印尼人迷惑不解。

與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們接觸,隻要我們懷有正確的心態,多理解多學習,就能一點點發現我們生活的是怎樣一個奇妙世界。

不要爭辯和必須爭辯

通常我們被告之在進入某一個國家移民局、邊檢站的時候,不要與其發生爭吵,對其刁難要忍氣吞聲,但這也並不是一條一成不變的規則。

在某些國家,比如在埃及或其他一些經濟不發達國家入境時,入境檢查官常常會對遊客索要小費。但因為這樣做是違反規定的,所以往往都會是小聲向入境遊客提出。

這樣的情況多數發生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後的國家,因而我們也大可不必真動肝火,畢竟我們是到那個國家旅遊來了,入境官百般刁難遊客,我們隻把它當作其中的一個特點好了。遇到這類情況,我們加裝聽不懂不加理會,不與其爭辯,通常都不會有太多問題。埃及的入境官員有時會喜歡中國的清涼油,拿出來一盒送他,入境手續的辦理就一定會很順暢了。

美國的一位旅行者曾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例子:在經過一個國家海關時,兩名官員,一名讓他把膠卷留下,一名讓他把照相機留下。對待前者,他假裝聽不懂,對待後者,微笑著一擺手就過去了。因而,在無需爭辯的時候,我們豁達一些不必多加理會就可以了。

但有些時候,我們卻無法躲避、無法避免其他國家的警察或其他人對我們的騷擾。這時候,爭辯則是必須的。

2004年針對中國公民不斷在德國受到警察的騷擾一事,中國的外交部就對中國公民提出了如下注意事項:

中國公民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受阻時的注意事項

近期,我公民持有效護照和簽證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遭德警察刁難事件屢有發生。為有效維護我公民的合法權益,盡可能減少我正常赴德人員受阻情況的發生,外交部領事司特提醒欲在法蘭克福機場入境或轉機的中國公民注意如下:

一、如發生受阻問題,您可以要求與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波恩辦事處聯係,該處值班電話為:0049-228-9559738,0049-175-5665065。

二、因查驗證件導致在機場滯留,您可以向德方要求提供食品、飲用水等最基本的人道主義待遇。

三、如不懂德語,您可以要求德方提供翻譯,並可拒絕在看不懂的文件上簽字。

四、如德警察在辦案中有辱罵、毆打或帶有汙辱性強製搜身的行為,您可以記下他(她)的姓名和警徽號,以便日後交涉或進行投訴。

這個注意事項告訴我們,在遇到警察騷擾時一定不要害怕,而應該有理有節進行抗爭。但這樣做的前提是,我們一切都沒有做錯。

準備出發與馬上出發

從某種角度來看,出境旅遊似乎是一種傳染病,而且傳染性極強。你的身邊的同事、鄰居、朋友隻要有人參加過出境旅遊,就有可能對你產生影響。

出境旅遊還是能夠讓人上癮成癖的一種毛病,隻要沾上,就很難擺脫。從沒聽說過一個到過泰國、新加坡的人會說:“我再也不想出國了!”常規則是:去了韓國,就想去日本;去過澳大利亞,下一站就準備是歐洲了。

出境旅遊在中國社會中的強勢增長,已經使其成為了一種社會普遍行為和公眾現象。按照國家公布的數字,2005年中國參加出境旅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885萬;按照國際旅遊組織的估算,2020年中國的出境旅遊人數將達到一個億。從社會前景來看,出境旅遊勢必會與社會群體中有中等收入、有生活追求的每一個人產生聯係。

出境旅遊的準備既是一個夢想彙聚的階段,也是一個將切實的目標確定下來並開始實施的源頭。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列出了人一生中要去的51個目的地,很多人也會按照自己的心願將心儀的旅遊目的地逐一的進行排隊。以現代時尚都市為主線的國家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以曆史文明為主線的國家埃及、印度、希臘、伊朗、秘魯、墨西哥、柬埔寨。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想象等等,都可以在這樣的預想中無所顧忌的得到完美展示。

旅行計劃的確定是一件神秘又讓人激動的事情,當你確定了要在明年某時要到或者希臘、或者埃及旅行的時候,你就會開始享有一個與以往平常的日子有所不同的感覺。一個時時會讓你心情激動的掛念,會總在你的心頭縈繞。一直到了你所確定的旅行目標實現的那天,你蘊藏已久的內心情感才會有得到盡情的釋放。

人們在對出境旅遊的準備時期,也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為要到某一個目的地國家而開始物質和知識的準備,而所有的準備工作又使得自己對所確定的目的地興趣越來越高。雖然或許是因為金錢,或許是因為時間,抵達一些早已經確定了的目的地可能要在許多年以後。但從旅遊的實際效果來看,為一個目的地準備上兩三年時間,倒並不是一件壞事。蓄之其久的一次旅行,最有可能榨取出來目的地營養的濃汁。

人生活在這個奇妙世界上,了解這個世界就是一種必然的使命。為了解世界而旅遊,以旅遊的方式來了解世界,這才是旅遊的真諦所在,也是旅遊之所以無法被任何人抗拒的原因。看風光、品美食,甚至是想把腳印印在國外一座心儀的城市的街路,或者就是要看看生活中的別國美女,許多目的都可以成為參加出境旅遊的理由。

出境旅遊在我國的多數地區,已經歸屬在大眾消費的範疇,價格已經不再是製約人們出行的最主要因素。一個生活在多元化社會的人,幾乎都無法抗拒來自出境旅遊的無孔不入的誘惑。相比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的人口基數,目前已經參加過出境旅遊的人數比例仍是十分得低。生活中尚有眾多的人們,對出境旅遊的了解仍不太清楚而需要得到幫助,本書的編寫正是要將這種幫助悉心提供給人們。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出境旅遊者們走出國門,將世界的美妙之處一一收獲;而出境旅遊者們由五官直接感知的新奇世界,也會將每個人的人生點染得無比的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