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撤銷,成立中南行政委員會,張執一任中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孫耀華任副秘書長,分管日常工作和交際處的對外接待。當時對外接待較多的是蘇聯、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社會主義國家的來賓,接待地點通常在德明飯店(今江漢飯店)。那時時興設家宴款待貴賓,因為國外認為家宴是僅次於國宴的高規格禮遇,表示主人和自己很親密。孫耀華常常在自己家裏設宴招待外賓,因為那時他就住在德明飯店不遠處原法國駐漢領事館的獨院小樓裏,法式房屋很有氣派,院子裏綠樹成蔭,還有很寬闊的草坪和茂盛的鮮花,德明飯店的廚師到家裏做飯也比較方便。他還“借用”市裏一處豪宅,以家宴形式宴請過大名鼎鼎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
霜重葉愈紅
人們對孫耀華最深的印象是,他為人熱情、豪爽,和每一個打交道的人都很親切、隨和,沒有一點架子,甚至和運動隊的門衛師傅都有說有笑。其實,他所來往的人,除了高官,還有不少文化名人,如作家周而複、歌唱家周小燕、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漢劇表演藝術家陳伯華、歌劇表演藝術家王玉珍等等。不論何人,他都親密無間,保持友誼。
“文化大革命”中,孫耀華被批判搞“錦標主義”(其實不過是要求運動員創造好成績)、“物質刺激”(其實不過是對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有所獎勵)、“三名三高”(其實不過是對文體界有貢獻者提升工資級別),被迫從條件較好的住房裏搬出來,還要他掃馬路、運垃圾。對此,他都從容麵對,並且總是告誡子女們要相信共產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麵對逆境,他始終保持鎮靜和樂觀,經常騎著自行車辦事,順帶也鍛煉身體。他常說的是:“我是一塊磚,任憑黨來搬。我是一個兵,永遠為黨拚。”
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的老幹部,他從不“劃清界限”,也不回避,凡是碰到了,都主動打招呼,熱情問候,和過去一樣。造反派曾向他“調查”陶鑄的“叛徒”問題,他態度堅決地對造反派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我沒看見陶鑄叛變,我怎麼能亂說?”
1972年的一天,他在東湖碰見了來武漢治病的作家周而複,不顧有造反派在一旁“陪伴”,他照樣熱情打招呼。1975年,周而複恢複了黨的組織生活,再次來到武漢,孫耀華親自安排周而複住到一個熟悉的朋友家裏,專門住一個十多平方米的房間,讓他安心地也是秘密地創作《上海的早晨》的後續部分。周而複對此終身不忘。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擔任了全國政協第4屆、第5屆委員和湖北省政協第4屆、第5屆副主席(此前為全國政協第3屆委員和湖北省政協第3屆副主席),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積極招商引資,如請李嘉誠為武漢建設長江二橋和新武漢港投資。他繼續關注著中國的體育事業,為體育健兒取得的好成績而歡欣鼓舞。中國女排1982年奪取世界冠軍、中國體育代表團1984年首次參加奧運會,他都把報紙剪下來,交給兒女們保存好。
他對自己的親屬要求很嚴,從不利用職權為他們謀取利益。他的夫人在他分管的外貿部門工作,一直是個副科長;他每天坐小車過江,從沒有順路捎帶過夫人上下班。兒女們也都是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1950年,16歲大女兒執意要參加誌願軍抗美援朝,他毅然將她送上前線。其他兒女也是自己努力工作,沒有沾過他的光,但個個都事業有成。
1988年,孫耀華恢複了中國共產黨黨籍。這一年,他開始了離職休養。
1993年4月25日,孫耀華突發心髒病逝世,享年84歲。(作者:王汗吾)安天榮——“武術美學”榮光天下
安天榮是我國著名武術思想家,國際級武術裁判。被美國傳記協會編輯委員會聘為顧問委員會的終身顧問。北美洲聯合武術學院授予安教授“國際超級武術大師”榮譽稱號。
安天榮教授吉林市人,1961年畢業於東北師大體育係,曾任教於中國江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華僑大學和廣東汕頭大學。他6歲習武,有幸得到十幾位武林宗師的係統傳授和嚴格訓練,習得真傳。使他掌握了中國傳統武術各大門派的精華。1944年先從紅拳名師閻貞篤學藝,打下堅實基礎。1947年閻師回滄州後,得到形意拳大家劉自久先生(形意拳宗師郭雲深之外甥)指點,武功大進。1951年劉師病重,把他托付給秘蹤、八極拳名家原慶春大師,頗得真傳,還曾得霍氏八極拳嫡傳霍慶雲先生十餘年的親身指導。後又向譚吉堂、劉誌清、常振芳、李天驥、王子章、沙國政、郝家俊、馬禮堂、田秀臣、溫敬銘等名家學習查拳、通臂拳、太極拳、燕青拳、八卦掌、形意拳、大翻子拳等內外兩家的拳法。擅長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拳械及十八般武藝。50年代有“一代劍仙”之美譽。尤精八極、秘蹤、形意、八卦、太極及現代競技武術,是現代競技武術的開拓者之一,50年代末曾創出“快、猛、飄、帥”的長拳類套路演練風格,享譽中國武林。安教授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凡他經曆過的武林典故,都能如數家珍,出口成章。他被何福生、馬賢達、成傳銳、張繼修等武林大師稱為“中國武術界的一本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