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醋酸鈣:水溶性好,在胃內酸性環境中可與磷結合成難溶性物質,隨大便排出體外而導致磷吸收減少,因此可用於腎功能衰竭性高磷血症。其不良反應主要為偶見惡心、厭食、高血鈣等。
(8)乳酸鈣:其吸收率較一般鈣劑好,吸收速度較慢,適用於慢性缺鈣患者。
8.過量補鈣是否會引起腎結石
我是一名骨質疏鬆症患者,一直服用鈣劑治療。前天我在報紙上看到補鈣過量會得腎結石的報道。請問專家:過量補鈣會引起腎結石嗎?
人體每日攝入一定量的鈣,又從尿和糞便中排出一定量的鈣,因此血鈣總是穩定在一定的範圍。這主要與胃腸道吸收、排泄,腎髒重吸收和排泄, 以及骨的礦化和再吸收三方麵有關。在胃腸、骨、腎三者的調節作用中,腎的調節是最主要的。在很多人的概念裏,補鈣多多益善,其實過量補鈣很可能導致異位鈣化,引起血管等方麵的疾病;攝入過多的鈣還會增加腎髒負擔,通過腎髒排出的鈣較多,尿鈣含量增高,使泌尿係統形成結石的機會增加。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特別是更年期婦女的常見病,服用鈣製劑及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人很多。國外最新的研究指出,中老年人過量補鈣及維生素D易患腎結石,這是因為補鈣及維生素D易引發高鈣尿症,且特別好發於有隱匿性高鈣尿症的患者。所以,絕經婦女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為防止腎結石的發生,在服用鈣製劑及維生素D前應測定尿鈣排出量,服用過程中應定期隨訪,如出現尿鈣過高和草酸鈣過飽和,建議停止服藥,應用其他替代療法。專家特別指出,鈣製劑及維生素D引起的腎結石極易被忽視,因為,通常在停藥後很久才會被發現。據統計,藥物導致的腎結石占腎結石總發病率的1%~2%,而中老年人長期過量補鈣及維生素D是發生腎結石的常見原因,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服用鈣劑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過量補鈣而導致腎結石。
9.中國人每日應攝入多少鈣比較合適
我母親患有骨質疏鬆症,醫生讓補鈣,建議主要是食補,多喝牛奶。我知道很多食物都是含有鈣的,請問專家:每日攝入多少鈣是合適的呢?
鈣吸收是有閾值效應的。鈣在體內吸收隨著鈣的攝入量增加而增加,但達到某一閾值後,攝入量增加,鈣的吸收卻不增加。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因年齡、性別、種族的不同而不同。計算給藥劑量時,應考慮到食物中鈣的攝入量。我國城市人口平均攝入量為每日490毫克。
10.為何老年人單純補鈣效果差一些
我們小區很多老年人都有骨質疏鬆症,大家平常也比較注意
補鈣,但醫生說老年人單純補鈣效果差。請問專家:為什麼老年人單純補鈣效果差一些呢?
在骨質疏鬆症預防和治療的各種宣傳中,由於受研究資料或者商業炒作等原因,往往片麵地強調補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強調各種鈣製劑的好處,而忽略其他因素。盡管補鈣不是錯誤,但單純補充鈣劑並不是最理想的防治骨質疏鬆症的措施。單純補充鈣劑,無論采用哪種劑型、服用多大劑量,對於預防和治療老年骨質疏鬆症來說都遠遠不夠。更為重要的是補鈣還要注意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能力,近年的研究表明,防治骨質疏鬆症補鈣結合鍛煉的效果較好。因此每周最好適量(因人而異)鍛煉2次以上,骨骼在負重狀態下才能使鈣質有效地吸收於骨組織中。保持一定強度和頻度的鍛煉,增強骨骼承受負荷及肌肉牽張的能力,能夠有效提高補鈣的效果,每周鍛煉超過2次或每周累計鍛煉時間達到2小時的人群,骨密度也比不鍛煉的人群明顯增高。同時多曬太陽,維生素D是有效促進鈣質吸收的關鍵物質,陽光可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
11.為什麼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血鈣水平可以正常,甚至增高
我一個同事的父親最近出現骨折,醫生說是骨質疏鬆症的緣故,可是檢查血鈣卻是正常的。請問專家:為什麼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血鈣可以正常,甚至增高呢?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個過程醫學上叫做骨吸收),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因此有骨質疏鬆症的人,血鈣可以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症。骨頭和人體一樣,每日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是說每日都在進行新骨替代舊骨,如果一些原因導致舊骨的丟失大於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丟失,這個過程是悄無聲息的,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等到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發生了骨痛或者骨折的時候往往才被發現,所以說,在人們還沒有注意的時候骨質疏鬆症就已經存在了,等到出現症狀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很多人稱骨質疏鬆症為悄悄來臨的疾病、靜悄悄的流行病。
