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述物卷七(3 / 3)

茶亦醉人何必酒;

花還耐雪況於鬆。

此聯由興化管同慶先生提供。

茶:指茶之清香。宋徽宗《大觀茶論》:茶“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茶是禪的象征,飲茶是熏陶德化之雅尚。

醉:酣醉,神誌不清。唐代聶夷中《飲酒樂》詩:“安得阮步兵,同入醉鄉遊。”

何必: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烏存以力聞可矣,核必以弑君成名。”《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花:指獨步早春的梅花。梅標清骨。

耐:忍受,禁得住。北宋毛滂《清平樂·太師相公生辰》之三:“春不加榮寒不悴,用舍如公都耐。”

況:何況。《易·禮》:“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左傳·隱公元年》:“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此聯托物喻意,意韻靈動。禪風禪韻盡顯,讀之親切感人。

秋水初晴浪澄煙外;

幽蘭未放香在雲端。

此聯見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版《書家對聯顧問》。

秋水:秋日之水。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浪:本波浪,此指波浪衝擊濺起的浪花。五代宋初文學家徐鉉《登甘露寺北望》詩:“京口潮來曲岸平,海門風起浪花生。”

澄:水清澈不流動。《淮南子·說山訓》:“人莫鑒於沫雨,而鑒於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蕩也。”

煙外:煙霏之外。煙,煙霏。《晉書·王羲之傳》:“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盤,勢如斜而反直。”唐代韓愈《山石》詩:“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幽蘭:蘭花。《楚辭·離騷》:“結幽蘭而延佇。”

香:氣味美的通稱。

在:表示動作的持續。唐代白居易《別春爐》詩:“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

雲端:猶雲際。

此聯以景抒情,情寓景中。“煙外”“浪”“澄”,“雲端”“香”“在”,且嵌入“煙”、“雲”二字,文字簡約,含意深遠。意境開闊,可謂佳構。

雲揉山欲活;

潮橫雨如奔。

此聯擷自《鄭板橋集·詩鈔·寄許生雪江三首》之三。

許雪江:板橋設塾江村時的學生。

雲揉:雲,白雲。揉,通“柔”。使順服。《詩·大雅·嵩高》:“揉此萬邦,聞於四國。”鄭玄箋:“揉,順也。”

欲活:欲,將要。漢馬王堆墓帛書《相馬經》:“角欲長欲約,欲細欲危;陰欲呈毋肉,欲廉。”唐代許渾《鹹陽城東樓》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活,生動逼真。

潮橫:潮,潮汐,定時漲落的海水。唐代王維《送邢桂州》詩:“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橫,橫行,即廣行,遍行。《荀子·修身》:“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

人,橫行天下,人莫不貴。”

如奔:如,若。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奔,奔騰。

此聯以景寓目,山“活”因雲“揉”,雨“奔”因潮“橫”。聯中的“揉”和“橫”、“活”和“奔”四字乃神來之筆!讀之令人心潮澎湃。

附:板橋《寄許生雪江三首》詩之三

不舍江幹趣,年來臥水村。雲揉山欲活,潮橫雨如奔。稻蟹乘秋熟,豚蹄佐酒渾。野人歡笑罷,買棹會相存。

洗淘赤壁無遺燎;

溶漾金陵有剩山。

此聯擷自《鄭板橋集·詩鈔·真州雜詩八首並及左右江縣》之四。

洗淘:洗,洗刷。《新唐書·吳武陵傳》:“滌垢洗瑕,以昌四海。”淘,衝洗,汰除雜質。《元史·劉秉忠傳》:“珍貝金銀之所出,淘沙煉石,實不易為。”

赤壁:山名。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指蒲圻市西北赤壁山,北對洪湖市龍口鎮的烏林磯。其山高聳如長垣,突入江濱,上刻“赤壁”二字。漢末曹操追劉備至巴丘,遂至赤壁。為周瑜所破,取華容道歸。一說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孫權與劉

備聯軍敗曹操軍於此。即今湖北武漢赤磯山,與紗帽山隔江相對。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蒲圻縣沿江一百裏南岸名赤壁,周瑜、黃蓋(於)此乘大艦上破魏武兵於烏林。烏林、赤壁其東西一百六十裏。”

遺燎:謂火燒的痕跡。

溶漾:波光浮動貌。唐代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視其植,則清秀敷舒;視其蓄,則溶漾紆餘。”北宋蘇軾《鳳翔八觀李氏園》詩:“春光水溶漾,雪陣風翻撲。”

金陵:古邑名。戰國楚威王七年(前333)滅越後置。在今江蘇南京市清涼山。東晉王導謂“建康古之金陵”。後人因作今南京市的別稱。

剩山:剩餘的殘山。此指鍾山。

此聯寫景抒情,涉語自然。工穩巧對,讀之使人浮想聯翩。

附:板橋《真州雜詩八首並及左右江縣》詩之四

月白潮生野水潺,上遊千裏控荊蠻。洗淘赤壁無遺燎,溶漾金陵有剩山。煙裏戍旗秋漏濕,沙邊戰艦夕陽閑。真州漫笑彈丸地,從古英雄盡往還。

性溶海月波常靜;

身露金鳳樹不凋。

此聯由興化袁政餘先生提供。

性:本性,指人的秉性和氣質。《莊子·繕性》:“無以反其性情而複其初。”

溶:溶化;溶解。

海月:指海映之月。

波:水的起伏現象。北宋蘇軾《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身:物的主體部分,這裏指身體。

露:顯露。《禮記·孔子閑居》:“風霆流行,庶物露生。”

金鳳:指金鳳樹。

凋:凋謝零落。東漢哲學家徐幹《中論·考偽》:“物者,春也吐華,夏也布葉,秋也凋零,冬也成實。”

此聯上聯謂心性融化到海月裏,就能像常靜的海波一樣平靜;下聯謂身體露宿金鳳樹下,就會如不凋的花樹一般長青。

“海月”為海映之月,“海常靜”正是海映之月的條件和環境。“波”既指海波又喻心波。“樹”既指花樹又喻人樹。“性”為虛,“身”為實。心身皆與自然融為一體,就能平靜而長生。此聯借自然之生機,寫禪修之氣韻。

霜熟稻粱肥,幾邨農唱;

燈紅樓閣迥,一片書聲。

乾隆壬午蕤賓月,板橋鄭燮。

此聯見清人謝誠均《瞆瞆齋書畫記》卷二。

霜熟:霜氣很濃,呈現一派白色景象。

稻粱:稻穀和高粱。

肥:本指肥胖。引申為茁壯、粗大。此指農作物顆粒飽滿。

邨:“村”的異體字。村莊。南宋陸遊《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農唱:農田裏飄蕩著動人的歌聲。

燈紅:謂高高懸掛著的紅色燈籠。

樓閣:指中國的一種傳統樓房。《淮南子·主術訓》:“高台層榭,接屋連閣。”

迥:高遠。三國魏詩人曹植《雜詩》:“自子在萬裏,江湖迥且深。”

書聲:讀書之聲。

此聯通過歌聲與書聲相映展現出了一派豐收的動人景象,描繪出了一幅人們安居樂業的理想藍圖。充分反映出了作者喜民所喜、樂民所樂的廣闊胸懷。吐屬雋永,凝練厚重;有聲有色,令人心醉。

明放案:明代呂坤《呻吟語·應務》:“有進用,有退用,有虛用,有實用,有緩用,有驟用,有默用,有不用之用,此八用者,宰事之權也。而要之歸於濟義,不義,雖濟,君子不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