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附:朱元璋生平大事年表(1)(3 / 3)

六月,布衣儒士葉兌上“千言書”縱論天下大計;察罕帖木兒被部下田豐、王士誠刺殺,其養子王保保承襲兵權。

七月,邵榮、趙繼祖等人謀刺朱元璋,事泄被殺。

十一月,元將王保保攻占益都。

十二月,元惠宗根據察罕帖木兒的彙報,遣戶部尚書張昶等人為使,授朱元璋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之職,元璋未受。

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宋小明王龍鳳九年,1363年) 三十六歲

正月,明玉珍稱帝,國號“大夏”,建元“天統”。

二月,張士誠令呂珍、張士信進攻小明王的安身之地安豐。

三月,朱元璋親率徐達、常遇春等將往援安豐,當時安豐已破,劉福通戰死。朱元璋擊敗呂珍後,將小明王安置在滁州。

四月,陳友諒親率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朱文正率軍頑強抵抗,趙德勝等將戰死;朱元璋的諸暨守將謝再興叛降張士誠。

七月,朱元璋率軍回救洪都,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

八月,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太尉張定邊保護其子陳理逃歸武昌,扶立為帝。

九月,朱元璋回應天,不久即親率大軍圍攻武昌;張士誠自稱“吳王”。

十二月,朱元璋令常遇春率軍圍攻武昌,他自回應天。

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宋小明王龍鳳十年,1364年) 三十七歲

是年,元惠宗與皇太子兩派勢力兩鬥,孛羅帖木兒率軍入大都,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節製天下兵馬。

正月,朱元璋自稱“吳王”,任命李善長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

二月,朱元璋前旆武昌督戰,陳理出降。

四月,朱元璋定商稅“三十稅一”。

七月,徐達、常遇春攻克廬州,左君弼逃遁。

八月,令徐達率師攻略荊州一帶。

九月,徐達克江陵,傅友德克夷陵。

十二月,徐達克辰州,傅友德克衡州;朱元璋遣使致書王保保,與其通好。

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宋小明王龍鳳十一年,1365年) 三十八歲

是年,朱元璋遣使與明玉珍通好;孛羅帖木兒在皇帝父子兩派之間的爭鬥中被殺,王保保被任命為中書左丞相。

正月,常遇春、鄧愈攻克贛州;大都督朱文正獲罪罷官。

二月,元朝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進攻處州,被胡深擊敗。

六月,朱亮祖入福建,與胡深一同攻克崇安、建陽,胡深被陳友定俘殺。

七月,朱元璋再度遣使與王保保通好。

九月,朱元璋設立國子學;元廷任命方國珍為淮南行省左丞相。

十月,徐達、常遇春率師進攻張士誠的江北、淮東之地。

閏十月,徐達、常遇春攻克泰州。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宋小明王龍鳳十二年,1366年) 三十九歲

是年,元將李思齊、張良弼等屯兵關中,不服王保保調度,屢相攻伐。

二月,夏國明玉珍死,其子明羿即位,改元“開熙”。

三月,徐達、馮勝攻克高郵。

四月,朱元璋回濠州故鄉為父母掃墓祭奠。

五月,朱元璋在應天發布《平周檄》,為討伐張士誠造輿論。

七月,朱元璋又一次遣使與王保保通好。

八月,朱元璋令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率大軍圍攻張士誠。

十一月,徐達克湖州,李文忠克杭州。

十二月,廖永忠奉朱元璋之命迎小明王到應天,結果小明王沉船死去。

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吳元年,1367年) 四十歲

是年,元惠宗削去王保保兵權,設置大撫軍院,令皇太子總製天下兵馬。

三月,朱元璋下令設文武科取士。

九月,徐達攻克平江,俘虜張士誠解送應天,死之。

十月,朱元璋遷徙蘇州富民充實濠州;改百官尚右為尚左;命湯和為征南將軍,吳禎為副,攻打方國珍;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率師北伐;命胡美(胡廷瑞)為征南將軍,何文輝為副,攻打陳友定。命楊楊璟、周德興等攻取廣西;命中書省製定律令。

十一月,命廖永忠為征南副將軍,配合湯和攻打方國珍,攻克慶元。

十二月,方國珍降,其官屬被安置於濠州;湯和、廖永忠攻克福州;朱元璋頒行吳律令。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 四十一歲

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立馬氏為皇後,朱標為皇太子。任命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製定衛所製度;湯和等平定福建,俘虜陳友定送京師處死。

二月,朱元璋令廖永忠為征南將軍,朱亮祖為副,由海道攻略廣東;元惠宗削奪王保保爵邑,令禿魯、李思齊討伐之。

三月,命戶部及行省鑄造“洪武通寶”錢。廖永忠師至廣東,元朝廣東大員何真歸降;徐達平定山東和河南汴梁。

四月,徐達、常遇春在洛水之北擊敗王保保之弟脫因帖木兒;馮勝攻克潼關。

五月,朱元璋駕臨汴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廖永忠、朱亮祖攻克梧州。

六月,楊璟、朱亮祖平定廣西。

閏七月,徐達率軍渡河北上,直取大都。元惠宗詔複王保保官爵,令其統兵阻擋明軍;月底,明軍進抵通州,元惠宗率後妃棄大都遁入漠北。

八月,朱元璋下詔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徐達率師進入大都;朱元璋下詔改大都路為北平府;定六部官製;頒布《大赦天下詔》;朱元璋再度至開封,命徐達、常遇春攻略陝西、山西。

十二月,徐達攻克太原,平定山西。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 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