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衡市場中,輪漲以個股行情形式出現,莊家行為是其產生的基礎,題材或板塊則是選股的主要標準。
8·2市場主力操作規則與手法
為了論述方便,我們把市場主力定義為憑單個能力能夠有效操縱一隻股票的投資者。我國市場主力又可分為兩部分:超級主力,其可以億為單位調集資金,機構間有串謀和聯手行為,對大盤行情能發揮重要影響;個股主力(莊家),持股以百萬股為單位,操縱能力僅限於個股。
主力行為規則
在證券市場中,大資金與小資金的操作條件和機會是不相同的。龐大資金的進出以及與之相伴隨的巨額盈虧,使得主力機構操盤手的行為不得不遵循一些基本的規則,從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順勢
主力操盤必講戰略謀劃,而其出發點就是把握市場變化的基本趨勢。隻有當戰略口徑與趨勢規模一致時,方可舉重若輕,其龐大的資金才有可能在市場中善進善出、競價製勝。
主力資金雖龐大,但要與整個大市抗衡,也會不堪一擊。相反,順應大勢,主力資金的作用就會幾十倍、上百倍地放大,從而在大勢變動過程中表現出強大的威力。美國摩根——斯坦利基金1993年9月29日至10月18日,用不足200億港元的資金(其中相當部分投資於期指),把市值約2萬億港元的香港股市,推高21%,恒生指數連破8000和9000點大關,驟升1600多點。美資此輪炒作大獲全勝,技術上有1991年以來的大多頭市場支持,基本麵側有中國大陸經濟高速增長的鼓舞,是成功的順大勢之作。
主力順勢而為,除了順大市之勢,順大趨勢之勢,常常還有一些個股之勢可資利用。我國股市中並購行為、高收益率、高比例分紅及低價高比例配股政策等,都會成為主力炒作個股的強有力的“勢能”。2.做市市場主力並非被動順勢,相反一種趨勢形成後,他們往往推波逐浪,成為下跌秩序或上漲秩序的最賣力的保護者。股價變動的空間及在低位和高位的持續時間是主力生存的基礎,這使得主力對趨勢變化的幅度和時間有著比小額投資人高得多的眼光和要求。這決定了主力做市的必然性。
主力操作,無論長線或短線,都要做市,而主力做市的實質就是製造市場人氣。主力做市成功的標誌和水平的標誌就是是否真正製造出了市場氣氛。因此,主力打壓要打得人心渙散;拉抬要拉得人氣大振。唯此才能低位吃飽籌碼,高位出盡籌碼。
主力也可能逆勢做市。1995年5月23日,因中國證監會宣布新股發行規模,行情急轉直下,上證收盤指數一天內跌去147點,大批主力被套牢,此後在8、9、10、11四個月份中,股指伴隨著大成交量穩站在700點以上。中國股市最有威力的重大利空被推遲半年後才真正成為一輪空頭行情的推動力量。四個月700點以上的行情被稱之為主力機構的“生產自救”運動,主力借此出脫手中的籌碼,接著而來的就是沒有象樣反彈的大跌勢。3.串謀主力之間聯手做市形成主力機構的串謀行為。為了減少做市風險,增強做市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做市目標,主力機構都有著強烈的串謀願望。
主力串謀可能是有組織的,即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彼此保持密切聯係,相互交流信息,達成戰略共識並製定協調的行動方針。
主力串謀也可能隻是一種默契和共識。1993香港股市的“摩根旋風”被日本基金認同,日本基金接過摩根的“燙手山芋”,繼續瘋狂地推高恒生指數(最高達12599點),使得英國巴林緊跟其後,摩根基金卷土重來。香港《明報》大標題昭示:“英美日資聯手,逆勢舞起港股”。
