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重要的是,“無畏”號引發了一場危險的遊戲——波及世界的海軍軍備競賽。
“無畏”號戰艦的陰影首先就遮蔽了德國海岸線,德國對這種海上龐然大物感到驚恐,然而,德國不輕易屈服的性格立即就決定迎接挑戰。
德國最大工業公司克虜伯公司建造了一個造船廠,同時在大力收購金屬鎳,這是一種能增強鋼強大的必要金屬原料,克虜伯公司接到了大量的“無畏”級戰列艦訂單。另一方麵,意大利也開始了四艘戰列艦的製造計劃,美國、日本也紛紛作出反應。
1911年,一戰的氣氛已經越來越濃,這迫使英國再一次開始建造另一個戰列艦係列,即“伊麗莎白女王”戰列艦係列。這是當時比“無畏”號還先進的戰列艦,因為它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燃油推進係統,這比需要大量煤炭的推進係統先進了許多,也節省了相當大的空間,而且,“伊麗莎白女王”係列采用的是口徑380毫米的巨炮,它能發射908公斤的炮彈,射程超過20公裏。
此時,不甘落後的美國和日本也先後下水了無畏級戰列艦,這使得世界進入一個無畏級戰列艦時代。美國的“密執安”號和“南卡萊羅納”號稍後也下水,盡管它裝備了全部大口徑火炮,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航速隻有17節;1910年,日本的第一批無畏級戰列艦“川崎”號和“攝津”號,這兩艘戰列艦上裝備有6座雙聯裝火炮,首尾各一座,兩舷各兩座,共計12門主炮,口徑為305毫米,航速也是高達21節。不久,日本還建造了“金剛”級戰列艦。
“我們有船隻,我們有軍隊,我們還有錢”,英國人盡管對自己十分自信,但德國公海艦隊顯然還是讓他們感到如芒在背。自從1805年英國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擊敗了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以來,英國一直保持著海上霸主的地位。而當1888年威廉二世登上了德國皇位後,認為德國要想真正的稱霸世界,不僅需要強大的陸軍,還必須有一支能對抗英國的海軍。這位充滿海洋夢想的皇帝就參照了英國海軍的模式,準備建造一支強大海軍。1898年,德國通過了《海軍法案》,在海軍上將馮·提爾皮茨的領導下,一個大型的造船計劃開始了。
到了1914年,德國已經有了14艘無畏級戰列艦,但英國皇家海軍此時的無畏級戰列艦是21艘,在這場遍及世界海軍強國的競賽中,所有的海軍強國都擁有了數量不等的這類戰列艦,美國和法國各有10艘,俄國和日本各有6艘,意大利有4艘。並且,無畏級火炮的口徑也在不斷擴大,從早期的305毫米逐漸增長到357-420毫米,這已經大的驚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上的巨炮口徑達到了380毫米,其火炮射程也將近13公裏。
德國為了與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對抗,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級,德國人稱之為拿騷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以普魯士王國的四個主要省份命名,即拿騷(Nassau)、威斯特法侖(Westfalen)、萊茵蘭(Rheinland)、波森(Posen)。
在英國的“無畏”級建造之處,德國海軍決策者們對此反應遲鈍,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隻是對1901年型的舊式戰列艦進行改造工作,加強裝甲防護。但對馬海戰後,德國和世界都看到了這種巨艦大炮的威力,於是,德國迅速在威廉二世皇帝的督促下參照英國的新無畏艦開始設計德國海軍自己的戰列艦。與無畏號不同的是,德國拿騷級戰列艦采用6座雙聯11英寸主炮,口徑雖然小於無畏號的12英寸,但是射速比英國海軍的艦炮要快,而且可以保證在每個船舷方向都有八門主炮同時射擊,這就在單位時間裏比無畏號的火力要強大。但拿騷級的不利之處也很明顯,德國人因為覺得新型大型蒸汽輪機還不夠成熟,因而拿騷級還是采用老式的三缸往複式蒸汽機。
從1907年開始,德國海軍向船廠發出了拿騷級戰列艦訂單。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廠建造拿騷號;另外三艘分別由不來梅的威塞爾船廠、斯德丁的伏爾甘船廠和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建造。這四艘拿騷級服役後都編入第一戰列艦隊。
除拿騷級外,德國公海艦隊還開始建造赫爾戈蘭級戰列艦。那是因為就在德國開始建造拿騷級的同時,德國人發現英國人已經在建造安裝有343毫米巨炮的戰列艦,這讓德國人感到自己的280毫米主炮已經顯得火力微弱,於是決定在新建造的四艘戰列艦上安裝口徑為305毫米的主炮,同時為了增加戰艦的機動能力,在這一級戰列艦上安裝了大型推進係統,這使得這類戰列艦擁有三座煙囪。該級艦以德意誌帝國的四個地區命名。
然而德國公海艦隊的真正核心是凱撒級戰列艦。凱撒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最大的主力艦,五艘凱撒級在一戰期間成為德國海軍戰鬥力量的核心。該級艦共有五艘:“凱撒”號、“腓特烈大帝”號、“凱瑟林”號、“阿爾伯特國王”號、“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凱撒級是第一級使用蒸汽輪機動力的德國戰列艦。
此外,德國公海艦隊還有國王級戰列艦。國王級戰列艦是第一級采用全部主炮沿中線布置方式的德國主力艦,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當舷側艦炮進行射擊時,可以保證每個方向都有10門主炮同時射擊。該級共有四艘。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中另一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受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影響而采用380毫米口徑巨炮的戰列艦,但這級戰列艦仍然采用煤炭蒸汽輪機,因為德國認為如果采用當時先進的以油/煤混燒為動力或者燃油動力係統的話,當戰爭爆發後,受英國控製的波斯灣和受俄國控製的巴庫都將斷絕對德國的石油供應,這必然會導致戰艦無法出航。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即“巴伐利亞”號、“巴登”號、“符騰堡”號和“薩克森”號。
此外,德國還有布呂歇爾級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級戰列巡洋艦、得弗林格級戰列巡洋艦和馮·德·坦恩級戰列巡洋艦,以及毛奇號、戈本號戰列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