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在法國和英國(1)(2 / 2)

“我確實借出了大量的款項給一些省份,甚至是朝廷。但就在政府欠我的債務堆積如山時,我被剝奪掉了一些榮譽,這也是事實。許多年以來,我為洪水或幹旱的受災民眾捐贈了很多錢財,這也是事實。這一切都記錄在朝廷的功勞簿上。上次發生悲慘的大饑荒之時,我為天津的一千戶百姓、直隸其他地區的四千個家庭,以及山東的五百個家庭捐贈了食物……”

“他們告訴我,法國幾乎沒有窮人,即使是最貧窮的人,每天也能攢些小錢。”

“星期二晚上。今天晚上,我受到了共和國總統福爾先生和總統夫人的接見。總統府大廳裏擠滿了來自法國和歐洲各地的知名人士。美國公使也在場,他代表克利夫蘭總統向我親自發出了邀請。根據所有我聽到的、看到的和打聽到的,我知道我在美國將會受到最熱情的款待。我十分焦急地期待著去美國,特別是去看紐約和華盛頓,還有去拜會克利夫蘭總統。”

“法國總統是一個沉默的人,為人處事似乎都很仔細謹慎。他不知道在哪裏又不知怎麼學會了說一兩句漢語,在我們初次會麵的時候,他把這幾句話重複了至少八次。福爾夫人長相普通,但我聽說她心腸很好。在歡迎會上有很多美麗的女士圍在她身邊。她們是公爵夫人、公主、伯爵夫人,還有平常政客或商人的女兒,但她們都非常迷人,其中大部分人都配得上皇後的名號。”

“發生的事情太奇怪了!遠處有一位紳士,看起來很熟悉,過了一會兒,我發現他幾乎在盯著我看,好像是為了吸引我對他的特別注意。當我讓手下人去查清那個人的身份時,這位紳士自己走了過來,按歐洲的禮儀向我伸出了手。‘中堂大人還記得我嗎?’他用漢語問道。就在他說話的那一刻我記起了他,他是福祿諾艦長,現在是一位高官,簽訂《天津條約》時他是法國的代表。再次見到他讓我非常高興,因為他真的是一個有騎士風度的人,也是法國的驕傲,我要送給他一罐茶葉。”

“午夜,啟程去加萊前,手下人給我讀了一封德國皇帝的長信。德國大使館將這封信轉交了過來,在信中德國皇帝通知我說我提出的委派一百名德國軍官訓練大清軍隊的請求已經得到批準,位於柏林的國防部將會立即組織人員篩選。大清將會支付他們在德國時所拿的等額俸祿,另外還負責他們的日常花銷。我希望朝廷不會認為我太過浪費。不論如何,這一部分錢將從我管轄的省份(直隸)的資金撥出。現在我們需要擁有一支有真正戰鬥力的軍隊。”

第二天,穿越英吉利海峽時,李鴻章寫道:

“我帶著遺憾離開了法國,現在正在前往英國的途中,心中帶著些許的疑慮。就在今天早上做早課的時候,我讀到了一份法國報紙,上麵說我在德國訪問時,受到了英國人的嘲弄。他們這樣說是不正確的,因為當英國人嘲弄我的時候,不僅僅是輕率地對待了某個人,而是嘲弄了一個大國的特使。”

“如果他們不好好對待我,我就隻會在那裏停留很短時間,因為我不會在任何不歡迎我的地方長待。”

“10點整,同一天上午。——現在的天氣十分糟糕,與我隨行的很多人都病了,不過我仍然待在甲板上,這樣我就可以同時看到英國和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