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選時(2 / 3)

有準備的頭腦不僅在於事件出現後會敏感地作出反應,更重要的還在於在事件出現前就會主動地去發現其產生的必然性。例如,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意味著國債期貨交易將要恢複,而新國債發行的壓力則會迫使政府部門看重恢複國債期貨交易的價值,對股市中這樣一個潛在的重大利空因素,是不能不加以追蹤的。

保持一份警覺,執著於一份追求,加上知識與經驗,頭腦就會變得敏銳,就有可能形成一種識別力,使投資人能夠從現象洞察本質、於小中見大、於靜中見動、由已知省悟不知、由變化預見未來。

6·3順從趨勢

本節論述中長期投資買賣時機的選擇問題。

市場定性

股價變動有兩種基本形式:趨勢與振蕩。辨別趨勢與振蕩,分清趨勢的性質與發展階段,是證券投資的戰略性行為。

股價變動趨勢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市場供求關係(進入流通的資金量和進入流通的股票額)、投資大眾的心理狀態(它決定實際投入買賣的資金量和股票金額)、股票市價水平(它決定市場供求的相對比例)等因素所決定的。就總體市場而言,這些因素通常是以漸進的、帶慣性的方式生成與變化的,因而趨勢通常具有一定的持續時間、具有漸進性和慣性,這些性質構成趨勢的特征。

振蕩是趨勢的實現形式,即趨勢是在一係列振蕩中存在與發展的。股價振蕩是競爭市場提前消化實質信息及投機心態對市場信息過度反應、反應不足及二者的相應調整的結果。在這裏振蕩被狹義地理解為是一種短期、快速和不規則的價格變動形態。

中、長線投資(包括投機)以趨勢為選時對象,短線投機以振蕩為選時對象。

根據價格趨勢的走向,可將股市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多頭市場即股價趨勢呈上升運動的市場。根據道氏理論,股價變動的波峰和波穀依次高於前一波峰和波穀為上升趨勢。當價格呈上升趨勢時,某一時點的實際價格水平一般會高於到該時點為止的某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水平,因此,多頭市場可定義為股價線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持續上行的市場。

趨勢有大、中、小之分,因而多頭市場也有大、中、小之別。多頭市場的大小可由定義中的移動平均線的日數來進行定量界定。根據我國股票市場運作的實際,我們可以把受5日移動平均線支撐的價格走勢定為小多頭行情或小多頭市場,把受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支撐的價格走勢分別定為中、大多頭市場。顯然,還可以把受60日以至100日均線支撐的市場定為超大多頭市場,但這種大牛市在我國尚未出現。

空頭市場即股價趨勢呈下降運動的市場,亦可定義為股價線在移動平均線下方持續下行的市場。空頭市場也可分為受5日均線阻擋的小空頭市場,受10日線阻擋的中空頭市場,受30日線阻擋的大空頭市場。

就我國滬深股市來說,受10日移動平均線約束的多(空)頭市場最重要,其為市場運行的主要勢態,是中長期投資人測市選時的最經常的背景格局。

平衡市場即多空力量相當,股價趨勢呈水平方向運動的市場。在平衡市態下,股價線與移動平均線處於纏繞狀態,並可依纏繞移動平均線的日數來判定平衡市的大小。平衡市場通常持續的時間較短,常出現在多(空)頭市場發展的中間階段,或多空市場相互轉化的過渡時期,是一種暫時的平衡的中間市態。平衡市場是短線投資人的樂園。

多頭市場中的頂判斷

在多頭市場中,把握頂部出現的時機,在頂部賣出而不是搶入,是升市操作的要點所在。

多頭市場中的頂可分為回擋頂和反轉頂兩類。回檔頂出現在大市總趨勢仍將上行,但指數升漲幅度已較大,技術上發出調整要求之時,是指數上升過程中的一次階段性的頂部;反轉頂是指大勢由升轉跌時出現的轉折點。

(一)多頭市場頂部的一般特征

我國滬深股市運行實際表明,在多頭市場中,無論是回檔頂還是反轉頂,在其形成時,通常會出現以下特征:

1.股價指數日線由連續多日穩步、強勢上升轉變為振蕩向上。出現振蕩但仍高收,這是見頂的早期征兆。

2.多次上升後的一次上漲並常伴有跳空缺口。上漲幅度越大,逆變越快,這也是早期征兆之一。

3.乖離率巨幅放大後見頂回落,呈下降趨勢。

4.動向指標+DI高位轉向;RSI嚴重超賣(例如14日RSI值超過80)。

5.日K線出現較長的上影線或帶上影線的小陰線、小陽線。

6.成交量巨增或創曆史新高。

7.成交量一再增加,或保持在高水平上,但股價指數漲升卻有後繼無力的感覺或出現陰線。

8.價格形態出現反轉形態並給出上升幅度到位支持。

以上信號出現四個可考慮作出見頂判斷。當各種見頂信號在星期一集中出現,則當天或第二天成為轉折點的可能性極大,星期二上午往往成為最佳出貨時機。

(二)回檔頂與反轉頂的鑒別判斷

一輪中級多頭行情通常包含有1~2次回檔整理的過程。因而當上升行情走出一個頂部後,緊隨而來的調整是回檔性質的,還是反轉性質的,意味著買入或賣出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時機,這顯然是一個令人費解而又利益攸關的大問題。關於回檔頂與反轉頂的分析也就是關於大勢由漲轉跌後是回檔還是反轉問題的分析。

