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哨亭裏的毛主席
1940年下半年的一天,女大值日生派我去楊家嶺請朱總司令作報告(事先談妥),我聽了很高興,心想過去聽朱總司令作報告,我坐得遠看不清楚,這次去請他,一定能在近處看清他的容顏。我徒步走到楊家嶺,在山下遇一幹部,我說:“同誌,請問朱總司令在哪裏住?”他指了指半山腰的窯洞,說:“你上去再問問站崗的警衛。”我沿著一條整潔的土坡路上去,走到一個崗亭跟前,往裏一看,裏邊站著一個人正在看報,報紙遮住了他的胸和頭部。我問道:“同誌!朱總司令住在哪個窯洞?”看報的人放下手中的報紙,“呀!是毛主席!”我心中又驚又喜,意外地看到毛主席,趕緊行了個舉手禮,並說:“毛主席好!”毛主席笑著,看著我,他看到我領角上別著女大的校徽,說:“你是女大的學生?”我應“是”,並說:“我是來請總司令到女大作報告的。”毛主席用手指了指朱總住的那排窯洞,又問:“你是不是丁玲的妹妹?”我說:“不是。”毛主席笑了。我又向主席敬個禮,便向著主席手指的山坡走去。可心裏還在深深地回想著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竟這麼平易近人、親切、隨和。
還有一次見到毛主席,是在女大校門口。這天,我手持日式三八槍在校門口站崗,遠遠看到毛主席那英武的身姿和隨後一行人向學校走來,我又高興又緊張,為了向毛主席敬禮,我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我持槍不會敬禮,忙把槍靠在門牆上,緊張地向主席行了個舉手禮。主席笑了,他慢步走到我跟前親切和藹地說:“持槍敬禮動作要這樣做,不是放下槍。”邊說邊拿起槍做示範動作。他挺直胸膛,兩腿並攏立正,左手持槍,右手向左打彎扶住槍上身,炯炯有神的目光直射前方。我全神貫注地看著每一個動作和細節,牢記在心中。我感到無比幸運,我又一次見到毛主席,並能親自得到毛主席親切的、循循善誘的誨人不倦的教導……
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
女大除了規定的時間上課和集體活動之外,課餘活動保證個人的愛好,自由選擇,充分調動每個學員的積極性。
學校有俄語、日語、世界語、速記等課目。我喜愛唱歌,所以就到校對麵大砭溝文化俱樂部報名學唱歌,參加歌詠組。每周星期天集合練習,有時也請老師教練聲講樂理,教簡譜,也參加了《黃河大合唱》的排練和演出。演唱《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指揮的,渾厚、雄壯的歌聲,百十人龐大的歌詠隊伍,熱烈鼓掌的觀眾,至今激動不已。
1940年過年,我們四班寫了個拜年詞,套用陝北民歌調,班上選了幾個同學去給各班拜年,我被選中。每到一個班唱完後,都得到她們熱烈歡迎和親切的擁抱。晚上開全校聯歡會,唱歌的,唱秦腔的,唱京戲的,跳舞的,熱鬧非凡。我回窯洞後激動得久久不能入眠。
艱苦中磨煉意誌
1939年秋收的情景,時時浮現在眼前。我們上山收穀子,沒有工具,隻好用手掐穀穗。沒有工具裝穀穗,把上衣縫起來,用洗幹淨的褲子裝,然後背起衣褲,抱著兩隻袖子,或是抱著兩條褲腿,飛跑下山,好似天上各路仙女下凡,飄飄落下。
女同學的心比較細,生活上處處勤儉節約,能節省就省,沒有肥皂了,衣服怎麼洗?就是有肥皂,我們也沒錢買。為了節約錢,我們發現延安肥皂廠排出的廢渣就收回來用。廢渣雖黑,但洗的衣物卻很白,很幹淨,我們稱它是“黑肥皂”。沒牙膏,用鹽來代替,沒鞋穿,打草鞋。生活苦,卻朝氣蓬勃,歡聲笑語,大家爭著為同學解決困難,已蔚然成風。我幼年跟母親學會了一手針線活,我為同學們縫製棉衣袖子(發的是半成品),同學把左袖上到右邊,右袖上到左邊,拆下來我再重縫。我編的草鞋,頗受讚揚,我將毛衣袖子上的毛線穿在鞋扣裏顯得新穎別致,她們紛紛向我學習,打草鞋,找我要毛線,使我的一件舊毛衣成了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