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延安保小當教員(2 / 2)

時光流逝,現在已經60多年了,回憶那一段的生活、工作、學習、勞動,許多事曆曆在目。1944年我被學校推選為模範教師,參加陝甘寧邊區政府召開的勞模大會,幸福地聆聽了毛主席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我之所以能得到這個光榮稱號,原因很多。

首先是師生平等,友愛相處,親如手足。正像解放軍裏官兵一致的革命傳統一樣,我們朝夕相處,平等相待,沒有鴻溝。教師都是從外地來延安參加革命的知識青年,都把學校當家,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猶如兄弟姐妹。孩子們的父母在前方流血犧牲,他們將子女交給學校,我們要以愛護他們子女的實際行動表示敬仰他們、支援他們。學生的父母都不在眼前,他們把老師當作親人,把學校當作溫馨的家,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同誌式的階級友愛的感情。

我們大多數教師都是未婚青年,既無家庭牽掛,又無生活顧慮,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獻給工作、獻給孩子,想方設法把孩子培養教育好,盡職盡責,甚至將結婚、找對象都放在腦後,一再推遲,一直到年近三十,才隨軍南下,離開學校和孩子們。

級任教師特別注意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思想開朗了,才能接受教育。一個班的學生,有的進步快,有的慢。對成績差的後進學生要查其根源,如貪玩,對學習沒興趣,腦子遲鈍,不用腦子,有的生活邋遢,歪戴帽,倒拖帽,做鬼臉,同學嫌棄他,不和他玩,孤立他,使他越來表現越壞,這就必須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個別談話,在作文或日記本批字啟發他,身體力行地替他正衣帽,親自動手補衣服,曬尿被等,絕不當麵嗬責,保護學生自尊心,循循善誘,要其自尊自愛,直到改正。

級任教師要具備“五心”:有愛心,用高尚的感情來塑造他、感化他;從身體到思想、品德、學習、勞動多方麵關心愛護他,建立感情,有了感情才能接受意見;誠心誠意,不能敷衍塞責、虛偽應付;細心觀察他的各方麵表現,才能找出原因,采取對策;對學生不能急於求成,要耐心等待,反複教導。

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教學相長。學生是我們的群眾,他們對教師也會從多方麵觀察,教師不可能是個完人,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他們也會大膽地提出來,不能隻聽學生對我們尊崇的一麵,他們對我們的建議或批評,同樣要聽取,在周會上同樣要做自我批評,才能取得在學生中的威信。

陝甘寧邊區延安幹部子弟學校是黨創辦的一所供給製幹部子弟小學,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艱苦的歲月,有許多優良的革命傳統,有許多辦學經驗,有許多好的教育方法。我們曾經出了一本書:《中華魂——搖籃與熔爐》。許多同學從學校各個方麵以及親身經曆的事實加以記載和闡述,他們生動地真實地再現當時的師生關係,直到現在他們也未忘記那種階級情、同誌愛,一提到保小當時的情景,就回味無窮。50多年來,我們的國家在黨的領導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學們經過升學深造、專業培養、出國留學、工作戰鬥,出現了許多傑出人物,他們有的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國家建設事業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有的成了專家學者,有的做了領導,有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辛勤工作,貢獻著自己的一切。原來的教師大多都已到耄耋之年,那時的學生都也年至花甲,逐步退離工作崗位,但他們隻要相遇,一說延安保小出來的,都相親如故。有的還經常聯係、書信來往,互相勉勵鼓舞,發揮餘熱,保持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