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讀到日本的地理概況時,才知道日本國土麵積33萬平方公裏,人口卻有2億多。其人口密度遠遠超過中國。日本又是自然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幾乎日常用的石油、礦產資源,包括食品都依賴進口,日本國的礦資源稀少得很,除了硫磺和一些銅礦外。在外交關係上,正是由於日本的經濟基本依賴進口,就決定了隻能奉行有名的“日本式外交主義”,這就是誰也不惹,隨大流的國際關係。和中國不一樣,日本自從被列強用槍炮打開國門後,便開始了成功的工業革命和明治維新。
甲午海戰,中國打了敗仗,自此後日本又悍然入侵中國,南京大屠殺,重慶轟炸,北京慘案,日本人殺害中國人這麼多?日本人又攻占南洋諸國,屠殺華人。可是現代日本的教科書隻字不提戰爭罪行,有的還否認,難道從遙遠的日本入侵到中國,這些能否認嗎?
從文明曆史上,日本人源於中國,自秦始皇派遣徐貞到東瀛采長生不老藥,日本人就是中國人的後代,且“日本”兩個字也百分之百是中文之意,再不要說日本的城市、河流、姓氏、習俗、文化、衣飾都是清一色從中國進口的,日本番文又是唐文的衍假字。日本的首都東京和西安(前為長安或西京)、北京、南京融合為東南西北一體。唐代的“和服”仍然流行著。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詩人名字在日本家喻戶曉。李白寫的《哭晁卿》,“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在文化上中國是日本的恩人和宗源。在曆史上,日本人又是中國人的罪人。在宗源、曆史、文化、語言,中國是日本的祖宗,那些仁、義、禮、智、信,日本學得很多,但很難想象,碰到利益,日本人的彬彬有禮,變的那樣虛假和矯作,殺人不眨眼。他的“將恩不報反為仇”可殺害自己的祖宗同胞,對他們的禮節我也就一直表示懷疑了。
在二戰後期,由美軍投向長崎廣島的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人嚐到了真正的懲罰,也就是惡有惡報。美軍沒有選擇轟炸日本人口居多和文明建築居多的首都東京,而是選擇性地懲罰了兩個偏遠的軍工城市,日本也嚐到了“強中自有強中手”的教訓。長崎和廣島人類唯一受原子彈轟炸的地方,才致使天皇害怕,宮廷內避開軍方少壯派的幹擾,宣布投降,結束戰爭。日本天皇接受投降後,迅速接受了本國的民主議會製,天皇稱號保留,但政治體製已全盤西化了。
建立了民主體係的日本,工業和科技製造業已成為世界一流的,目前日本人的收入已邁3萬美金,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雖然國家有些鬧民族情緒,有“抵製日貨”的運動,但日本的產品無論是電子產品“鬆下”“佳美”“田野”電視機、複印機、電腦、攝影機,還是汽車、精密機械、精密儀器已成了質量的象征,其他國的產品無論怎樣做,質量上是造不出來的,造出來也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