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日記中的短注(1 / 2)

“1899年7月10日。——慈禧太後故作詼諧地說,團練(清朝地方民兵製度)現在是‘騎虎難下’,因為它已經被大刀會所掌控。或許太後老佛爺還不知道,這樣的隊伍,隻要稍加慫恿,不僅會消滅敵人,還會將他們自己的朋友消滅掉。”

“1869年,南京。——所有的外國人都把大清當成一個自掘墳墓的黃色死屍。不吃白鬼子的藥物,就永遠醒不過來。雖然這些洋鬼子在他們本國時互相攻擊,彼此間的仇恨甚至比他們對我們的恨還深,但他們看待大清時,卻都戴著同樣的眼鏡。法國人恨德國人,俄國人殺猶太人,但當到大清來後,他們都變成了基督教徒。”

“1900年,北京。——有人說應該推翻清王朝,讓漢族家庭取代滿人執掌政權。這是多麼荒誕的想法啊!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任何一個漢人家庭有足夠的聲望,能將這個國家治理得安定有序。”

(沒有日期。)——“康有為有時是一個愛國官員,有時是一個愛管閑事的傻子,大多數時候是沒腦子的混蛋。”

“1864年8月。蘇州。——如果太平軍在狂熱盲信的同時,還能有幾位懂得領軍打仗的將才,那他們肯定能直指北京,推翻清王朝。一段時間以來,那個所謂的天王(洪秀全)似乎真的打算建立一個王朝,統治整個中部王國。但他在宗教問題方麵隻是一個冒名頂替者,是一個騙子,絕不會是一個軍事領袖。在他所封的諸王之中,確實有一些優秀的將領,但是這些人中了他邪惡的魔咒,他們的軍事謀劃和行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製約。”

“1898年,12月。——不管何時遇到麻煩,朝廷都會派我去醫治,然而,不管病人是死亡,還是突然好轉,都不會有任何人讚揚我,我得到的永遠都是指責。無論是德國人強占膠州,還是英國強借威海衛,抑或是黃河決堤,我永遠都是那個侍奉左右的郎中。但是我非但沒有得到任何酬金,反而經常被罰款。”

“就現在山東的麻煩,都怪罪到了我和張汝梅(巡撫)頭上,我們遭到了來自各個方麵的譴責。當然,他們的借口是我們沒有恰當利用治理黃河的經費,但真正的原因是我和張汝梅極力反對大刀會集會和組織活動。

大刀會進行活動並不會有什麼好處,隻會帶來麻煩,但是朝廷不會同意鎮壓他們。由於反對打擊大刀會,張巡撫丟掉了烏紗帽。他的職位被行事魯莽的湖南布政司毓賢和南京的韃靼將軍接任。目前,這個特殊的任命明顯表明,朝廷袒護這群有組織的流氓,他們自稱是愛國主義者和國家的守衛者。毓賢是所有官員裏麵最頑固的一位,過去他許可了對傳教士和教民,特別是羅馬天主教的攻擊。也許我們的政府是打算在這些家夥的手下,讓外國搶占更多的土地。”

1886年,李鴻章第一次提到了袁世凱:“袁世凱是一個十分勇猛的戰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士兵。1884年他毫不懼怕與駐朝的日本人對抗,遺憾的是當時沒有大批的軍隊歸他指揮。如果他那個時候有兩三個軍團,我相信這個戰爭的結果將會截然不同。他十分欣賞德國人,特別是他們的軍事製度。當然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他的很多軍隊都是由德國人訓練出來的,在被任命為山東巡撫後,他也沒有拋下他的士兵。”

“1900年10月20日,北京。——今天我和克勞德·麥克唐納爵士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商談,他是英國派到大清的最聰明、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

克勞德爵士和我關係一直很親密,是私交很好的朋友,雖然有時我們在外交事務方麵並不欣賞彼此。我與尼古拉斯·歐納格爵士也是如此,他是我認識的所有英國外交官裏麵最值得結交為朋友的那位。”

(沒有日期。)——“在圍攻使館期間,慶親王命他的滿族軍隊按兵不動,這對整個大清來說的確是件好事。我今天見到他了,我們的關係比以前更加友好了。他告訴我在7月份端郡王曾不斷催促他發動進攻,還殘忍地告訴他說,如果把所有的公使和他們的朋友趕盡殺絕,列強就永遠不敢再向大清派出代表了。這是多麼瘋狂和卑鄙的主意啊。慶親王知道如果按端郡王所說的那樣采取行動,列強是絕對不會饒恕我們的。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會派出百萬勇士到大清來逼迫我們給予賠償,並伺機報複。慶親王還說,他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穩住他的部隊,因為義和團殘暴的情緒已經深入了這些官兵們的內心,他們都渴望喝到這些外國人和本國教民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