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圍魏救趙的軍事家孫臏(1 / 2)

孫臏是山東甄城人,兵聖孫武的後代,是戰國中期的著名軍事家,以“圍魏救趙”的經典戰例名垂千古。

孫臏幼時父母雙亡,叔父孫喬將他撫養成人。或許是家學淵源之故,孫臏對行軍布陣極感興趣。長大後,便拜在齊國隱居的鬼穀子為師,潛心學習兵法。鬼穀子是一位著名隱士,精通兵學和縱橫學。他的弟子很多,其中有一位學習成績很突出的龐涓,與孫臏結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誼。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再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於是龐涓一個人先走了。臨行,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也不枉來一回人世。”兩人長時緊握雙手,最後灑淚而別。

龐涓到了魏國,見到魏王。魏王問他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等方麵的才能、見識。龐涓傾盡胸中所有;滔滔不絕地講了很長時間,並保證說:“若用我為大將,則六國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隨心所欲統兵橫行天下,戰必勝,攻必克,魏國則必成為七國之首,乃至最終兼並其餘六國!”魏王聽了,很興奮,便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確有本領,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連連得勝,使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紮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誠摯正派,又把秘不傳人的孫子兵法十三篇細細地讓他學習、領會,因此,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有一天,從山下來了魏國大臣,禮節周全、禮物豐厚,代表魏王迎取孫臏下山。孫臏以為是學弟龐涓以魏玉名義請他共創大業,很高興兩人的情誼並沒有失去。請孫臏到魏國,並非出於龐涓的推薦,而是一個了解孫臏才能的人向魏王講述後,魏王自己決定的。

魏王愛慕孫臏的才學,要他當副軍師,和龐涓分掌兵權。龐涓怕孫臏分他的兵權,忙說:“臣與孫臏,同窗結義,孫臏是臣的兄長,怎麼能屈居副職、在我之下?不如先拜為客卿,待建立功績、獲得國人尊敬後,直接封為軍師。那時,我願讓位,甘居孫臏之下。”

龐涓得知鬼穀子先生將“孫子兵法”秘授給了孫臏,便用種種詭計哄騙孫臏將兵法傳給他。孫臏為人誠實,很受魏王的欣賞,龐涓便更加恐懼,怕失掉權力,於是模仿孫臏的字跡寫成孫臏私通齊國的書信,使魏王生氣而起了殺心。龐涓因沒得到“孫子兵法”,忙勸魏王:“殺了孫臏,恐怕天下有才能的人會議論您。不如弄殘他的雙腿,讓他終生不能返回齊國。這樣,既免去殺賢才的責任,又將他變為廢人,不是很好嗎?”魏玉同意。於是,龐涓派人抓住孫臏,剔去了他雙腿的膝蓋骨,又假意悲痛,說大王聽信讒言定要這樣做,他阻止不了。孫臏不知是假,很感激龐涓的活命之恩。

孫臏病腿還沒好,就準備憑記憶為龐涓寫出“孫子兵法”。龐涓著急得到兵書,再三催促,引起了孫臏的疑心。孫臏於是很誠懇地接待來催書的人,催書的人很感動,就把廢涓的陰謀告訴了孫臏。孫臏十分悲憤,決計脫身後向龐涓報仇。第二天孫臏開始裝瘋,甚至睡到豬圈裏,吃豬糞。龐涓不久就信以為真了。

後來齊國使臣出使魏國,知道孫臏在這裏,特地來看。孫臏說明真相,在齊使的幫助下,逃回了齊國。孫臏先投到了齊國將軍田忌的門下。當時齊王要和田忌賽馬,田忌采用孫臏之計,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三局兩勝贏了齊王。以前從沒輸過的齊王很驚奇,問田忌是何原因。田忌趁機將孫臏推薦給了齊王。齊王見孫臏才華橫溢,有文韜武略,又通曉兵法,於是封他為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