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發病緩慢,不像其他疾病,有特殊的症狀,而是悄悄地來到你的身邊,被比喻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病程可以持續多年,程度較輕的患者常無症狀,往往在檢查時發現椎體的壓縮性骨折。骨質疏鬆症早期的主要表現為骨骼的疼痛,疼痛一般為局限性的,多表現為腰背痛,嚴重者可出現周身疼痛,伴有腰膝酸軟、疲倦、乏力等症狀。疼痛一般與骨質疏鬆程度有關,體位改變以及登樓、震動均可以使疼痛加重,長時間保持身體在某一固定位置也可導致疼痛加劇。患脊椎骨質疏鬆症時,可因脊椎彎曲或脊椎壓縮性骨折而引起疼痛,可表現為背部的慢性深部疼痛,常有不適感,一般在早上散步和晚上發生。因此絕經後的婦女和老人及那些患有易引起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種種疾病的患者,如出現前麵提到過的那些症狀就要考慮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了。
1.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我的一個朋友今年56歲,前幾天去醫院體檢,醫生說他患有骨質疏鬆症,平時他自己沒有什麼明顯的不舒服,怎麼就患了骨質疏鬆症呢?請問專家: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1993年在香港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症大會將骨質疏鬆症定義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因此,對骨質疏鬆症的理解和認識包括:①骨量減少。應包括骨礦物質和其基質等比例的減少。②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由於骨組織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現為骨小梁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於發生微細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發生腰椎壓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發生橈骨遠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骨密度水平的測量結果(BMD)與健康年輕人數據兩者之間的標準差(SD),定出以下4項指標。
正常:骨密度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SD內;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1~25SD;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SD;
嚴重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SD,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
2.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哪幾類
我去年8月停經的,最近總是覺得腰部疼痛,活動後加重,上下樓梯時困難,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我是絕經後引起的骨質疏鬆症,醫生叫我補鈣。請問專家:骨質疏鬆症是怎麼分類的?
骨質疏鬆症的分類方法很多,但臨床上一般隻按病因及發病機製分類。依病因及發病機製可將骨質疏鬆症分為三大類。一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二為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三為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族史,女性多於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鬆症也可列入特發性骨質疏鬆症。以上各類還可細分為:
第1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1)Ⅰ型: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2)Ⅱ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第2類: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1)內分泌疾病:①腎上腺皮質,如皮質醇增多症、艾迪生病。②性腺疾病,如非正常絕經骨質疏鬆症、性功能減退症。③垂體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垂體功能減退。④胰腺疾病,如糖尿病。⑤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⑥甲狀旁腺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2)骨髓疾病:見於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轉移瘤、血友病等。
(3)藥物所致:包括類固醇類藥物、肝素、抗驚厥藥、免疫抑製劑。
(4)營養不良所致:如維生素C缺乏(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A過剩,鈣不足,蛋白質異常(缺乏或過多)。
(5)慢性疾病:見於慢性腎病、肝功能不全,胃腸吸收障礙綜合征、慢性炎性多關節病。
(6)先天性疾病:如骨形成不全症、高胱氨酸尿症、馬凡綜合征。
(7)失用性疾病:見於長期臥床、肢體癱瘓、宇宙飛行、失重及骨折後。
第3類:特發性骨質疏鬆症
主要見於:①青少年骨質疏鬆症。②青壯年、成人骨質疏鬆症。③婦女妊娠、哺乳期骨質疏鬆症。
3.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前段時間單位體檢,醫生告訴我患有骨質疏鬆症,建議我盡早治療。我平時生活很注重保養,營養也很好,很驚訝自己怎麼會患有骨質疏鬆症呢?請問專家: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很嚴重的病嗎?都有哪些症狀?