12.補鈣劑的選擇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母親在醫院檢查時發現骨量減少,醫生建議她平時多補鈣。我聽說補鈣也會有些不良作用。請問專家:補充鈣劑時為避免不良作用出現,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使用鈣劑除了要知道鈣劑會增強強心苷的毒性,與四環素類結合而影響其抗菌作用,與苯妥英鈉等形成不吸收的化合物等不良反應外,還要明確以下幾點。
(1)了解每片鈣劑的含鈣元素量:藥用鈣劑有許多種類,均為化合物。例如葡萄糖酸鈣和乳酸鈣每片都是05克,葡萄糖酸鈣的含鈣量隻有9%,即05克葡萄糖酸鈣含鈣元素45毫克;而乳酸鈣含鈣量為13%,即05克的乳酸鈣含鈣元素65毫克。如果按照中國成人膳食含鈣量為每日400毫克,則每日需要補充鈣元素400毫克,相當於05克的葡萄糖酸鈣889片,05克的乳酸鈣615片。同理,由於碳酸鈣含鈣量為40%,05克碳酸鈣隻需2片就可達到400毫克。所以鈣劑含鈣量越高,所需服藥次數越少,服藥就越方便。
(2)鈣的吸收:目前認為,碳酸鈣、乳酸鈣、醋酸鈣及牛奶中的鈣在人體內的吸收率為31%~39%,一般市售鈣劑在成人吸收率為30%左右。鈣的吸收受很多因素影響,如疾病狀態及提高鈣的攝入量會影響鈣吸收;膳食結構不同同樣會影響鈣吸收,中年人比老年人腸鈣淨吸收率要高。
(3)胃酸缺乏對鈣吸收的影響:大多數人的胃酸是正常的,各種鈣劑都可以正常溶解吸收。如有胃酸缺乏則碳酸鈣不易溶解吸收,故此時不宜選用此類鈣劑,如鈣爾奇-D、龍牡壯骨衝劑等。
(4)堿中毒問題:將蠔貝螺殼高溫煆燒後產生的氧化鈣、氫氧化鈣,就屬於活性鈣、鈣天力這一類鈣劑。此類鈣劑溶解後呈堿性,大量服用後可發生堿中毒。另外,偏堿的鈣液容易損傷胃酸缺乏者的胃黏膜,不宜用於此類患者。因此,應注意鈣劑說明書所注的化學性質,以便合理選用。
(5)汙染問題:源於天然的原料未經提純的鈣劑,可能由於海水汙染而含有鉛、鎘等重金屬有害物質。
(6)防止補鈣過量:國外已提出補鈣最高量,其含義是:個體能攝入的最高量,該量在大多數人不會引起不良反應。鈣的最高量是每日25克。此量包括食物鈣和補充鈣。目前中國人還罕見達到此水平者。
13.缺乏維生素D為什麼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我父親老是待在家裏看書、看電視,很少出去活動。醫生說父親的骨質疏鬆症與光照不足、維生素D缺乏有關。請問專家:缺乏維生素D為什麼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D是骨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與骨質疏鬆症的形成、發展有直接的關係。普通的維生素D需要經過一定的代謝途徑,經各種酶的作用變成有生物活性物質在體內發揮效應。活性維生素D的作用有:
(1)促進小腸對鈣、磷等礦物質的吸收:骨質疏鬆症患者或佝僂病患者使用活性維生素D3以後,其小腸對鈣、磷的吸收量明顯增加,為正常者的25~3倍。
(2)促進骨骼礦化:活性維生素D3可促進鈣加速向骨骼沉積,減少骨消溶,直接作用於骨骼,有利於骨骼的形成及礦化。患者用後臨床上可明顯減輕骨痛。
(3)促進腎髒對鈣、磷的重吸收: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減緩骨質疏鬆的過程。
(4)可以反饋性抑製血液中甲狀旁腺激素的釋放:降低甲狀旁腺激素的水平,減少骨鈣消溶。
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鈣從尿液排出增加,血鈣濃度下降;甲狀旁腺分泌增多,骨吸收增加,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14.為什麼在補鈣劑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
