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切的邏輯。”這是傳記電影《美麗心靈》中的一句台詞。當主人公納什登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領獎台時,他對台下的妻子說,“YouarethereasonIam.”(你是我之所以在這裏的原因。)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份感情,一種追求,一次選擇,或者一個人,使我們與眾不同。
2011年,李小璐和賈乃亮以情侶的身份首次亮相媒體,他們選擇了《超級訪問》。這並不是一段多麼驚天動地的愛情,但也經曆了不少的考驗。最初交往的一年多,李小璐有很多顧慮,一直對賈乃亮似近似遠。這種狀態背後的原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還有東西放不下。李靜說,愛一個人,每一分鍾都是煎熬,何況365天。但是賈乃亮選擇等待。直等到一個下雪的冬日,他終於聽到李小璐說出了那句話:“如果你還能敞開心扉,像以前那樣愛我的話,我已經準備好了。”其實,選擇和等待都是需要勇氣的。這不是別人能為你做出的決定,也不是別人能為你推理出的結果。你隻能追隨心靈,做回自己。
愛情或者其他,都是這個道理。比如在被問到這12年最大的收獲時,李靜說,不是擁有了“超訪”,不是擁有了一家跨媒體公司,而是擁有了真正的勇氣--12年的過程,讓她有勇氣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愛。之前她很少向人提及,在剛剛做“超訪”的時候,她的內心深處其實非常害怕。害怕嘉賓臨時變卦,害怕現場觀眾走掉,害怕賣不出廣告,害怕一切不定之數。但現在,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不會再害怕了。“很多事情,隻要你去解決,結果就不會那麼差。”
自1992年離開張家口,李靜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第一個10年,我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迷茫。有時並不知道是為什麼,隻知道一直抓,拚命抓,抓住那些你想要的東西。這10年,我想要告訴別人’我是誰‘,想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其實我無法做到,因為20多歲的’我‘並不是’我‘,隻有經曆了這個過程,隻有當我可以將自己重新排出一個新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我‘。”
李靜說她更喜歡今天這個時代。“這一個10年,我更確定自己是誰。我不會再為別人選擇我要做的事,而是去選擇我喜歡做的事。當然還會有很多人對我說No,不過沒關係,我會告訴他們我想做就做了。我也不再受縛於內心的衝動,而是追求內心的自由。”每當戴軍聽到李靜如此感歎這兩個10年,他就會更加感歎,原來他是在兩個時代的夾縫中被李靜抓住的。記得草蜢來上節目的時候說,他們3個人已經認識了40多年。戴軍立刻肅然起敬,在那好幾個10年間,這三個人是要何等頻繁地混跡於彼此的回憶之中?!而彼時彼刻,三人又是那麼鮮活親切一如當初地唱著《失戀陣線聯盟》,唱著《我們》。於是戴軍再次在節目中感慨,“有的時候,回憶是一種很柔軟的東西,在一種自然而輕快的節奏中去談論一種叫作回憶的東西,並不一定要沉重才可以深刻。”
對於戴軍而言,節目亦如此,文字亦如此。2012年,他推出了自己的“草蜢”組合來上節目的時候說,他們3個人已經認識了40年。這麼長久的友誼令戴軍肅然起敬。
第三本書《性情男女》。在新書發布會上,餓了一天的李靜激動地說:“我的好朋友戴軍又出書了!情色男女。”戴軍苦笑:“李靜,沒有這個名字。”看來她是把“性情”和“食色”混在一起了。“也好,說不定下一本就取這個名字了呢。”戴軍說。可是這樣一來,戴軍的每本書都要留下點李靜的影子了。在為《性情男女》所寫的序中,李靜也發出感慨: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覺得自己不太了解戴軍了。有時想表達一下“友誼長存”,戴軍卻說:“我才懶得再跟你合作幾十年,到時你假牙會飛到我臉上。”其實,李靜懂的。她在序中還寫道:“我知道他隻給了我人生的一麵,我已經很知足了。我不是他的女人,但我相信,我是他最信賴與溫暖的家人。”
12年的“超訪”是一個故事發生的地方。李靜和戴軍的故事,豔豔的故事,白琳的故事,胡博的故事,以及600期嘉賓的故事。編劇家說,“好的故事至少是兩個故事。”這就好比,好的火鍋一定能打造出味覺的層次,好的節目,一定能看到角色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