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子有方
林則徐一向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早在他擔任兩廣總督時,因次子聰彝隨夫人住在老家,便特地給夫人寫信說:“務囑次兒須千萬謹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勢,與官府妄相來往,更不可幹預地方事務……次兒在家,實賴夫人教誨。”後來,他被發配新疆,其夫人和女兒、兒媳住在西安,他又給夫人寫信,請夫人勿忘每日教他們讀書寫字。當夫人和女兒、兒媳從西安返回福建後,又常常給次子寫信,向他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有一次,林則徐給其次子寫信說:“你的哥哥在北京做官任職,我又被流放到邊遠的新疆,隻剩下你侍奉你母親和帶領弟妹在家居住了。照顧家庭,責任是很重的。你應該認真遵守的事有5條:第一必須勤奮讀書,尊敬老師;第二必須十分孝敬地侍奉母親;第三必須對弟妹友愛;第四對於親戚本家必須和睦相待;第五必須愛惜光陰,努力上進。”之後,他又寫道:“士、農、工、商四種人中,農民最重要,是世界上第一等高貴的人”;“你如果能夠舍棄應科舉,而改學種田作農夫,這是我最為高興的事。”還勸他“長期住到鄉下去,跟著長工學習種田技能,天剛明就起床,整天勤勞動。”
林則徐在家中還常常談及幼子讀書的事。他令聰彝督促弟弟愛惜光陰,並具體指出:“除了讀書作文以外,有空閑時要翻看一些曆史書。不過每看一種,須從頭到尾仔細看完,然後再換別的書看。最忌東拉西扯,一本看不完就換另一本。這樣看過就忘,是沒有什麼用處的。”還強調說:“應準備一個看書筆記本,遇有心得收獲,要隨手摘錄下來;如果有看不懂或疑問的地方,亦要摘記下來,去請姚先生給講解一下。”
五、擇婿佳話
關於林則徐擇婿的事,也一度傳為美談。據說,林則徐有位女兒,不但長得明眸皓齒,亭亭玉立,而且知書達理,賢淑勤快。一些達官貴人紛紛登門為其子弟求親,林則徐皆不中意。
有一年臘月三十晚上,署中幕僚們全都匆匆回家過年了。林則徐草就一封奏章後,信步來到前庭,發現廂房中仿佛有人。他推門而進,隻見青年書吏沈葆楨仍在專心地抄寫文書,便問道:“大年三十,你為何還不回家?”沈葆楨連忙起身致禮,並笑著說:“今年之事不宜拖到明年,我想抄好再回家過年。”林則徐高興地點了點頭,示意讓他接著抄,而自己則默默坐在一旁注視著他。待他剛抄寫完畢,林則徐又說:“我剛才起草了一封奏章,需要明日發出,既然你還沒走,就煩你謄清吧!”說罷,即將他領進了大廳中。
那份奏稿洋洋千言,沈葆楨抄到三更時分才抄好。不料,林則徐略略看了看,卻說:“字跡潦草,須重抄!”沈葆楨不好意思地接過稿子,更加認真地抄起來,一直抄到大天亮。當他再次送給林則徐時,林則徐深情地對他說:“我深知你的工楷和才幹,今天又親眼看到了你忠於職守,不以私廢公,不躁不怨,這實在難得,望今後永遠保持這種作風。我還有事和你商量,請到後堂敘話。”而“後堂敘話”的結果,是沈葆楨成了林家的女婿!
消息傳出,時人又為林則徐不講門第而看中德才的做法深表敬意!
1849年,林則徐由於疝氣病複發而辭官歸養。第二年,廣西爆發了天地會起義。新即位的鹹豐帝驚恐不安,重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命他趕赴桂林任職。他不顧孱弱的病體,又星夜奔赴廣西。由於一路辛勞,剛行至廣東潮州附近的普寧縣,便與世長辭了。時年6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