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殊途(2)(1 / 3)

或許從某個維度望去,戴軍和黃小茂真的是一個類型的人,或許當李靜出現的時候,戴軍和黃小茂真的很像也說不定。彼時在餐廳裏,李靜幾杯小酒下去已經吃出了狀態。黃小茂是不喝酒的,但他喜歡看李靜喝一點酒後有點瘋癲的模樣,戴軍也覺得這時的李靜“活色生香”。“我們來表演春晚吧。”李靜笑著說,顯然剛剛的一段探戈還沒有盡興。“好啊。”戴軍附和道。於是先從報幕開始,然後是“念賀電”,接著表演節目連唱帶跳,兩個人把一個小包間折騰得幾乎爆炸方才罷休。

戴軍說,像李靜這樣的人,在他的生命中不會出現第二個。李靜說,像戴軍這樣的人,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其實一個人的特別並不在於他是否特別,而在於另一個人如何在意這份特別。在一期節目錄製中,李靜突然轉身問身旁的戴軍:“我身上有什麼你不能容忍的嗎?”戴軍想想說:“事業心太強”。李靜說:“那我也沒礙著你什麼事啊?”戴軍說:“有時候看著會心疼。”

2006年李靜和戴軍參加崔永元主持的《半邊天》“三八特別節目”。崔永元問李靜:“戴軍認識你,得比黃小茂年頭長多了吧?”“沒錯。我認識戴軍比小茂時間長多了。”崔永元“噢”了一聲,轉過頭又問戴軍:“這麼多年跟李靜合作,你對李靜關心愛護得夠嗎?”戴軍聽出來了,這是在給李靜下套,於是趕緊配合:“我對她一直很關心很愛護!”崔永元點點頭,抿起嘴淡淡一笑。李靜覺得不對勁了,“崔永元,你這話問的是什麼意思呀?”崔永元不理李靜,接著問戴軍:“你們一起工作那麼多年了,逢個年過個生日的,總免不了要給李靜買點禮物什麼的吧?”戴軍說:“買、買,肯定給她買。”李靜扭頭衝戴軍說:“你這人,怎麼淨順著他的話說呢?你沒聽出他什麼意思來嗎?”戴軍脖子一縮:“對呀,他老這麼問,是什麼意思呀?”配合得不錯。崔永元又問李靜:“黃小茂如果看見戴軍給你買禮物,心裏會是什麼感想?”李靜這下得意了:“我和小茂,隻要不花我們家錢,讓別人送東西送禮物,我們倆都特高興。樂著呢!”

話雖如此,每年花大手筆買禮物的人卻是李靜。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戴軍非常迷戀奢侈品。“那時候整天拜佛,別人問我拜什麼佛,我說連卡佛。”至今戴軍家裏還有一牆櫃的名牌包,全是那一時期的戰利品。可惜的是,它們很久沒有被請出櫃子了。現在的戴軍每年隻會添上一件名牌,那就是李靜送他的生日禮物。但禮物的“價位”也在逐年遞減,因為戴軍拿到名包卻總是不用。有一次過生日,李靜興衝衝地送給他一個COACH包,說是香港新款。戴軍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在一次李靜組織的活動上背了這個包。李靜一看很滿意。戴軍平靜地說:“李老板,你把小票和銀聯票都塞在裏麵,是讓我方便去退嗎?”

2009年11月23日,這天李靜和戴軍又錄了一天的“超訪”。而這天是戴軍的生日。說來也怪,戴軍每次過生日好像都在錄節目。以至於朋友打來電話約他出去慶祝,他隻能回複:“今日錄’超訪‘。”朋友遂大怒:“每年都這句,能不能換個理由啊?!錄’超訪‘有癮啊?!”這一年李靜放棄了名包路線,為戴軍準備的是一條柔軟的羊絨圍巾,戴軍戴上它美了半天。晚上他們毫無意外地選擇了吃火鍋--在海底撈沸騰濃鬱的香氣中祝賀戴軍又成熟了一分。

戴軍,“沐爾的舅舅”。

戴軍曾經說,“一起走過青澀浪漫期的人,聊起對方都是很成熟的。如果問我喜歡一個人什麼,我會說味道。這就是小孩,不成熟。我是小孩。”對於“小孩”戴軍而言,喜歡一種味道,是不需要理由的,隻是“喜歡”就夠了。這種味道會漸漸變成一種習慣,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繼續感受下去。

“錄完《超級訪問》,好餓啊!我們要吃火鍋!戴軍認為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是2010年李靜發的一條微博。“錄完’超訪‘吃火鍋”這件事永遠都能讓兩個筋疲力盡的人像打了雞血一樣奔向同一個方向。“也許做’超訪‘,真的是會有癮的吧。”戴軍想。不管在這12年間發生了什麼,改變了什麼,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能讓他和李靜回到“超訪”,像從前一樣錄節目,吃火鍋。他發現,或許這麼多年,不是“超訪”需要著他們,而是他們需要著“超訪”。

這是一種化繁為簡的邏輯。有些事情,你能夠詮釋得很複雜,也可以把它歸於一種自我存在的本能。就像Beyond的鼓手葉世榮在“超訪”中說的那樣,“不管你們喜不喜歡3個人Beyond的音樂,我們還要做,一直做到你們喜歡為止。有一點特別重要的是,我們愛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