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還以善於緝盜而聞名。為捉拿盜賊,他常常令手下的捕快喬裝打扮,混入賊窩;也往往讓那些改邪歸正的原盜賊再混入賊群,暗中向他通風報信。雍正六年(1728年)五月,由於他派出的“情報人員”的努力,捕獲了一個通緝多年的行凶殺人犯。李衛親自審訊,迫使他一一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從而使20多年來數起重大凶殺案得以結案。消息傳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雍正帝獲悉此情,也盛讚道:“如斯遠年舊案,悉能發摘,殊屬可嘉之至!”
三、興利安民
李衛在打擊貪官、鹽梟、盜賊的同時,還堅決同自然災害做鬥爭。
浙江是全國最大的沿海省份之一,其海寧、海鹽、蕭山、錢塘、仁和等縣,經常發生海潮成災的現象。當地百姓深受其害,有的還被迫遷移他鄉。李衛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親赴現場勘察,並找來有關人員認真論證。隨後,發動各縣群眾修築海塘,防禦海潮的侵襲。江蘇鬆江(今屬上海市)地處江浙交界,雖有海塘,卻年久失修;加之海潮來勢迅猛,往往無濟於事。對此,李衛又會同江南總督和江蘇巡撫,改原土塘為石塘。從此,那兒的水害變成了水利,遷往他鄉的百姓也重返故土,發展生產,安居樂業。
在浙江台州和溫州之間有個玉環島,地域遼闊,土地肥沃。許多年來,當地百姓一直要求上島墾荒。但曆任督撫都擔心“防範難周”,所以“屢禁開墾”。為此,李衛又專門組織有關人員實地勘查。當確認“其田可耕,且已有田三萬餘畝,尚可開五六萬畝”時,李衛興奮異常,馬上上疏雍正帝,建議在那兒增設玉環廳,移民開墾。雍正帝分外欣喜,不但準奏,還讚揚他“興自然之利,美事也;安無籍之民,善政也。能如是,方不愧封疆之寄”。
後來,李衛調任直隸總督。臨別時,浙江百姓都感到戀戀不舍。雍正十二年(1734年),身為直隸總督的李衛因公務需要,和戶部尚書海望一起勘察海塘到了浙江。沿途百姓以為他重來任官,一個個高興得奔走相告,竟出現了“額手迎者蟻屯數十裏,歡聲應天”的動人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