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走進聖城(1 / 3)

1997年2月8日,當我聽到慈母去世的噩耗從故鄉傳來,倍感人間喪母的淒涼,麵對一天一天的生活,已經自感勢力單薄和不堪一擊,很理解孔子說的“生死亦大矣!”及古人又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感覺。

事到如今,替母親的一切盡孝都是白費工夫了。便想到了替母親代朝的念頭。便於1998年先自己朝覲,豎年再為母親代朝的決心。

1998年,準備走進聖城朝覲時,恰好在沙特吉達機場碰見了甘肅朝覲團,裏麵有幾位熟友。便隨團朝覲,朝覲團已有數位來自臨夏的老哈吉,一位姓楊,一位姓馬的,都已是幾次的哈吉了,便以他們為師,去學習朝覲的知識,尤其是關於禁寺和麥加城的曆史。

也感謝這位來自臨夏廣河縣姓馬的哈吉,他已朝覲過幾次了,關於朝覲的意義和曆史故事,像在禁寺裏聖人穆罕默德祈禱過的11處地方,聖妻海蒂徹的故事,穆聖出生的地方,聖妻海蒂徹的墳墓陵園,滲滲泉的故事,他如數家珍的述說使我增長了不少見聞。後來,我也專門請他帶我去麥加的聖妻陵園和降《古蘭經》的努爾山上去,而當我請他用筆寫一下麥加各處的名勝古跡以便記錄時,突然他講,他沒念過書,不會寫一字,他隻能口述,曆史、人物,他心裏都知道,但不會寫。我一直驚訝著,其口述知識好像很嫻熟,也戲數他,“你若是念了大書,現在肯定是大學的教授了。”後來一直記憶著他的口述故事和知識。

記得在低沉的一直祈求的禱告聲中,我們走進了聖城,而我一直跟隨著從臨夏廣河縣祁家集來的楊哈吉,他的口才也很好,已朝過幾次覲了。在賓館裏,放下行李後,一行十多人便隨著楊老哈吉奔向禁寺——天房。記得傍晚,我們一行十多人穿著戒衣,一路呼喊著“安拉乎艾克白勒,安拉乎艾克白勒,克比蘭——萬能的主啊,我們是追隨著主的命令來朝覲。”

平生第一次看到天房,內心震驚,七圈的巡禮天房後,又禮拜。記得宗教知識多的楊老哈吉說,到了天房這裏,禮拜時頭不要低下,而是麵對天房。平常低首禮拜仍是在天房以外的地方,因為看不到天房才這樣。

在天房旁邊有易卜拉欣聖人修建天房時留下來的腳印,後麵不遠處是滲滲泉,是聖妻哈澤爾留下的,此後的幾趟朝覲中已發現滲滲泉已被水泥板覆蓋住了。

天房旁是賽法麥爾臥兩處小山,在《古蘭經》中這樣提到,“賽法麥爾臥其兩山確實是真主顯示的奇跡,凡旅遊於此的人無妨在此地多多禱告”。

底樓的賽法麥爾臥兩山處,朝覲期間,200多萬人聚集處,非常擁擠,幾乎是人挨著人,一步一步地緩慢行走,後又上到二樓三樓,情形稍微好一些。

天房,南北有12米,東西10米,高度為15米。天房旁邊的海推拿,據說是修天房剩下的,原屬天房的範圍,上有金槽流水處,這都是聖人以前祈禱過的地方。克爾白的金門用了純金286公斤。整個禁寺,目前有64道門,其中正門阿布都阿齊茲國王門,旁邊也有著名的和平門、副朝門等,禁寺內外可一次容納近百萬人。

朝覲的月份是伊曆10月、11月和12月,真正朝覲的日期是12月8日或12日,其中遊往阿拉法特山是最關鍵的。聖人穆罕默德講過:“朝覲的心髒便是阿拉法特山。”阿拉法特山距離麥加25公裏。

朝覲開始舉意後,穿上戒衣,前往米那山小住一宿,第二天前往阿拉法特山,夜幕前正如《古蘭經》上講的:“你們成群結隊的從阿拉法特山上出發。”到了穆茲代裏法小住在這裏。《古蘭經》上又這樣講到:“你們朝覲到了戒關,可要多多的紀念真主。”晨禮後,前往米那打石後便開戒,脫去戒衣,理發。此後,再去天房巡遊。此日,便是朝覲節,又稱為“哈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