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銀白:執子之手(4)(1 / 3)

有一天,一早醒來,愛玲哭了起來。她淚流滿麵地告訴賴雅,她夢見一位傑出的中國作家,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雖然這個人她並不認識,但相比之下,她覺得很丟人。愛玲的心情,賴雅是能夠切身體會得到的。愛玲二十幾歲就在上海文壇橫空出世。然而,來美國三年,連連遭到退稿的命運,不得不靠寫一些電影劇本謀生,其心理的落差會有多大啊!

這一刻,賴雅痛下決心,他要帶愛玲搬到大城市去。於是,他們一起向南加州的亨亭頓·哈特福基金會(Huntington Hartford Foundation)提出申請。不久,都獲得了批準。此後不久,賴雅做了一次體格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心髒功能良好,其他器官也正常。烈日炎炎的日子裏,他們的情緒也是高漲的。一種新的生活又將在他們眼前展開。

而這時,隨著時光的推移,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了。在賴雅的麵前,愛玲更多地顯示出了作為東方女性的溫柔嫻雅。每到賴雅的病痛發作時,愛玲就替他按摩以減肌肉的緊張程度。她還常常給賴雅做一些他喜歡吃的中國菜。她感激著賴雅對自己的深深理解和有力支持。

賴雅也越來越離不開愛玲了。有一天,他對愛玲說:“娶到你,是我今生最大的福分。”這時候,不顧愛玲的反對,賴雅執意要立下遺囑,把他的全部財產都留給愛玲。他稱這都是一些無用之物。可事實上,在這些“無用之物”中,收集著他與華萊士·史蒂文斯和貝托爾脫·布萊希特的大量通信。這是有關這次兩位文學大師信件最大的收藏,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賴雅總是弄不清愛玲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因為愛玲和很多中國人一樣,生日習慣以中國農曆為準。這樣,以西方陽曆計算的話,每年的生日就都不相同。這一年,賴雅早早弄清了愛玲1958年的生日應該是10月1日。因此,他特意在日記中記下這個日子來提醒自己。他希望能給愛玲一個快樂的生日。

這一天早晨,初秋的綿綿陰雨下個不停。上午,有一個聯邦調查局的人員來訪,他是來查核有關賴雅所欠債務問題。那人坐在沙發上,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賴雅一邊應付著他,一邊在心裏巴望著他快些走。快到中午時分,那人終於起身告辭。賴雅這才長長鬆了一口氣。

吃中飯後,賴雅拿出前一天準備好的生日蛋糕和一束紅玫瑰送給她。

“親愛的,祝你生日快樂!祝我們的愛情天天美麗!”

愛玲愣了一下,隨即便反應過來了。愛玲從小就缺少家庭的溫暖,生日更是無人問津,連她自己都淡忘了。這幾年來,生活動蕩,顛沛操勞,更是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日。可是,賴雅卻算得那麼準確,記得那麼清楚。這能不讓愛玲感動嗎?

下午,天空放晴朗了。賴雅與愛玲一起到郵局去寄了幾封他寫給遠方好友的信。雨後的秋空,天高氣爽,讓人心曠神怡。棕色、紅色、赤褐色的落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他們踏著滿是落葉的小徑。靜靜地諦聽著大自然季候變遷的神秘旋律,感受著這一份靜謐與安詳的時光。

回到了家,小睡片刻後,他們用了點肉餅、青豆和飯。這都是賴雅親手做的。愛玲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挽著賴雅的手,一起到電影院去看傍晚一場名為《刻不容緩》(No Time for Sergeants)的電影,由艾迪·格裏菲絲(Andy Griffith)主演。他們看得很開心,愛玲都笑出了眼淚。夜雨秋燈,迎著冷瑟瑟的秋風步行回家,夜風吹起了賴雅長長的黑色的風衣。由於受了寒,愛玲微微顫抖了一下。賴雅忙脫下外衣,替她輕輕披上。此情此景,僅用“感激”兩字是無法說清的。回到家裏,他們感到肚子有點餓,就開懷把飯菜暢快地吃了個精光。

臨睡前,愛玲告訴賴雅,這是她38年來最快樂、也是最令人難忘的一個生日!

10月中旬,他們來到了位於南加州的亨亭頓·哈特福基金會報到。在基金會提供的寬敞漂亮的花園般的大房子裏,他們待了半年多時間。從那兒,可以俯瞰整個浩瀚的太平洋。

好萊塢影視城就坐落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上。好萊塢是一個留下賴雅年輕時風流的地方。遙想昔日,賴雅以才華橫溢的青年劇作家的身份,成為諸多名導演的座上賓。好萊塢也曾留下他千金散盡,疏財仗義的好名聲。可是,好萊塢也是一個紙醉金迷、缺乏感情、容易遺忘、讓人傷懷的地方。如今,故地重遊,許多賴雅曾一手提攜過的人,都對他以冷漠相待。

他們到一些時髦的公司裏去,由於囊中羞澀,不能隨意花錢,因此也遭來一些售貨員的輕視。賴雅頗有一些“悔不當初”之感。同時,他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世態炎涼。

亨亭頓·哈佛特文藝營的氣氛比麥克道威爾文藝營要更加輕鬆活躍一些。賴雅還是和以前一樣喜歡社交,熱情好客。吃飯後,他喜歡在大廳中和營友們聊聊天,玩玩小賭注的撲克牌遊戲,以消磨掉一段輕鬆的時光,愛玲還是和以往一樣,不喜歡交際。她常躲在房間裏寫文章或者看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