骨質疏鬆程度較輕的患者常無症狀,往往在檢查身體時發現椎體壓縮骨折。不管何種原因所致的骨質疏鬆症,具有的共同臨床表現主要是疼痛,其次是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及呼吸係統障礙。
(1)疼痛: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臨床上以腰背疼痛最為多見,其他尚可伴有四肢放射痛、四肢麻木感。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過程當中,骨小梁的破壞、消失,骨膜下密質骨的破壞均會引起全身骨痛。疼痛的另一個原因為骨折,即受外力壓迫或非外傷性脊椎體壓縮骨折、楔狀錐變形和魚椎樣變形而引起的腰背痛。另外,骨質疏鬆症患者在進行活動時,腰背肌處於痙攣狀態,日久導致肌肉疲勞,收縮力減弱,而使肌肉新陳代謝減弱、疼痛,從而加重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腰背痛。
(2)身長縮短、駝背:身長縮短、駝背是繼腰背疼痛之後的最重要的骨質疏鬆症臨床體征之一。其原因是由於椎體骨質疏鬆受壓後變形所致。椎體大部分由鬆質骨構成,而且是支持身體的支柱,負重量最大,這是椎體易變形的原因。
(3)骨折:骨質疏鬆症患者骨骼脆而弱,因而受輕微的外力作用就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骨折發生的特點: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較大的外力作用也可發生骨折;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好發部位為胸腰椎椎體、橈骨遠端、股骨上端、踝關節等。其中,椎體骨折以第12胸椎最多見,其次為第1腰椎和第11胸椎,再次為以上椎體鄰近的脊柱,上位胸椎和下位腰椎也發生,頸椎骨折幾乎沒有。由於骨質疏鬆症引起的脊柱壓縮骨折,其部位僅限於椎體,不影響椎弓,故導致脊髓損傷的情況罕見。
(4)呼吸係統障礙:骨質疏鬆症患者可出現輕度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紫紺。骨質疏鬆症可導致胸廓畸形,從而引起肺活量降低。
4.骨質疏鬆的程度和疼痛成正比嗎
以前我有骨質疏鬆症,最近我的雙膝關節疼痛比以前加重
了,我沒有其他的疾病。請問專家:是不是我的骨質疏鬆程度比以前加重了,這兩者間有什麼關係嗎?為什麼骨質疏鬆症的程度與臨床表現不一致呢?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之一就是患者自感全身疼痛不適,但是疼痛的程度與骨質疏鬆的程度不一定是正比的關係。有的人雖然從X線片上看骨質疏鬆症嚴重,但疼痛不明顯,而有的人骨質疏鬆症並不十分嚴重,但疼痛卻十分明顯。
為什麼骨質疏鬆的程度與臨床表現不一致呢?這是因為疼痛與患者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勞動或活動強度、有無其他疾病、營養狀況、疼痛耐受力等諸多因素有關係。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肌肉發達者疼痛的程度就可能輕,而年老體弱、肌肉無力者疼痛可能比較嚴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疼痛重,而腦力勞動者或活動強度低者疼痛輕。總之,骨質疏鬆的症狀有比較明顯的個體差異,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骨質疏鬆症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嗎
我今年已經70歲了,以前就有骨質疏鬆症,但我一直堅持吃調整骨代謝的藥物,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覺得胸悶、氣短,我的心功能方麵沒有明顯異常,聽說骨質疏鬆症可以出現像我這種症狀。請問專家:這種說法對嗎?
骨質疏鬆症會出現上述情況的。骨質疏鬆症可導致椎體受壓縮短變形,椎體前緣的受壓變形更為嚴重,以致脊柱前傾,背曲加深,胸廓出現凹陷變形,從而影響胸腔髒器的功能。臨床常見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及發紺等心肺功能改變。另外椎體的壓縮可以導致腹腔變小,影響胃腸道功能,引起腹脹、便秘等症狀。還可因胸椎壓縮而引發肋間神經的疾病。
6.骨質疏鬆症會出現脊柱變形、身高變矮嗎
我最近總是聽我奶奶說,自從她60歲那年診斷有骨質疏鬆症開始,每年都在變矮,現在也站不直了,也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僅做一些瑣碎的小事情。請問專家:骨質疏鬆症會出現脊柱變形、身高變矮嗎?
