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了解骨質疏鬆症的成因(1)(3 / 3)

甲狀腺功能減低(簡稱甲低), 是甲狀腺素分泌減少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由於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導致骨代謝與血管神經興奮性降低,發生骨礦物質含量減少、骨量減少與骨質疏鬆症等異常表現。

甲狀腺功能減低時,甲狀腺素分泌減少,骨的新陳代謝減慢,生長發育受限,骨的鈣化速度減慢,骨形成發生障礙,出現骨量丟失和骨質疏鬆症,甚至骨骼畸形。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多有胃腸道黏膜萎縮、食欲差、消化吸收功能減退,使鈣、磷、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吸收減少,體內骨營養缺乏。患者同時可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情緒低落、抑鬱,加之甲狀腺功能減低時,分泌骨鈣素的C細胞受到自身免疫物質的破壞,骨鈣素水平降低,造成抑製骨吸收的能力下降。以上因素可導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出現鈣、磷代謝異常,使骨的形成受阻,骨的吸收增強,因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8.如何飲茶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我最近看到一篇有關飲茶的文章,裏麵介紹了很多有關飲茶的益處,說長期飲茶不僅可以降血壓、降血脂等,還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請問專家:這種說法對嗎?如何飲茶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飲料,有些老年人更是寧可一日無飯,但不可一日無茶。研究發現,茶葉除了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增進食欲等功效外,在防治骨質疏鬆症的方麵也有獨特的作用。調查發現有飲茶嗜好的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其他人群,長期飲茶對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積極、明顯的作用。

但是喝茶也要有合理性,特別是老年人,不適當的喝茶會引起一些不良的後果。大量喝茶或喝濃茶,茶葉中的咖啡因會使尿鈣排出增多,體內出現負鈣平衡。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鈣、蛋白質及其他營養成分大量凝集而沉澱,使胃腸道難以消化吸收。這樣鈣、磷等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的利用程度將減少,骨鹽及骨基質形成障礙,正常的骨代謝將受到影響,骨吸收大於骨形成,日久可發生骨質疏鬆症。

合理的飲茶原則是:清淡為好,適量為宜。睡前不飲茶,飯後少飲茶,即泡即飲,服藥不飲茶。隻要堅持正確的飲茶方法,既能享受到飲茶帶給您的愜意感受,又不會有患骨質疏鬆症之憂。

9.長期臥床的人為什麼易患骨質疏鬆症

我的母親最近得了腦卒中(中風),現在一直躺在床上。聽說像我母親這樣長期臥床的人易患骨質疏鬆症。請問專家:這是為什麼?

不論任何疾病,隻要患者長期臥床就會造成骨礦物質丟失,引起骨質疏鬆症,臥床時間越長,肢體運動功能越差,引起骨質疏鬆症的程度就越重。其發病原因有這幾個方麵:①運動量減少,運動可直接刺激骨骼,肌肉收縮可間接刺激骨骼從而促進骨形成,維持骨礦物質。長期臥床使雙下肢、軀幹骨處於完全不負重狀態,四肢及軀幹運動量明顯下降,肌肉收縮量減少,對骨的刺激減少,使骨骼處於無負荷、無應力狀態,骨量就會減少,繼而發生骨質疏鬆症。②人體臥床時,特別是頭低位臥床時,體液向上肢和頭部轉移,由於失去重力載荷和運動量減少,造成骨礦物質丟失。③長期臥床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如肺炎或受壓側產生褥瘡等可影響機體的營養代謝,從而發生骨營養不足。④營養不良,長期臥床患者全身內分泌代謝異常,導致腸蠕動減慢,胃腸功能低下,激素水平異常,骨形成不足。⑤心理因素,由於長期臥床,患者思想消極,情緒低落,導致內分泌功能失調,從而使骨的形成不足而發生骨質疏鬆症。

因此,對於像你母親這種長期臥床的患者一定要重視早期康複問題,應加強上肢、下肢的主動和被動訓練,保持心情舒暢,增加營養以減少骨礦物質的丟失。

10.為什麼慢性胃腸道疾病會導致骨質疏鬆症

我爸爸患慢性胃腸炎很多年了,平時很注意保健,也在堅持補鈣,去年單位體檢時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症。請問專家:為什麼像我爸爸這種慢性腸胃疾病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呢?

腸胃疾病的確能導致骨質疏鬆症,其所導致的骨質疏鬆症稱為腸胃性骨質疏鬆症。腸胃性骨質疏鬆症是由於腸胃疾病,如胃潰瘍、慢性腸炎等引起胃腸道對鈣、磷、鎂、維生素D的消化、吸收減少導致骨量減少而形成骨質疏鬆症。其發病機製如下:

(1)鈣的吸收不良:鈣主要從小腸吸收,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經過消化過程變成遊離鈣才能被小腸吸收,腸鈣吸收過程是消耗能量,而且還依賴於維生素D的參與,在胃腸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時可導致維生素D缺乏,從而影響鈣的吸收。

(2)維生素D的吸收不良: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人體在日光和紫外線照射下,皮膚可以合成維生素D,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體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必須在肝、腎內轉化,活性維生素D在腸道吸收,胃腸疾病可引起維生素D的吸收不良。

(3)磷的吸收減少:磷在鈣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許多胃腸道疾病在引起維生素吸收不良時,磷的吸收亦減少,因此磷吸收障礙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症。

(4)微量元素的影響:慢性胃腸疾病導致消化吸收障礙的同時也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許多微量元素如鎂、鋅、銅等對骨骼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