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維生素A: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動物肝髒富含此種維生素。維生素A在骨代謝中能保持骨的正常生長與改造。當維生素A缺乏時,則這一平衡被破壞,成骨過程增強,導致骨質的畸形生長。當維生素A過剩時,則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質吸收加快,骨質變得脆弱,易於折斷,在兒童可見骨生長停滯。
(3)維生素E:又稱生育酚,早年多用於預防先兆流產與習慣流產。維生素E對骨代謝的作用主要在於其對雌激素的調節。維生素E不足,可引起或促進腦軟化、腦動脈硬化、衰老脫鈣或骨質疏鬆等。
4.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以引起骨質疏鬆症嗎
了解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後,我知道我媽媽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10多年了。請問專家:它與骨質疏鬆症的關係大嗎?
很多人和你一樣問過這個問題,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重要的關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素(即總T3、T4和遊離T3、T4)分泌增多,使體內鈣、磷代謝發生紊亂,鈣的丟失量增加以及腸鈣吸收減少,體內處於負鈣平衡,為維持正常血鈣濃度,骨鈣的轉運速度明顯加快,大量的骨鈣釋放入血,使骨鈣鹽沉積發生障礙,骨形成受阻。同時骨的營養物質吸收減少,鈣、磷等排出增多,導致血中鈣、磷水平降低,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骨吸收增強,大量骨鈣釋出入血,使骨質大量丟失,出現骨密度降低,甚至導致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及骨折的發生。
5.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尤其要警惕骨質疏鬆症
我媽媽50歲,患糖尿病10多年了,醫生說要警惕糖尿病繼發骨質疏鬆症。請問專家:其發病的原因是什麼?
糖尿病係全身性代謝紊亂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所致,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消瘦。患病時間長的患者尚可並發眼、腎、神經及心血管的慢性病變。近年來,由於對骨質疏鬆症研究的深入,許多學者發現糖尿病患者,不論哪一種類型,都可以發生骨礦物質含量減少,骨礦物質密度降低,並發骨質疏鬆性骨折。糖尿病引起的骨質疏鬆症稱為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其發病率近年來有所增加。在所有引起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疾病中,以糖尿病最常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近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發生骨質疏鬆症。國內有一專家統計了100位糖尿病患者,發現其中66人發生了骨質疏鬆症,40歲以下者有14例。國外有專家發現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的頭5年裏,其骨的礦物質含量減少10%,X線上有骨質疏鬆症表現時,與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人相比,其骨的礦物質含量已減少30%~50%以上。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骨質疏鬆症,其機製尚不清楚,但目前均認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和活性維生素D等鈣調節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影響骨形成與骨吸收平衡。其原因包括三方麵:①患糖尿病時,從尿中大量排出葡萄糖的同時,鈣也從尿中排出。糖尿病合並腎病時,維生素D在腎髒激活受阻,不能轉變成有活性的維生素D,結果導致小腸鈣吸收減少,腎髒排泄鈣、磷增多,骨鈣沉著減少。②我國人均每日鈣的攝入量偏低,加之糖尿病患者嚴格控製飲食,不注意鈣的補充,血鈣水平低,可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可動員鈣進入血液循環,又加重了骨質疏鬆症。③胰島素不足,使蛋白質分解增加,合成受抑製,造成了負氮平衡。蛋白質是構成骨架的基本物質,蛋白質減少可導致骨基質減少,使鈣、磷不能在骨基質中沉積,而造成骨質疏鬆症。
6.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為什麼可導致骨質疏鬆症
我患有係統性紅斑狼瘡,服用糖皮質激素治療3年多了,最近檢查身體發現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症,醫生說與服用激素有關。請問專家: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為什麼會導致骨質疏鬆症?
糖皮質激素是腎上腺激素的一種,在臨床上應用極為廣泛,常見於風濕病、皮膚病、腎病、呼吸病等係統疾病的治療中。但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不良作用大,可造成一係列嚴重的不良反應,由於目前尚找不出可以有效治療的其他替代藥品,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必須長期大量使用這一激素。糖皮質激素所致的骨質疏鬆症是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因藥物因素誘發的骨質疏鬆症,其主要發病機製為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及前體成骨細胞分化,減少成骨細胞活性及有效壽命,減少骨鈣素,減少骨膠原合成,並導致骨基質減少,增加骨吸收,影響性激素的分泌,有拮抗維生素D等作用。
骨質疏鬆症是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使用後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骨質疏鬆症症狀出現後,如不注意預防和治療,就容易引發骨折、股骨頭壞死等,繼而產生更為嚴重的、不可逆轉的傷害。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使用所造成的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僅次於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居第3位。如果患者因為各種疾病必須長期大劑量服用糖皮質激素,就要注意防治糖皮質激素誘發的骨量丟失,選擇有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幹預治療是必要的手段。
7.甲狀腺功能減低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機製是什麼
我媽媽45歲,患有甲狀腺功能減低症,今年3月入院檢查時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症。請問專家:甲狀腺功能減低能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嗎?其發病機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