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青山有真情(1 / 3)

吳麗霞

有人題贈伍真:情真、意真、言真、行真、理真,俱此五真,其人乃真。我就想,怎樣的伍真?又是怎樣的五真?當我又看到:近幾年,她應邀給十多萬青少年作革命傳統教育報告200多次;建國後,她先後任北京某小學校長、北京女六中校長、北京市教師進修學院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師範學院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革命60多年;便對她產生了既尊敬又尊重的感情來。

然而,當我拿起她的照片時,卻怔住了,她中等個,稍微見胖,留齊耳短發,兩鬢已經斑白,穿一件土褐色毛衣,臉上露出親切的笑容,全然是一位平凡樸實而又慈祥善良的老媽媽。她已經70多歲了,我卻從她的臉上和眼睛裏看到了昭示春天和未來的青春氣息。

影片《啊,搖籃》裏麵有不少延安保育院的情節,就是以伍老為藝術原型、根據伍老的親身經曆改編的。她是一位偉大的中國傳統的母性形象。她一輩子獻身教育事業,將偉大的母愛無私地給了她遇到的每一個孩子。“文化大革命”時期,沒人敢問“彭羅陸楊”的後代,伍老卻收留了他們,讓他們在自家過年過節。劉少奇被定為“一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他們的孩子無家可歸,伍真的家裏便成了他們的避難所。她還為孤兒寡母找到溫暖的依靠,幫助有情人終成眷屬,教育失足青少年改邪歸正,替遭遇坎坷的同誌排憂解難。她是從延安走出來的“延安女性”。

掙脫封建婚姻,踏上革命征途

正在女師讀書的伍真幾次跟在四舅溫鴻儒的身後吵著嚷著要去延安。她對延安已向往了好久,盼望了好久。早在1933年,日寇已對中國開始了大麵積的侵略,人民受難,國土淪喪,麵對蔣介石的真反共、假抗日,血氣方剛鬥誌昂揚的愛國青年已憤然而起滿懷憂慮地尋找著救國的革命大道。

正在讀大學的溫鴻儒,此刻正在大哥溫良儒的暗中默許和支持下,要和嚴克倫等同學毅然奔赴延安。

伍真住在二舅溫重儒的家裏,經常去大舅家。大舅當時是胡宗南手下的一名官員,家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天性聰穎的伍真已從他們異常的神色中感覺到時局的緊張。終於,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全省各地的抗日救亡運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伍真和她的同學孫世溢毅然加入了人數眾多的抗日救亡隊伍,在各個地方發表演說,揭露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叛國投降主義政策,宣傳張楊二將軍提出的“八項救國主張”,並到處貼標語、喊口號、散發傳單。

經過了幾天幾夜的示威遊行,伍真對中國的革命和時局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她得到了一次身心改變的機會。特別是周副主席在二中廣場作的抗日救國報告,給她的印象極深,她是擠在隊伍最前麵的,周副主席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慷慨激昂的言談話語把她帶入另一個天地。蕭軍的《八月鄉村》、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使她產生了對革命無比強烈的憧憬和向往。1937年春,她便和羅秀雲等同學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幾個月過去了,伍真已經漸漸成熟,她的組織才能和領導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學生中積極開展救亡活動,先後聯係西安一中、二中、女中、女師等30多名同學打著“抗日救亡宣傳隊”的旗號從西安出發,準備奔向革命聖地延安。並在西安到鹹陽沿途的各個城市和農村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救亡宣傳演出,並教群眾唱革命歌曲。他們一路闖關越卡冒著生命危險終於來到了雲陽鎮安吳堡的青訓班——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迎接全國各地青年投奔延安的門戶。胡喬木主任和馮文彬副主任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青訓班設在一個大廟裏。白天由胡喬木和馮文彬二人輪流講課,給他們灌輸新的革命血漿,提高他們的革命素質。馮文彬講抗日救國,胡喬木講全國統一戰線,進行愛國思想教育。晚上睡大廟,鋪穀草,枕磚頭,早晚喝小米粥,會餐吃饅頭。艱苦的生活條件對大城市來的學生可想而知,大家卻吃得香、睡得甜,因為他們都深深感覺到革命大家庭的溫暖和精神生活的充實,並且認識到要實現抗日救國的可貴理想,不僅需要滿腔的熱情,而且要拋頭顱、灑熱血。去延安的路,遙遠而艱辛險惡,他們的決心沒有動搖。小溪彙大江,兩個月以後,由800多名青年組成的革命隊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走向延安的征途。

如果說,這是伍真投入革命的第二步,那麼,反對農村世俗婚姻、擺脫封建枷鎖便是她走向輝煌人生的第一步。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又一次掀起抗日熱潮。胡宗南部隊29團團長李友於在一次戰鬥中負傷了,大舅溫良儒奉命為他舉行了一次慶功大會,全家人都去了。

李友於是扶風一個大地主的兒子。他的哥哥李治於是西大的學生,白白淨淨,留一中分頭,穿一身筆挺的西裝,打一玫瑰紅領帶,火箭式皮鞋擦得鋥亮鋥亮,言談舉止,瀟灑大方,真可謂風流倜儻,一表人才。會上,受到溫良儒的格外注意。“治於,你多大年紀了?”“年方二十。”“有無妻室?”“還沒有。”大舅問得言簡意賅,治於答得幹淨利落。

稍後,他和家人稍作商量便說道:“治於,我有個外甥女清蓮,今年十七,聰明靈秀,善良賢惠又知書達理,我想安排她與你們家人見見麵。你看如何?”治於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心想:“清蓮,不就是女中300人中考第十名的女秀才嗎,聽同學說過,長得挺標致,幾個舅舅都有頭有臉。”治於心中一陣驚喜,立即便與父母作一通告,一樁婚事便如此輕易地包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