我國股市多頭行情走一浪上升(走完一次上升浪後即反轉向下)和三浪上升(升一跌一升)較多見,走五浪上升(升一跌一升一跌一升)則較少見。下麵分別列出一浪反轉頂,三浪上升中的回檔頂和五浪上升中的第二個回檔頂出現後的一些特征,以資鑒別判斷。

我們可以簡要回顧一下1994年8月大多頭行情中,滬市二浪調整的情況。滬市在經曆一周暴漲後於8月9日進入調整,並於當日創下調整期最低收盤指數612點,然後進入為期3周的調整。其特點有:(1)在調整的第一、二周兩次下調後兩次衝高,並均創出近期新高,第三周在710點左右窄幅盤整,710點位於本次下調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幅度(127個點)的上1/3處(705點),為強勢調整。(2)以上升三角形整理,振蕩幅度由大變小,底部逐步抬高,探底反彈迅速並均為一次完成。(3)“陸家嘴”、“外高橋”等浦東概念股在整個行情中堅挺向上,“陸家嘴”在窄幅盤整的第三周中從21元多上漲到29元多,機構護盤、做市明顯。(4)指數下跌時,成交量急劇萎縮,減少幅度達40%~75%。(5)10日均線支撐明顯,僅有一日被小幅跌破,第二日即回複到均線之上,在調整的最後一周中股價線與10日均線處於纏繞狀態。(6)上升三角形突破後的升漲幅度超出理論量度幅度的40%左右。

空頭市場中的底判斷

空頭市場中的底也可以分為反彈底和反轉底兩種。反彈是指在空頭市場中股價下跌過程中的短時回升,而反轉則是指空頭市場向多頭市場的轉變。反彈底是一輪反彈的起點,它是短線炒作的入貨時機,而其主要意義則在於其為投資人在空頭市場中的清倉出貨指示了時機;反轉底則是最佳建倉時機。

關於空頭市場中底的判斷,可采取一種權變式的綜合方法,即建立一個其標準隨曆史變動而修正的、可適應變化了的現狀的綜合性分析體係。該分析方法也同樣適應於平衡市場。

權變分析體係由兩個部分組成。

1、基本理論度量

基本理論度量是在對趨勢進行總體分析的基礎上,給出底部出現的大致時間和價位(目標時間和目標價位),並依據市場變動的實際時間與實際價位來調校目標時間和目標價位,從而使基本理論度量最終能較準確地指示底部出現的時間和幅度範圍。其方法包括:

(1)確定時間之窗。確定時間之窗的基本原則是隻取最近2~3個循環周期(低點到低點)計算平均周期日數,並加重最近一個循環周期的權值(方法為將平均周期與最近周期相加後除以二)。此後,每一個預測周期都要依據此原則進行移動計算,得出新的時間之窗數。

在確定循環低點時,應注意區別反彈底和反轉底。反彈底之間形成小循環周期,反轉底形成大循環周期,二者分別用以預測反彈底和反轉底出現的時機。

時間之窗的詳細計算方法參見本書

5·5。

(2)確定幅度之窗。幅度之窗我們將其規定為股價指數下跌之目標價位的上下各5%的範圍。下跌目標價位的測定可采取的方法有:其一為形態分析法(見本書

5·1);第二,經驗方法,即根據前一反彈底或反轉底出現時的跌幅比值(即下跌幅度與跌前上升行情的上升幅度之比)來推算本期跌幅比率,因而,前一輪上升行情上升幅度越大,此輪下跌幅度也越大。

(3)校正時間之窗和幅度之窗。校正的原則是:股價下跌的時間與下跌的幅度可互補替代。即實際下跌的價位接近或超過目標價位,而時間之窗尚未到期時,應將時間之窗調近,或作即時調整,同時亦應視市場狀況考慮將目標價位調低;相反,當時間之窗已到期而實際價位離目標價位還相差較遠時,應將時間之窗往後推移並根據市場狀況考慮目標價位的調高。這種調校過程可逐段反複進行。

2、實際順勢判斷

基本理論度量隻提供大致方向與範圍,而不是行動的直接依據。它提醒你應該考慮行動了,但實際的行動則完全取決於在市場中實際的觀察與判斷,投資人決不可讓理論目標直接決定實際行動。

在市場進入時間之窗和幅度之窗後,投資人應予以密切觀察,通常反轉底形成時會出現以下特征:

