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套期保值的工具,股指期貨是股票投資人防範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套期保值也有兩種形式:其一,手上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如果其看淡後市,則可賣出相當於所持股票市值的某種月份的股指期貨,當其所持股票市價隨大市下跌時,其賣出的期貨的盈餘將接近於其股票價格的損失;其二,當預期股市近期有一輪升勢而投資人的資金暫時不能到位時,他可買入一定量的股指期貨,這就固定了他將來購入股票的成本,換言之如果股價上漲,則他購入股票增加的支出將在股指期貨收入中得到補償。這種固定成本性的套期保值,如果用在股票期貨的場合,則對計劃展開收購行動的企業特別有用。
第一張股價指數期貨合約於1982年2月24日在美國堪薩斯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貨自問世後即得迅速發展,現在已成為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及期貨交易所的主要投資品種。我國(除港台地區)的海南省曾有過瞬間的股指期貨試驗,相信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成熟化,股指期貨這一功能卓著的投資品種必將登上我國證券市場的大舞台。
證券期權
證券期權是指投資者在某一規定期限內,以預先約定的價格(協定價格、行使價格)買進或賣出某種證券品種或其衍生物的權利,主要有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國債期貨期權等。證券期權合約的買賣形成證券期權市場。
證券期權作為從基本證券範疇派生乃至再派生出來的一類金融衍生產品,其基本特點有:1、期權交易的對象是一種有生有滅的權利,而不是一種實際的資產,並且期權所有者是否執行其權利,依市場價格變動狀況自行決定,他可以執行權利,也可以放棄權利。2、期權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性質,並且特具以較小損失的可能性換取較大贏利或保值的可能性的特性,從而使較低的風險與較高的收益和投機性相互兼容。期權的這種放大機製形成於標的證券的協定價格與實際市場價格之差額可能遠遠大於購買期權的費用(期權價格、保險費),而期權持有人的損失隻限於保險費。
期權合約有三種形式。1、買方期權,即看漲期權(CallOp-tion),指持有人在有效期內以協定價格買入標的物或按標的物的變化(例如股價指數的升跌)進行買入性清算的期權。2、賣方期權,即看跌期權(PutOption),指持有人在有效期內以協定價格賣出標的物或按標的物的變化進行賣出性清算的期權。3、雙向期權(DoubleOption),即同一時期的買方期權與賣方期權的合並期權,投資人在看不準市價走勢的時候,通常選擇雙向期權,由於期權的風險與收益的非對稱性機製,雙向期權包含有較多的獲利機會。
期權合約的行使方式有兩種:美國式期權,指期權持有人能夠在期權到期日和到期日以前的任何一個營業日中執行合約中規定的權利,除股指期權,美國本國期權均為美國式期權;歐洲式期權,指期權持有人隻能在期權到期日方可執行合約中規定的權利。
期權合約有兩類價格規定:行使價(ExercisePrice)或協定價(StrikePrice);期權購買價(PurcharePrice)或保險費(Pre-mium)。行使價作為合約權利的執行價格,按交易所製定的增減單位變化,並在合約中加以標明,例如,香港聯交所提供以某種股票前一天最後收市價為基準的5個該股票期權的行使價供投資人選擇。期權價是投資人簽定期權合同時支付給期權出售者的保證金,價格高低隨行就市,其約束因素主要有:(1)證券價格走勢,行情看漲則買方期權價上升,行情看跌則賣方期權價上升;(2)期權有效期長短,有效期越長,選擇機會就越多,從而期權價也越高;(3)行使價的高低,隨著行使價的升高,買方期權價下降,賣方期權價上升;(4)證券品種的市場表現,等等。例如,紐約證交所的IBM公司股票1988年5月9日的前收盤價為1103/8美元,該股票期權合約(每份合約為一購買單位,每單位權利為100股股票)當日協定價為每股105美元、到期月份分別為5月和6月的買方期權收市價分別為每股61/8美元和71/2美元;當日協定價為120美元、到期月份分別為5月和6月的買方期權收市價分別僅為1/16美元和11/16美元。
在證券期權交易中,投資人操作的方式和目的是多樣的。當預測市場價格將上漲時,投資人可以購進買方期權,通過履行合約來獲取市價高於行使價的差價;也可以出售賣方期權,以便獲取因對方放棄合約而淨得的保險費。投資人也可以進行反向對衝交易,即出售期權者又可購進同期期權,購進者也可再出售,對衝交易可在開首交易失誤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價差損失或保證金損失。投資人還可以為手中已持有的證券保值而買入相應數量的賣方期權;為限定未來購入證券的成本而買入相應份額的買方期權,等等。
