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1 / 3)

“喲,耀宗,大哥我說的可是真心話,沒半點取笑的意思嘍!就你說的這些事,漫說是我們米行裏,隻怕全長沙城也沒人說得上來!耀成,你說是不?不過,耀宗,”張頌臣側臉看了一眼薑耀成,旋即又盯向薑耀宗,“還有一件事,我不是很明白。咱們湖南在清代以前那麼長時期沒出幾個人才,而近幾十年卻一下子湧現出了那麼多人才,同一塊地方,人才之出卻判若兩地,這是為何呢?這裏麵的緣由,你研究過嗎?”

薑耀宗沒有立即回答張頌臣提出的問題,他顯然需要一點時間來進行思考。他一向喜歡深思熟慮,語出必經得起檢驗。不管對錯,有話就說,張口即來,信口開河,那不是他的作風。剛才的一番話縱古論今,深入淺出,說得張頌臣心服口服,他無疑得意極了,臉上喜滋滋的。他左手端著茶杯,右手放在桌子上,也學著乃兄薑耀成的樣子,用手指頭敲起了鼓點。輕輕地敲了一會兒,他大概是覺得自己胸有成竹了,便緩緩地放下杯子,重又擺出了娓娓而談、長篇大論的架勢。

“大哥,不瞞你說,你剛才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研究過,也和別人探討過”,薑耀宗語氣平靜而自然,就如同說書似的,“要依我說,一個地方出不出人才,總以開發的遲早為轉移。開發得早,人才就出得早;開發得晚,人才就出得晚。一個地方要是不開發,那它永遠也出不了人才。這是自然之理。咱們誰也沒聽說過荒漠之地盛產人才吧,對不?湖南向稱蠻荒之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長期落後於周邊各省,所以清以前的漫長時期不出人才。到了明清時期,特別是進入清代以後,湖南開發突然提速,並很快迎來了一個大規模開發的高潮。導致這一開發高潮到來的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個重要因素是江西、湖北等省移民大規模湧入,給湖南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第二個重要因素是洞庭湖區大量沙洲的開墾,加速了湖南土地資源的急劇增長和有效利用;第三個重要因素是長江流域各省米穀貿易的日益興盛,特別是漢口、蘇州等地米市的迅速興起和繁榮,對湖南農業和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需求、刺激和影響。正是由於這三大因素,湖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在短短的時期內便得以大幅提高,並成了聞名天下的糧倉。相對較高的地域開發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總是催生人才的溫床。顯然,湖南這幾十年來出人才,與湖南這一時期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環境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沒錯,耀宗老弟,你說的這些確是至理。不過,”張頌臣一邊說,一邊點頭,一邊用手輕輕地敲著桌子邊,“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緣由呢?比如說,風土、人情、起居習俗、飲食習慣等,這些東西與出不出人才有無關係呢?扯談時經常聽人說起湖南人愛吃辣椒的事,似乎這是湖南人獨特的習性,也是湖南出人才的一個重要緣由。耀宗,老哥我對這事沒研究,不大相信,但又說不出子午寅卯來,你怎麼看啊?”

薑耀宗是這種人:有人問他,他高興;沒人問他,他不自在。見張頌臣不斷地向自己提問題,薑耀宗心裏十分受用。他用手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頦,神采飛揚地說:“大哥,風土、人情、起居、飲食習慣等這些東西與出不出人才有無關係,我說不準,興許有些關係吧。但湖南人愛吃辣椒這事,我也和你一樣,是不大相信它與出人才有關係的。我認為,愛吃辣椒是湖南人的一大特性不假,但卻並不能成為湖南出人才的一大緣由。問題很明顯,湖南出人才隻是近幾十年來的事,而湖南人愛吃辣椒卻已經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曆史了。如果吃辣椒就能出人才,那為何湖南清以前人才出得那麼少呢?再者,天下愛吃辣椒的也不隻是湖南人。據我所知,四川、雲南、貴州人也都愛吃辣椒,隻是吃法略有不同罷了。咱們湖南人愛吃辣椒的特點是幹辣,而四川人愛吃的是麻辣,貴州人愛吃的是酸辣,雲南人愛吃的是糊辣。當然,湖南人愛吃辣椒可能更突出一些,所以老百姓口頭常說‘雲貴人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但不管怎麼說,雲、貴、川人愛吃辣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既然如此,卻為何近幾十年來湖南人才之出若如潮湧,而雲、貴等地卻並沒有人才大規模湧現呢?顯然,湖南出人才與愛吃辣椒並無必然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