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2 / 2)

項羽率軍進入關中,此時鹹陽已被劉邦攻克,秦王也已投降,秦朝滅亡了。項羽軍力強大,劉邦不得不暫時臣服。項羽大封諸侯,並自稱“西楚霸王”,然後率軍東歸。

劉邦也有爭天下的雄心,他被封到漢中,後趁項羽與其他諸侯混戰之機,暗渡陳倉,攻擊楚軍。從此,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一直占有優勢,勝多敗少。但他剛愎自用,聽不得正確的建議,致使許多得力的將領、有才幹的人紛紛投奔劉邦;且殘忍好殺,經常破地屠城,失掉了老百姓的支持;而劉邦則善待百姓,知人善任,集大家的智慧對付項羽一人之智,勝敗之勢終於逆轉。公元前202年,劉邦調集韓信、英布、彭越幾路大軍,十麵埋伏,終於在垓下將項羽圍困住。項羽帶領800騎兵突出重圍,後隻剩28騎。眼見追兵幾千人將至,他預感到難以逃脫,大勢已去,對手下人說:“我起兵八年,身經70多戰,戰無不勝,於是稱霸天下。今天被困於此,這是天意呀!但是我要在死之前,再連勝劉邦的漢軍三次,為你們突圍殺出一條血路!也讓天下人知道這是天要亡我,並不是我打不贏的罪過啊。”於是他把28個人分成四隊向四個方向衝去,項羽又經過一番惡鬥,憑著勇猛,向東退到了烏江。

烏江亭長聽說項羽兵敗,早已駕一艘船靠在江邊,等著項羽,好帶他過江。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有千裏土地,幾十萬人口,足夠做稱王的資本。這裏隻有我這一艘船,漢軍到了,是無法渡江的,大王快上船吧。”

項羽笑道:“天要我死,我為什麼要渡江逃命呢?”他語調隨之變得悲涼,“當年江東八千子弟跟著我出來打天下,現在卻沒有一個人活著回去……縱使江東父老可憐我而尊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麵見他們呢?”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典故“無顏見江東父老”。

項羽拒絕了烏江亭長的好意,把烏騅馬送給了他,然後徒步殺敵,身受重傷。他對漢軍大喊道:“我聽說劉邦用千金和萬戶侯來買我的人頭,我就成全你們吧!”然後自刎而死。

南宋大詞人李清照《夏日絕句》讚道:“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雖然項羽的結局是悲劇的,但他的英雄氣概卻輝映千秋,甚至超過了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