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孫大頭師傅的倒黴經曆》(1 / 2)

第二天一早,天青氣朗,馬天宇帶著大頭背著包袱興衝衝的上路,他想,終於可以擺脫這個累贅了。可他反過來一想,不對啊!我是大頭的爹,怎麼會有這種奇怪想法.這時他頭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更奇怪的想法,大頭不是他兒子。當然,想法隻是能是想法。何況馬天宇從來都是一個耽於幻想的人。

黃家園雖然像一個菜園的名字,但在這一帶非常有名,一問大夥都知道:黃家園,知道!向前走二十裏,左拐左拐左拐,過條河,右拐右拐右拐,然後一直向前向前想前,最後會走到一個山穀關隘前,走進去就是黃家園,很近。

確實很近,馬天宇和大頭隻走了六十來天就到了。

馬天宇一路上不停告誡大頭:這家夥,可夠厲害,你看看,這一帶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所以說你去了要好好學藝。雖然我對他有救命之恩,他肯定會收你為徒,但是不是真心教你還要靠個人努力。

大頭不住點頭:爹說的極是。這家夥,可夠厲害。這一帶可謂無人不受其殘害。

馬天宇一吃驚,心想,年紀不小,心裏倒明白。聽後也不言語,繼續行路。

想著各自的心思,一路無話。

在馬天宇的心中,黃家園,聽名字可夠氣派;黃師傅,聽他名字也夠正氣啊,雖然名聲不太好,可江湖上的傳聞誰信呢!

在孫大頭的心中,黃家園,聽名字就知道絕不是什麼好地方;黃師傅,光聽名字也覺得這個人不是善善之輩,何況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行了六十來天路,終於來到山穀前,大頭雖然一路憂心忡忡,但現在到了目的地,還是很高興。馬天宇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主要是他總想著回去的六十來天。來回一百二十天,可夠近啊。

進了山穀,又一次左轉右轉,始終不見高宅大院,二人都有點心慌,暗自吃驚,這個也太隱蔽了。又走了半個來小時,來到半山腰,此時他倆已是氣喘籲籲,忽見到歪歪倒倒幾間茅屋,父子大喜,以為這是黃家園的門衛室,宅子一定就在上麵了。茅屋前的空地上一個形容枯槁的老頭真在指揮一群麵無表情的年輕人練劍。

“這個劍練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馬天宇大聲叫好。

隻見一團白氣圍繞在眾人之外,白光閃閃,風吟蕭蕭。突然,那群人猛的蹲了下來大聲咳嗽起來,

“原來那道圍繞在眾人之外的白氣不是劍風所為,而是一堆起爐灶的濕柴”,大頭歎息著。

“名副其實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見到能把劍玩的這麼差勁的,真是可佩可敬”,走向前一拱手,各位兄台,請問黃家園怎麼走,老頭漫步渡了過來,仔細打量馬天宇,突然大叫道:恩人,怎麼是你?恩人前來,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馬天宇這時才打量起老頭,吃驚的說道:黃小弟,幾年未見,你怎麼變得如此成熟.

老頭歎息一聲:唉,都是練武所害,前幾年,小弟得了一本武功秘笈,號稱練了此書定能返老還童,小弟雖然年紀不大,但癡心妄想更加年輕,所以勤學苦練。

馬天宇問道:難道沒有練成。

老頭憤恨的罵道:他奶奶的,就是練成了。可恨之處就在這裏。要是練不成,我也不至於現在這樣。

馬天宇更是一臉疑惑:練成了應該返老還童?就算沒練成也不知道如此蒼老?如此慘不忍睹是何故?

老頭道:說來話長,我們還是進屋再談。

馬天宇問:請問宅子在哪?

老頭道:就是這裏。

馬天宇臉色慘白的點頭稱喏:不錯,不錯,這裏空氣很好。

說完隨老頭進屋。

這時孫大頭還站在茅屋之外,門口那群練功的年輕人可謂前途無量,師傅走後不僅絲毫沒有懈怠,反而更加刻苦。孫大頭戰戰兢兢的站在那裏,隻見劍若遊龍,勢如流水,樹葉紛飛,但片刻之後樹葉不飛了,年輕人一個個火了,對著大樹之上的一個女孩子罵道:小畜生,怎麼不撒了。

女孩紅著臉用手比比劃劃。

其中一個年輕人像大家解釋:她要去幫師母做飯了。

這時眾人才發現已經中午。由於沒有樹葉紛飛,練著也沒了意境,再說練了一上午也夠累的了,一個個紛紛進入最西邊的那劍茅屋,不一會,傳來“下下下,買大賠大,買小賠小”的叫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