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解讀悲鴻(1)(1 / 2)

央視大型紀錄片《百年巨匠》從策劃、腳本論證到拍攝采訪和後期製作完成後播出,曆時將近一年零三個月。因為那個特殊的百年,也因為這些成就非凡的巨匠,許多特殊的緣分彙集到了一起。我們有幸采訪到了許多文化藝術界的專家、學者、美術評論家和畫家。對於徐悲鴻,他們每一位都說出了自己多年研究思考之後的解讀,這不僅對於我們這些電視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更是激勵觀眾讀者最理性的聲音。

關於徐悲鴻的紀錄片和書籍也許已經有了不少,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紀錄片係列或一套書刊將徐悲鴻和包括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林風眠、潘天壽、關山月、傅抱石、劉海粟、吳作人、李可染、李苦禪在內的同時代藝術巨匠彙集在一起作為一個係列,從一個縱橫時空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美術史的發展曆程。這些大師,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是響當當的,他們的畫作和藝術理念推動著曆史,也影響著後世。而他們的巔峰時刻幾乎都圍繞著20世紀初的中國,這個風起雲湧的百年。這不禁讓今天的我們感歎,真是時勢造英雄,何以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和平年代,反而難以產生大師級的人物了呢?

央視大型紀錄片《百年巨匠》從策劃、腳本論證到拍攝采訪和後期製作完成後播出,曆時將近一年零三個月。因為那個特殊的百年,也因為這些成就非凡的巨匠,許多特殊的緣分彙集到了一起。我們有幸采訪到了許多文化藝術界的專家、學者、美術評論家和畫家。對於徐悲鴻,他們每一位都說出了自己多年研究思考之後的解讀,這不僅對於我們這些電視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更是激勵觀眾、讀者最理性的聲音。

徐悲鴻雖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影響力卻延續至今。

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劉曦林在接受我們采訪時說:“他(徐悲鴻)本人的魅力,以及他的藝術作品對於青年人的影響,對於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的影響,都通過他的友人和學生傳遞了出來。”

的確,徐悲鴻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而他的學生,很多都在日後成為了著名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們繼承恩師的衣缽,分布到全國各地,推進寫實主義繪畫的精神,影響了中國大江南北的美術教學。

劉曦林寫過很多研究中國美術史的著作,身患喉疾的他在我們的鏡頭前講了兩三個小時,顧不上喝一口水。他係統地向我們介紹了徐悲鴻在中國美術教育方麵的影響:“比方說,蔣兆和與徐悲鴻就是亦師亦友的關係。1949年後,蔣兆和是中央美術學院人物科的主任,他在中國畫的教學上調整了徐悲鴻的教學體係,以白描為基礎,適當地吸收西洋素描的科學因素,來充實中國人物畫的表現能力。實際上是沿著徐悲鴻的這個體係往前演化了,對傳統有進一步的尊重。

今天人物畫的成就離不開徐悲鴻和徐悲鴻這個體係,離不開徐蔣體係對中國人物畫的影響。每個人都經過嚴格的素描訓練,你說哪個人物畫家沒學過素描?但是最後問題的反思也從他們反思開始,也從他們曾經忽略過的臨摹功夫來算起,所以他們後來都補充了臨摹課,補充對傳統的傳承這部分。徐悲鴻重視傳統,但是臨摹課的數量在當時受到了局限。越是到了新時期越是體悟到這一點,我們如何去開放地吸收西洋畫的長處,又堅守中國畫的民族本色,國學在中國畫的造型裏邊所體現出來的書法的問題、文人畫的修養問題,如何在人物畫中得到體現?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來講,他的影響是世界性的。我們對他的長處的吸取和把握,對他所曾經遇到問題的反思,都離不開他們的教學原則,和他們曾經走過的曲折的道路,或者離不開他們的經驗和教訓。所以這個影響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