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的足智多謀,隨機應變使他能夠迅速地擺脫危機,在虎口下成功逃生。
左台中丞來俊臣羅織罪名告發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傑、裴行本、司禮卿崔宣禮、前文昌左丞盧獻、禦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謀反。在這以前,來俊臣曾奏請武則天下命令: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等到任知古等入獄,來俊臣便用這道命令引誘他們認罪。狄仁傑早就知道來俊臣心狠手辣,心想:我們這幾個人都是清白無辜的,卻被來俊臣誣陷。來俊臣是太後麵前的紅人,現在自己是沒有機會澄清罪名了。
如果不先隱忍認罪,保住性命,肯定就會遭到來俊臣的毒害,那樣可就永無伸冤昭雪之日了!他隨機應變,一反常態,馬上承認自己的罪行:“大周改朝換代,萬物更新,唐朝舊臣,甘願聽任誅戮。謀反是事實!”來俊臣沒想到狄仁傑這麼快就承認了,心想以後就可以以此為借口將他殺死了,於是便對他略有寬容。
狄仁傑已承認謀反,有關部門隻等待判罪執行刑罰,不再嚴加防備。狄仁傑便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布,將自己的冤屈寫在上麵,偷偷塞在棉衣裏麵,對王德壽說:
“天氣熱了,請將棉衣交給我家裏人撤去絲綿。”王德壽對他沒有任何防範,就痛快地同意了。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得到帛書,拿著去說有緊急情況要報告,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武則天看了帛書,質問來俊臣,來俊臣詭辯說:“狄仁傑等人獄後,我未曾剝奪他們的頭巾和腰帶,生活很安適,假如沒有事實,怎麼肯承認謀反!”武則天就派通事舍人周琳前往查看,弄清事情的真相。來俊臣臨時發給狄仁傑等人頭巾和腰帶,讓他們排列站立在西邊讓周琳驗看;周琳不敢向西看,隻是麵向東邊唯唯諾諾而已。來俊臣又偽造狄仁傑等的謝死罪表,讓周琳上奏武則天。
來俊臣想一手遮天掃除異己,但也有人不怕他,想方設法讓武則天知道事情的真相。樂思晦的兒子未滿十歲,被籍沒人司農寺為奴,要求上告特別情況,獲得了召見。武則天問他有什麼情況,他回答說:“我父親已經死了,家也沒有了,隻可惜陛下的刑法被來俊臣這些無恥之徒所玩弄、陛下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請選擇朝臣中忠誠清廉、陛下一貫信任的人,提出他們謀反的罪狀交給來俊臣,他們沒有不承認謀反的。”武則天聽後明白了一半,就召見狄仁傑,問道:“你承認謀反,為什麼?”狄仁傑這時才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不承認,便已經死於嚴刑拷打了。”太後說:“為何作謝死罪表?”
狄仁傑立即回答說:“沒有。”武則天出示所上的奏表,才知道是偽造的,於是釋免這七個家族。狄仁傑及時應變,才保全了自己和其他人。以後,武承嗣想根除後患,多次奏請武則天誅殺狄仁傑,都沒能得逞。
縱觀狄仁傑的一生,他以國家的利益作為行事的原則,努力輔佐高宗與武則天兩朝皇帝;他心係民生,主張實行寬政,是百姓歌頌的好官。尤其是武則天稱帝前後,政治鬥爭複雜,朝野官吏明哲保身者多;敢於負責、提出自己政見者少,能夠剛正不阿、不為私謀者更少。
狄仁傑就是這少數人中最突出的一個,他也因此贏得了武則天的信任與敬重。武則天樂於聽取狄仁傑的建議,稱狄仁傑為“國老”,把他當老師一樣看待;狄仁傑盡心盡力,幫武則天處理好政事。他確實是女皇武則天的好助手呀!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鑒》卷2022.《資治通鑒》卷203
3.《資治通鑒》卷204
4.《資治通鑒》卷205
5.《資治通鑒》卷205
6.《資治通鑒》卷206
7.《資治通鑒》卷207
8.《資治通鑒》卷208
9.《舊唐書》卷93,列傳39,狄仁傑本傳。
10.《新唐書》卷128,列傳40,狄仁傑本傳。
11.《上下五千年》之151《狄仁傑桃李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