(1)K線出現較長的下影,K線組合出現反轉形態,價格形態出現反轉形態。

(2)市場出現超常波動,波幅往往較大。

(3)股價線上破均線,短期均線上破中期均線。

(4)RSI(14)下降到20左右。

(5)技術分析出現背離走勢;MACD快線走平,柱狀線縮短,快線與慢線在低位交叉(注意在零線附近快線壓慢線常為反彈行情或小多頭行情結束);動向指標-DⅠ線在極端區回折。

(6)長期超跌後,股價穿破下降管道線加速下跌,並有較深跌幅(達理論度量幅度)。

(7)成交量在極度萎縮後開始放大,當出現大幅放大,並伴有股價的加速下跌時(這種情況通常隻發生在一兩天內),這時出現的最低位很可能就是此輪築底的最低點了。

(8)市場悲觀氣氛彌漫。

(9)有重大利多消息出現。

在無重大利空消息的前提下,以上特征出現四個以上可判斷反轉底已形成。

反彈底出現的特征比反轉底要簡單。反彈底作為股價下跌的階段性休止點,受技術走勢影響大,把握要點可考慮如下:

(1)股價下跌最常見的形態為下降管道和下降三角形,把握了下跌形態及一種下跌形態向另一種下跌態的轉化,反彈底通常能夠較準確地測定出來。

(2)隨機指標顯示超賣;動向指標-DI在極端區走平或回折。

(3)成交量萎縮到近期低點或創新低,而價格下跌乏力。

選時方式、方法、標準並無固定不變之模式。投資人均可根據自身實際,本著綜合基礎上的專門化原則構建自己的專用分析體係。

6·4駕禦振蕩

趨勢以振蕩形式表現出來。振蕩為短線和超短線炒作提供了良好時機。但是炒作趨勢與炒作振蕩卻很不相同。趨勢可以先行理性分析,然後作經驗觀察,振蕩卻往往既無觀察餘地,又無從作事前分析;趨勢可追漲殺跌,振蕩追漲殺跌則經常方向做反,兩邊挨耳光。股價振蕩頻率快,變化幅度差別大,捕獲這些振蕩需要遵從一些特殊的規則,並常常需要通過某種競價技巧來自動完成買賣時點的選擇。

短線準則

1.以大市定炒作策略

短線投資要從市場大局出發,根據大市所處的階段和性質來決定基本的操作策略。即:

熊市(大空頭市場)——以持幣為主,重點炒落差反彈,快進快出;

牛市(大多頭市場)——以持股為主,重點炒上衝回檔,快出快進;

平衡市場則相機行事。

2.等待時機

股市雖處在不斷波動之中,但可資炒作的機會卻並不多。短線炒作必須具有一定的振蕩幅度,最低不得小於買賣的費用支出:1.7%(滬深股市標準,尚未計入買單費)。如果考慮投資人的資金成本,時間支出和買賣實際可抓住的高點與低點,5%的最大振幅對有經驗的投資人也未必就能賺到錢。因此,耐心等待時機,乃是短線投機所必須遵守的紀律。

投資人可等待什麼樣的短線機會呢?(1)日常隨機振蕩,此類振蕩雖大量存在,但幅度達標者則有限。(2)趨勢延伸性振蕩,即在

6·3中已作論述的反彈與回檔,此類振蕩比可利用的日常振蕩數量更少。(3)轉折期振蕩,即大空頭市場或大多頭市場轉勢期發生的大幅度的振蕩,這是難得的短線機會。(4)消息性振蕩,無論是利空消息導致的向下的振蕩還是利多消息導致的向上的振蕩,都是短線投資人翹首以待的大好時光。

短線機會

我們已說明短線機會可分為四大種類。下麵具體地介紹其中幾種十分重要的時機。

1.長期跌市中的任一第一個反彈都是可靠的短線機會

市場長期超跌後,在其轉入一輪多頭行情前,通常要經曆一個較大幅度的振蕩過程,即在無重大利多消息觸發下,市場常常要經曆一個W形的築底過程。此時無論是抄底買入的股票或是先前被套下來的股票,均可在反彈高點賣出,等價格重新回落到前一低點附近再重新買入。這是一個比較可靠的短線機會,原因是,長期跌勢形成的看淡心理不會輕易消除,因而當價格反彈到某一阻力位時,很容易被打壓下來。其次如果對大勢估計錯誤,行情並未築底而是轉入新一輪跌勢,則搶反彈高點就不僅是一次有價值的短線炒作,而且是一次理想的長線放空。

既然轉折期往往要經曆一次反彈才進入反轉過程,因此,在一個較強大的空頭市場中,可以設定股價下跌過程中任一階段的第一個反彈高點都是可靠的出貨良機。隻是在已出現反轉底的各種征候,而日線有走底部形態的趨向時,才應當在第一個反彈高點回落後,緊緊盯住其第二個穀底並快速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