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金屬與健康(二)(3 / 3)

成年人每天一般需要鉬115到0.3毫克。由於鉬在食物中較廣泛地存在,如小麥、豆類、豬由、牛奶、蛋類、烽蜜中都含有鉬,再加上人體對鉬的需要量極微,因而一般不會缺鉬,有些人缺鉬,除了要考慮環境或飲食中的因素外,還需注意人體本身對鉬的吸收和利用。例如,胃腸功能紊亂而造成缺鉬的患者,應在補充含鉬飲食的同時,加強對原發疾病及其病因的治療。對缺鉬的病人來說,目前尚無其正的鉬藥應用。所以,除改變地理環境,施鉬肥外,可以多喝點牛奶,它是鉬的重要來?。還可以吃些異地蔬菜、糧食,以調節人體中鉬的含量。當然,多吃點含鉬豐富的胡蘿卜、蘿卜、白萊、土豆等蔬菜,是既方便又經濟的辦法。

職業性鉛中毒的防治

鉛是一種柔軟呈灰白色的重金屬。熔點為32710,沸點為1525力。當加熱至400~500力時就能逸散出相當量的鉛煙霧。

目前我國煉鉛生產中的鉛煙塵濃度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數倍至幾十倍。因此職業性鉛中毒的危害應引起重視。

鉛在生產條件下主要以粉塵、煙霧或蒸汽形態經呼吸道進入人體。若在作業場所進食、吸煙或攝取被鉛汙染的食物時,鉛亦可經消化道進入人體。鉛被吸收後在血液內以二鹽基磷酸鉛、甘油磷酸化合物或蛋白質化合物的膠體物(或遊離物)的形態而循環。鉛主要對人體血液係統、神經係統和消化係統有毒性作用。例如,鉛對血液係統會引起卟啉代謝的紊亂。因為鉛可以抑製結合酶的活性,幹擾原卟啉與亞鐵結合為血紅素,影響血紅蛋白合成。鉛可以使機體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製的平衡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神經係統症狀。鉛可使人體肌肉內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受阻而導致鉛性癱瘓,鉛還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和致癌的遠期生物效應。

鉛中毒的臨床表現按病程快慢可分兩類。一是急性中毒,主要以瞬時大劑量鉛進入人體內所致,其症狀表現為口內有金屬味,流涎、惡心、嘔吐、陣發性腹疼、便秘或腹瀉。重者可出現抽搐、癱瘓、昏迷、循環衰竭。這種急性中毒在目前生產條件下已少見,但是慢性中毒急性發作的病例仍累見。二是慢性中毒。按其病情程度又可分四種:①鉛吸收:患者僅有尿鉛增高。有些患者並可出現齒齦鉛線、尿卟啉陰性,紅細胞內鋅原卟啉值增加,以及點彩及鹼性凝集細胞增高,但無臨床表現。②輕度中毒:除具有鉛吸收的特征外,還伴有頭暈、頭痛、疲乏、無力、易怒、煩躁、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綜合症和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部分病例呈鉛條痛症狀。③中度中毒:除具有輕度中毒的臨床症狀外,還出現明顯的腹痛或出現周圍神經炎、腕的伸肌無力,肝腫大,輕度貧血。④重度中毒:除具有中度中毒的表現外,還出現鉛中毒性癱瘓、中毒性腦病,少數病例可出現腎髒損害。

鉛中毒的治療:急性中毒時,應立即應用鈣製劑,如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從靜脈注入,每日1~2次,持續2~3天,待症狀緩解後,可考慮進行驅鉛治療。慢性中毒時可進行驅鉛治療,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鈣,每日1克溶於250毫升葡萄糖溶液內緩慢靜脈滴注,或用二巰基丁二酸鈉每日1次,每次1克溶於40毫升生理鹽水內從靜脈注射,連續3天為一療程。同時,以對症和強狀療法輔以治療。

鉛中毒的預防:①改進生產工藝,采用密閉化、自動化的生產設備裝置,加強通風過濾防護設施,減低生產場所及周圍環境的鉛煙塵的汙染程度。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細心維護安全防護設備,及時控製防護設備的過負荷、故障及產生冒漏的隱患,防止工人接觸過量鉛煙塵的可能性。③改進個體防護用品,合理選用防鉛煙塵口罩,堅持進入鉛作業區配戴口罩的製度,減少鉛煙塵進入體內。④加強個人衛生教育與醫療監督措施,嚴禁在生產場所進食、吸煙,班後應沐浴更衣,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做到早期發現中毒並及時治療。

來自金屬罐頭的汙染

罐頭食品從上個世紀初誕生以來,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目前世界罐頭產量達4000萬噸,可見食用相當普遍。但另一方麵,人們一直關心著食用罐頭食品是否會導致攝入過多的金屬元素,對健康帶來不利。關於這個問題,早年美國科學家施羅德就指出過。隨著科學上對微量元素的認識的日益加深,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越來越明確了。

據報道,加納的一種錫合金罐裝煉乳,在貨架上擱了10個月後,溶進奶品中的錫竟達每升100毫克之多。而錫已被認為是一種具有中等毒性的金屬。它主要積聚在心髒和腸道中,並妨礙人體對鋅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國外還曾報道,有一種廉價的鍍鋅罐頭,由於鍍鋅時往往作有鎘汙染,致使其中的鎘含量高達1.5%,成為危險的鎘汙染源。另外,許多種金屬罐頭均可成為碲元素的來?。因為碲這種非金屬元素常與銅、鉛、銀等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在食物上造成汙染。有人計算過,以罐頭刀開罐時撒下的金屬末足有8毫克之多,而碲大約占8微克。

不少廠家為了使罐頭密封可靠,使用了鉛焊。結果使罐頭裏的果汁遭受到嚴重的鉛汙染。

鋁元素也被證實與人的過早衰老有關。至於目前應用日趨廣泛的鉬罐頭是否會成為增加鋁攝入的來源,看來還有待作進一步的審核。

不過,罐頭中也有無金屬汙染和保鮮良好的佼佼者,這就是玻璃瓶罐頭。上溯至1804年,罐頭食品的發明者一一法國人阿帕特創製的世界上第一隻罐頭就是玻璃瓶罐頭。並由於保鮮效果卓著而獲得了拿破侖的重賞。直到目前,據香港一份關於食品包裝的調查資料表明,玻璃瓶罐頭尤其是玻璃瓶裝奶品仍深受顧客歡迎。人們還可以通過透明的玻璃,看清楚裏麵的奶類是否變質。據報道,荷蘭出產的馳名的蘑菇加工品中,亦以玻璃瓶裝的片蘑罐頭最為暢銷,並在歐洲各國的消費者中享有盛譽。

看來,有朝一日,古老的玻璃瓶罐頭會重新受到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