4.新思維
證券市場有一條基本規律,當市場的主動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時,是一輪行情的開始,意味著巨大的盈利潛力;一旦市場的主動權為投資大眾所左右,則是一輪行情的結束,盈利的機會就很小了。因此,最先打入某一新市場的人,最先迎戰一種新題材的人,最先推出奇招的人,往往是市場的大贏家,因為他們是少數,在零和競局中,機會永遠隻屬於少數人。而成為幸運“少數”的條件在於他們擁有新思維——迅速認識並接受一種新市場現象。
對於市場主力來說,新思維還要進一步發展成為創新思維,因為他們不僅要“順勢”而且要做市。做市策略千萬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創新,唯創新方可出奇製勝。偏遠落後地區的股票,大家都低估,我正好大量吸納,然後放一道國家政策傾斜“消息”,醜小鴨就被炒成了白天鵝,從此便有了績劣而位居一線的“西部概念股”。
《孫子兵法》上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敵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戰爭中的用計,說道底就是超常思維,打出新招。主力與主力、主力與散戶之間的鬥法,在勝者一方,多能見到新思維的光彩。
吸籌法
主力操盤,歸根到底是做三件事:吸收籌碼、拉高價格、派發籌碼。三種操盤行為,在時間上可能分為依次出現的三個階段,也可能合於同一過程或部分合於同一過程。
主力吸籌手法主要有以下類型。
1.打壓吸籌
在弱市或平衡市中,主力常常通過打壓股價或股價指數來降低買入股票的的成本。其方法包括摜壓收盤價;製造開盤跳空下跌行情,開盤打壓進貨,常借助前一天下跌行情的能量;通過散布利空消息、大額掛出賣單和洗盤等方法製造下跌行情;順勢打壓,即在下跌行情中雪上加霜,一有反彈即加鎮壓,這通常為長線大主力之行為;打軟盤麵,此法建倉時間較長,采取先吸進,有手續費就拋出,再吸進再拋出,有時還割肉砸盤,以試試盤子的下檔支撐力,如此使跟風炒手無耐心跑路,盤麵變軟,大量低位吸籌變得較為易行。
2.震倉吸籌
主力借助消息,通過掃盤和砸盤等手段,製造大幅振蕩行情,引出大量拋盤,從而在短時間內吸足籌碼。例如1994年8月31日“深星源”公布中期報告,業績較佳,主力機構製造跳高1.02元的開盤價,使投資大眾認為是主力借利多消息拉高出貨,賣盤湧出,隨後主力又用僅有的籌碼砸盤,引出大筆賣單,股價從開盤的7元跌至6.35元,此後股價振蕩向上,以6.88元收盤,全日成交715萬餘股,主力順利完成吸籌操作,六天後,主力籌碼在12到13元的高價區順利派發。
3.通吃吸籌
實力雄厚的主力可能無視行情的波動及價格關卡位和形態的壓力,持續大量買入股票。其初期可能通過多個賬號較隱蔽地購進,在取得相當數量的基本籌碼後,轉為公開市價吃進。通吃吸籌的後期與拉抬股價合為一體,在吸籌過程中股價連續攀升。超級主力在熱絡行情時入市常用此方法,一般主力選擇小盤股亦可使用此法。
4.換手吸籌
即承接前期莊家獲利了結或其他原因大量拋出的籌碼。這是在吸籌困難期間吸進足額籌碼的常用方法,條件是市場人氣集聚,技術上仍留有上升空間。換手吸籌後發動的第二波上升行情,常會使前期換手中拋出籌碼的人再度跟進,從而使股價再次上升來得更猛烈。
拉抬派發法
市場主力在吸足基礎籌碼後,將拉抬股價,派發籌碼,以達到盈利之目的。其拉抬和派發手法可從三個方麵把握。
(一)拉抬派發形式