認股權證
認股權證(認股證)是指持有人在規定期限內按既定價格和既定數量向發行單位認購指定股票的權益憑證。認股權證作為證券市場一個特殊類型的交易品種,屬金融衍生產品,具有股票期權性質,其流通時間從數星期到數年不等,隨著流通期或購股期到期,認股證即失效,持有人的權利也相應消失。
(一)股本認股權證(配股權證)
認股權證主要有兩大類,股本認股證和備兌認股證。股本認股證由上市公司發行,屬公司增資擴股行為。其認股方法通常是按已持有的股份的一定比例向老股東進行配售,此類認股證又稱為配股權證。當配股不受股東歡迎時,亦可向社會公開發售,但這種新股發售同新設立的公司向社會募股行為一樣,不形成獨立流通的實體,因而不形成作為證券市場投資品種的認股權證範疇。
我國上市公司的配股權證分兩種。一種是可流通股的配股權證,其認購的股票可上市流通,該類權證在深證所稱為“A1權”,代碼為8加上正股代碼的後三位數,上證所代碼為700加上正股代碼的後三位數;另一種是未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的配股權證及“轉配權證”(未流通股配股權證有償轉讓給二級市場該股票的持有人),該類權證在深證所稱為“A2權”,代碼為3加上正股代碼的後三位數,上證所代碼為710加上正股的後三位數。A1權和A2權均有長期和短期之分,短期從一交易周到一交易月不等,長期如寶安權證交易時間為一年,“中意”等A2權在一年以上。
配股權證是我國A股流通市場,特別是深圳股市的熱門品種,其交易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是權證市價通常要高於其理論價格(理論價格=股票市價一該股票配股認股價),而上市前期的價格則遠高於末期的價格;其二投機性極強,常常以驚人的幅度上升下落。配股權證的這些交易特點來源於期權交易的高資本收益與低風險代價之間的不對稱特性。這種不對稱會形成一種杠杆作用:你用2元購入市價為8元的股票的配股權證,當股票市價上漲50%達12元時,權證將上漲200%達6元;當股價下跌50%而失去4元時,權證的極限損失將小於100%,即小於2元。在這裏,股票市價越高,權證市價越低則以小博大的功能就越強,相反,權證市價越接近股票市價;則其投機價值就越低。
(二)備兌認股證
備兌認股證是由股票發行公司之外的機構或公司為集資套現而發行的一種認股權證,所認兌的股票不是新發行的股票,而是已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
發行備兌認股證不是正股公司的行為,不會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它隻是發行者利用正股公司的聲譽和前景來籌資獲利的一種方法。因而備兌認股證性質上更接近於股票看漲期權,在股市看好時,易於為投資人所接受,如1994年5月,港股突然由8300多點飆升上探10000點,一些投資者在追不到正股之餘,便興起了一股搶購藍籌股備兌認股證的熱潮。
發行備兌認股證需要有股票或資產的支持,市場管理機構通常要求備兌權證的發行人必須擁有同一等值的股票或與備兌權證有關的資產,並將該等股票或資產抵押給一名獨立受托人,由受托人代表持有人的利益行事。事實上,例如香港聯交所掛牌的備兌認股證中有過半數未達到這一要求。對多數是私人公司或機構的備兌權證發行人,投資者隻能憑其信譽作投資取向、這使得備兌認股證成為備受爭議的一種衍生金融品種。
1·4證券投資收入的來源
獲取盈利是證券投資的基本目的之一,事實上也是絕大多數投資人的唯一目的。證券投資的盈利有兩個來源:利息和資本增值,資本增值是指投資人所持證券因價格上漲而代表一個較大的價值量。資本增值可分為兩種形態:(1)由市場炒作所推動的證券價格上漲,我們稱之為市場性資本增值,或投機性資本增值;(2)因企業贏利能力提高而形成的證券價格上漲,我們又稱之為公司性資本增值,或投資性資本增值。
利息
證券利息是指一定期限內以現金形式支付的證券投資收益,是債券、基金券和股票的主要收入形式之一。
債券利息的分配通常采取固定利息形式,股票和基金券則有兩種基本的分配形式,即剩餘利息形式和穩定利息形式。股份公司實行剩餘股息分配形式,以投資者追求收入最大化而並不計較股息與資本收益形式差別為概念前提,在此概念下,公司盈餘將先用於滿足最優資本預算所需的資金數額,所餘部分才用作現金紅利。剩餘股息形式使證券投資收入重心偏向資本收益,同時可為投資人減免納稅額(在許多國家,資本收益的所得稅稅率較低或被免征)。但該形式也為一些經營不善的公司逃脫對股東提供回報的義務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