我患骨質疏鬆症已2年了,經常在醫院的宣傳欄中看到骨質疏鬆症患者要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請問專家:補充鈣劑的同時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維持正常的血清鈣、磷濃度,調整神經、肌肉和細胞的功能,促進代謝。維生素D對骨骼的作用是複雜的,既可促進骨形成又可抑製骨吸收。其對成骨細胞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細胞內維生素D受體基因的調控實現的:能促進非膠原蛋白的合成,提高堿性磷酸酶的活性,減少膠原合成,刺激生長因子和細胞激動素的合成,促進骨形成和礦化過程。研究還表明,維生素D可以誘導不成熟的血細胞分化成單核細胞,再轉化為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此外,維生素D還可獨立作用於甲狀旁腺中的維生素D受體,抑製甲狀旁腺素基因轉錄,降低骨吸收。因此維生素D具有維持正常血清鈣、磷濃度的作用,是補鈣劑時所必須補充的。
15.維生素D劑的適應證是什麼
我嶽父、嶽母都有骨質疏鬆症,我看他們都在服用維生素D。請問專家:維生素D劑的適應證是什麼?
維生素D主要應用於以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1)骨質疏鬆症:包括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皮質類固醇性骨質疏鬆症。
(2)骨軟化症、佝僂病、手足搐搦症:低血磷性佝僂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活性維生素D對生理劑量維生素D3作用無效的佝僂病兒童,也有很好效果。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為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發病機製為腎上腺細胞線粒體缺乏1,25-二羥基維生素D3、1α-羥化酶或維生素D受體缺陷等,治療可給予口服1,25-二羥基維生素D3,每日1微克;鈣及維生素吸收不當,如吸收不良綜合征和胃切除後綜合征引起的成人骨軟化症,也是1α-羥基維生素D3及骨化三醇治療的適應證。
(3)甲狀旁腺功能減退:1α-羥基維生素D3衍生物也可用於手術後或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甚至在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中也可使用。
(4)腎功能衰竭:臨床經驗提示活性維生素D的主要適應證之一是終末期腎衰,1α-羥基維生素D3及骨化三醇能糾正這類患者,尤其是透析中與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有關的低鈣血症。同時,臨床症狀如骨痛、關節痛及肌痛能很快改善。使用時應注意維生素D治療應及時開始,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在每分鍾60~80毫升時,1,25-二羥基維生素D3的水平就已經有所降低,腎功能不全很早就出現1α-羥化酶失調,因此理想的替代療法應當在患者還沒有臨床表現時就開始;使用時應注意監測患者的血鈣、血磷、尿鈣、堿性磷酸酶、鎂的濃度等,每隔一段時間還應當檢測甲狀旁腺激素。
(5)牛皮癬: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病,其特點是角質細胞高度增生,類似角化過度以及由白細胞介素-8、白三烯B介導的炎症現象,高濃度的1,25-二羥基維生素D3可以對抗其增生,並促進其分化。
(6)腫瘤:1,25-二羥基維生素D3對一些表達維生素D受體的腫瘤細胞有抑製增生、促進分化的作用。腫瘤的發展過程中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和激素,如甲狀旁腺激素及其相關蛋白甲狀旁腺素相關肽。甲狀旁腺激素和甲狀旁腺素相關肽基因的轉錄可被1,25-二羥基維生素D3抑製,如果服用大劑量每日每千克體重1,25-二羥基維生素D32.5微克,可使腫瘤消退。
16.老年人是否可以長期服用維生素D
我母親有骨質疏鬆症,現服用維生素D已經半年了,聽別人說維生素D老年人不能長期服用。請問專家:老年人是否可以長期服用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鈣的吸收,這也是骨質疏鬆症患者通常在補鈣時合用維生素D的原因。事實上,99%的人並不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是人體可以自己合成並蓄積的類似激素作用的物質,人每天在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自身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並不需要服用額外的維生素D,而長期服用或短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D可能出現中毒,敏感的人即使服用較低劑量的維生素D也會發生中毒。老年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會造成血鈣升高,由於血液循環相對緩慢,更容易發生尿路結石。且老年人代謝能力差,長期服用維生素D可能會引起中毒症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