(1)先拉後出。即先拉高,然後在高位派發。短線快速炒作者,常在吸籌封底後於當日尾市打出高收盤價,或於第二天製造跳高開盤價以引入注意,然後將價格慢慢拉高,走出一波比一波高的圖形,或一步到位,直封漲停板,如大市下跌,則維持堅挺價格,並逆市拉陽線,如此操作一天或數天,接著放量推高價格,並大量出貨。出貨前期注意保護走勢圖形,後期則用所餘籌碼砸盤,直到清倉完畢。資金較大的主力,股價拉抬的幅度較大,炒作時間也較長,拉抬股價過程中常在一些關卡位拋股洗盤或盤整蓄勢,或者在拉陽線過程中也做陰線,以減輕上檔壓力;在大多頭市場中則順大勢起伏操作,下設支撐,上置阻擋,走勢十分技術化。其大量出貨一般都放在股價已有相當升幅之後。
(2)邊拉邊出。主力在拉抬股價過程中除了買入,往往還會對敲賣出,這樣不僅可以拉高股價,而且還可以減少高價持籌籌碼、擴大成交量從而熱絡行情。當市場人氣被調動起來,主力拉抬股價所吸入的籌碼少於所賣出的籌碼時,主力已開始派發手中的籌碼,從而形成邊拉高,邊出貨的過程。邊拉邊出適用於強市或有新莊家人市的情況,在弱市中則很難成功。我國的“T+1”回轉機製使買入盤不能在當日賣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邊拉邊出策略。
(3)東拉西出。主力為了派發手中大量持有的某種股票,可能借助板塊聯動效應和比價聯動效應,拉抬同板塊或同類型的股票,以刺激更多的資金流入所持籌碼的個股市場。當同類股票出現某種利多因素時,將該種股票作為拉抬對象,不僅會有利於出脫目標籌碼,而且拉抬本身也會是一次有效的炒作過程。
上述三類拉抬派發形式,在實踐中可能交織應用,特別是第一、二兩類形式,往往無法截然分開。熟練的做手能因時因市而靈活應用之。
(二)拉抬手法
(1)對敲法。這是拉抬的常用手法,主力逐級一手報出較高賣價,另一手報出較高買價,自我對敲買賣,使成交價一步步升高。在盤麵拋出籌碼不多的情況下,主力可對敲出一個相當高的價位,以促成行情振蕩,吸引投資大眾跟進。依市場順勢跟進買入盤與逆勢賣出盤的平衡程度,做市主力手中的籌碼可能增加、減少或不變。在不變的情況下,主力的持籌成本約等於其低位吸籌費用加上對敲拉抬中的交易稅費支出,即主力仍然可能持有市場中成本最低的籌碼。對敲手法是我國證券法規所不允許的行為。
(2)奇襲法。在收盤和開盤時,及在盤中的一些時刻,突然拉高股價,對於不追求換手率的短線莊家來說,具有以下特別意義:其一,吸引市場注意的有效時間較長,其二,拉高所需的資金及費用較少;其三,在市場人氣較旺或惜售心態普遍的情況下,價格拉高後高位站穩並不困難。
(3)“T+0.5”法。我國股市現行“T+1”交收製度,但當日賣出股票所進資金可即時回轉再買入股票,這使得主力機構能用一元錢做兩元錢的市,從而大大增強了多頭推高股價的能力。
(4)軋空法。在市場人氣旺盛,價位已有相當升幅時,逼迫空頭追進往往是繼續拉抬股價的有效方法。軋空法就是不斷維持並推高股價水平,不給空頭回檔入貨機會;或當市場獲利盤回吐壓力明顯時,在尾市快速砸盤然後(或在第二天開盤及開盤後)快速拉回並拉高股價。此法使做空者無法低價補回籌碼,隻得高價追進,從而有力地打擊了空頭思維,有效地穩定了市場人氣。在我國股市的大多頭市場中,大市常出現這種逼空現象。
(5)技術法。即按照上升趨勢圖形、價量關係和振蕩指標信號等製作股價上升線路,衝高回檔完全符合技術分析規則,價格線路十分好看,跟進者也多能賺錢,唯獨接最後一棒者損失慘重。長期莊家采取技術法操作,即形成所謂“低吸高拋波段操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