是的。脊柱變形、身高變矮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一大臨床症狀。骨質疏鬆症首先出現椎體內部的骨小梁萎縮、吸收,數量減少,負重能力下降。受壓的椎體脆弱、疏鬆而使之高度逐漸壓縮變扁。如一椎體縮短2毫米,則整條脊柱可縮短48厘米,從而導致身高逐漸縮短變矮,俗稱“老縮”。
在日常生活中,脊柱不斷進行屈伸活動,而在屈伸活動中又以前屈活動為主。椎體位於椎骨的前部,並以鬆質骨為其主要結構成分,在不斷的前屈活動中,椎體的前緣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大,容易受到外力的擠壓,如24塊椎體的前側每壓縮1毫米即可導致脊柱背曲加深,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可出現駝背畸形。
7.骨質疏鬆症對人體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我的父母前段時間在醫院裏都查出了患有骨質疏鬆症,我很擔心他們的身體。請問專家: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早期骨質疏鬆症可能沒有症狀,因而可能不會發現自己存在骨質疏鬆症。當骨質疏鬆症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出現這些臨床征象:①腰背疼痛及腿抽筋。②身高縮短或駝背。③骨折。隨骨量減少,骨折的危險性增加。一是股骨近端或髖骨骨折可能自發性發生,或由於輕微的外力引起。二是橈骨遠端骨折或稱Colles骨折通常是由於摔倒時手觸地引起。三是腰椎的壓縮骨折是由於椎體的鬆質骨減少引起,其原因可能是輕微的創傷,甚至沒有創傷也可發生。脊椎的變形,通常是由於壓縮骨折引起。
骨質疏鬆症作為最常見的骨代謝病,可被認為是世界上發生率、死亡率高及保健費用消耗大的疾病,由於其早期多無自覺症狀,故又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或“悄悄來臨的疾病”。由於世界人口日益老齡化,骨質疏鬆症及其所帶來的並發症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危害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由於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提高了老年人致殘率和致死率,同時也增加了巨大的人力及財力負擔。美國1993年估計因骨質疏鬆症患者開支約為200億美金,英國1992年提出每年耗資6億多英鎊。隨著老年人口增多及壽命延長,這種負擔還將加重(我國目前估計有6 000萬~8 000萬骨質疏鬆症患者)。預計今後50年內,美國的骨折率上升1倍,亞洲更多。
8.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有何臨床表現
人到了老年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各種疾病也就慢慢出來了,我今年52歲了,我的幾個同學都患有骨質疏鬆症,我也沒有去檢查過。請問專家: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有何臨床表現?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是由於年齡的老化引起的,其骨量的丟失在密質骨和鬆質骨是基本一致的,發病在男女之間的比例較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更為接近。主要發生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主要的表現為身體縮短變矮、駝背、胸背後凸消失、肋弓和髂脊間的距離變短,甚至相互接觸或重疊,從而導致胸腰間的皮紋加深。腰背部位的疼痛以及肢體的疼痛,多見於胸段、腰段,主要由於局部的肌肉痙攣或顯微骨折引起,以上的症狀多數為長期存在,長時間的站立、遠行、負重、久坐以及其他能夠增加脊柱和肢體負荷的活動均可引起或加重疼痛。
並發骨折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的一個主要表現,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和腕部,這三個部位被稱為骨質疏鬆症三大骨折。其他部位的骨折則根據骨折部位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局部疼痛、功能異常和畸形。患者往往由於胸椎畸形和背部疼痛,導致呼吸幅度減小,甚至導致肺部的反複感染。
9.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有何臨床表現
我今年52歲了,已絕經1年多了,過去經常聽同事說絕經以後容易患骨質疏鬆症,在每年的體檢中,我所做的與此病相關的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請問專家:絕經後女性骨質疏鬆症有何臨床表現?
絕經後的婦女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原因與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的缺乏有關。其特點為:絕經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不能抑製破骨細胞活性,使得骨轉換加速,骨吸收大於骨形成,是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主要原因。絕經期的婦女特別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由於鈣、磷等礦物質的丟失,可以造成骨質的變化,使骨的內部結構發生改變,骨就像枯木一樣不堪重負,一旦遇到外力的作用,就能夠使之發生斷裂,從而發生骨折。骨折的發生多數是由跌倒後引起的,根據跌倒時的體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如果跌倒時為手掌著地,則表現為手腕部位的骨折,又稱Colles骨折;臀部著地可導致股骨頭骨折;如果直接跌倒,可能導致脊柱骨的骨折。另外,骨盆、肋骨也都是骨質疏鬆症的好發部位,均可因外力作用導致骨折。不同部位的骨折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主要症狀為相應部位的疼痛、畸形。
此外,由於體內鈣、磷等礦物質的丟失,可以表現出腰背部的疼痛,疼痛的性質差別很大,可以表現為輕度的酸脹痛,也可出現劇烈的疼痛;小腿抽筋和骨痛也是常見症狀,甚至表現為全身性的骨痛。
10.骨質疏鬆症患者為什麼容易骨折
我從雜誌上了解到,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醫生也經常說讓我注意身體,不要摔跤、磕碰等。請問專家:為什麼骨質疏鬆症患者容易骨折?
骨質疏鬆症患者容易發生骨折。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骨質疏鬆造成骨礦物質和骨基質同時減少,使得骨密質變薄,骨小梁架構稀疏,從而使骨脆性增加,並大大削弱了骨骼韌性和強度,在同樣外力的作用下(如外傷、摔跌等),疏鬆的骨質發生骨折的機會自然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