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知名人士(6)(3 / 3)

“應抗”是由應城地區的幾支各派抗日武裝合編的,司令部設在京山縣丁家衝,最初有500多人。成立當月,就連續兩次襲擊日軍,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隊伍擴大到1000多人。1939年3月,“應抗”在公安砦伏擊了日軍的運輸船隊,斃傷日軍20多人,打死了一個日本皇族成員,造成不小的轟動。“五一”前夜,“應抗”在陶鑄指揮下,對日軍占據的雲夢縣城發起猛攻,孫耀華等遊擊隊領導人率先登上城牆,英勇衝殺。遊擊隊全殲守敵,大獲全勝,名震遐邇。然而不久以後,湖北省第三行政專署專員石毓靈在隨縣無故扣押了陶鑄和孫耀華。在第二十二集團軍特種工作總隊副總隊長鄭紹文(中共地下黨員)的周旋下,陶鑄和孫耀華才得以脫身。其後,陶鑄去了延安,孫耀華則在宜昌擔任中國銀行農貸主任,為鄂西黨組織籌措經費。1940年,在中共鄂西北特委張執一的領導下,取得七十七軍軍長何基灃(中共地下黨員)的支持,孫耀華在宜都縣古老背鎮創辦了“七七”棉織人員訓練班,培養了200多抗戰人員。後來,訓練班被迫停辦,孫耀華到廣東、廣西、重慶等地,在銀行界擔任要職,繼續暗中為黨組織提供金融服務,直到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以後,孫耀華在其老師、金陵大學教授章文才的推薦下,曾到陝西武功西北農學院擔任教務長、副教授。1947年受中共南方局張執一指派到上海,任職於行政院輸出入管理委員會,任專員、科長等職務,負責進出口貿易。他結識了不少資本家,如做豬鬃進出口貿易生意的豬鬃大王、中國豬鬃公司的經理周鬆林、副經理宋廉一,新光司麥脫襯衫公司的總經理傅良駿、副總經理王鶯,金城銀行總經理徐國懋,上海紡織廠經理王芹蓀,浙江嘉興華豐、民豐造紙廠的經理竺培農等,其中不少是他在金陵大學的老師和同學。

外表上他和資本家一樣,生活闊綽,出手大方,出入於錦江飯店和百樂門舞廳。他似乎手眼通天,不是坐著各種名牌轎車,就是由警備司令部的車子送回家,家裏掛著蔣介石親手簽名的照片。實際上,孫耀華進行了大量的統戰和策反工作,如掩護中央銀行金融管理局局長李立俠,臨近解放時擺脫特務追捕,將中央銀行金庫的鑰匙交到解放軍手裏;動員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高方、繼任的金融管理局局長林崇墉、經濟研究處處長夏晉熊等留在上海迎接解放;說服新光襯衣廠、華豐、民豐造紙廠、上海紡織廠的老板等人不搬遷。他還去過一次香港,說服金城銀行行長徐國懋,將已經遷往香港的部分工廠又遷回上海。孫耀華還利用得到的情報,通知即將遭逮捕的經濟學家張錫昌及時轉移。

上海解放不久,董必武讓孫耀華協助華東財經委員會主任、上海工商局局長許滌新工作。1949年6月到1950年3月,孫耀華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對外貿易管理局顧問、新經濟學會理事的工作,並且協助上海市軍管會接管中央銀行,將原國民政府的輸出入管理委員會轉辦為華東區對外貿易管理局。這段時間裏,他和許滌新等為恢複和穩定上海的金融市場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3月,因為工作需要,孫耀華調往武漢,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貿易部副部長。當時李先念是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陶鑄是中共華南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張執一是中南軍政委員會統戰部部長,都是他熟悉的老領導。在他們的領導下,孫耀華利用其金融和外貿經驗,為中南6省(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廣東、廣西)2市(武漢、廣州)的經濟建設做出了不懈努力。期間的1951年,為了便於做武漢工商界人士的統戰工作,他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擔任民建武漢市副主任委員。1964年為做知識分子的工作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