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宮自然也是時時關注承乾宮的消息,胤禩一邊聽著宮女為自己念書,一邊聽著皇太後同宮人嬤嬤的說話,心下歎息一聲,那兩人這輩子倒是圓滿了。不過,這輩子沒人給他們做擋箭牌,不知道他們倒要如何?而且,他們的皇阿瑪啊,那可是,嗬,傳說中的千古一帝啊。胤禩唇邊笑容愈發燦爛,他很期待,真的很期待!
臨近十三阿哥的滿月,後宮眾人有意無意的探聽著內務府的消息,聽過皇上的意思,後宮諸妃一時間很是有些摸不著頭腦,明明皇帝對皇後的態度仍是極好,可是這十三阿哥的滿月宴,內務府卻隻是得了如往常的例的旨意,很是讓人摸不清皇上的心意究竟在何處。
令嬪和兩位貴人先後臨產,兩位貴人誕下的都是格格,加之慶嬪所出的五格格,宮中已有五位小格格;令嬪倒是好運氣,得了阿哥,隻是身子是弱了些,康熙瞧著十四阿哥就想起上輩子夭亡的兒女,倒是責令太醫院好好為十四阿哥調養身體。
弘曆聽了自己的手下報來的消息,眉頭一挑,嗬,這令嬪魏氏同富察氏的死必是脫不開幹係的,而太醫院那麼些太醫,偏偏就挑上了他的人,既然老天都給他機會除去那妖孽的孽種,他更是不必手軟!
皇太後挑了眉頭,不過聽說了舒妃抱著她偏殿中的嬰兒很是歡喜,慶嬪對著她宮裏的穎貴人也是不錯,摸了摸指甲,這次宮裏頭的女人倒是容易滿足呢。也罷,既然皇上現在想抬著皇後,她這做額娘的便隨了兒子的意好了。不過,九阿哥一人也是孤單,該是同年紀相仿的兄弟親近親近呢。於是皇太後遣了人去承乾宮,又下了一道懿旨,道說年底宮中添了嬰孩兒兩位貴人有功,又讚了舒妃慶嬪的慈母情懷,兩位格格的生母養母都得了皇太後的大量賞賜。而令嬪卻似被皇太後忘在了一旁。
胤禛不情不願的被嬤嬤抱去了壽康宮,忍著心中不喜,同皇太後說話,瞧著在炕上翻檢書冊的胤禩隻覺無趣,他還是覺著和他的十三弟在一處舒坦,就是發呆也好,可是陪著這麼個——胤禛眼神一閃,瞧著一直背對著自己的孩童,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這人莫不是自己上輩子的兄弟?否則,小孩子愛鬧,聽說這十阿哥雖是乖巧的,也頗招人疼,如今這對著自己的冷淡態度倒是奇怪得很!
胤禩背對著胤禛,深吸口氣,他還是沒辦法假裝不在意上輩子同這人的恩怨,他怕自己壓不住眼中的恨意啊,但願小孩子的眼緣一說能遮得過去。睜開眼,瞧了眼不知什麼時候站到自己麵前的人,胤禩好奇地再看了一眼,撇撇嘴,抱著懷裏的轉了身。
佟佳氏休養大半月,倒是精神了不少,聽說胤禛被召去了壽康宮,便隻讓人將十三阿哥抱了來。
絮絮叨叨的將自己對胤禛的情誼說了出來,佟佳氏覺著懷中嬰孩兒的神情很是熟悉,那震驚的模樣像極了胤禛,抿了抿唇,想起曾經同康熙問過的胤禛的後事,她試探著問道:“十三?你可是胤祥?”
胤祥瞧了佟佳氏一會兒,閉了閉眼。
佟佳氏怔了一會兒,麵上做出歡喜的笑,遣了侍從去請康熙來,想起近日在康熙眼中瞧見的愧疚,又想到那日胤禛的欲言又止,隻覺得心口疼得厲害,閉了閉眼,瞧見胤祥正看著自己,麵上笑容愈發溫柔。
康熙聽高無庸報來承乾宮侍從來請時便猜到該是所為何事,佟佳氏一向守禮,從未憑著自身的寵愛逾矩而為,這般遣人來請自己前世今生也不過是幾次。
“九阿哥現在何處?”康熙起身往外走,忽的問道。
高無庸忙回道:“回皇上的話,九阿哥現在壽康宮。”
康熙點點頭,想起壽康宮中的十阿哥永瑆,皺皺眉,那孩子的……出生實在不討喜,不過,到底也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該太過冷落了,明日去瞧瞧那孩子吧。
看到康熙進來,佟佳氏在床上行了個福禮,麵上滿是驚喜,欲言又止。
康熙丟了個眼神給高無庸,扶著佟佳氏躺好。
高無庸知趣兒的招呼著侍從一並退下。
佟佳氏隻做不知康熙早已曉得,隻喜道:“皇上,十三是胤祥!”
康熙暗歎一聲,笑道:“朕知道的倒是早些,隻是一直沒得機會告訴你。”伸手摸了摸胤祥的額頭,“朕上輩子最愛的孩子都是表妹給朕生的,真的多謝表妹。”
佟佳氏偎在康熙懷裏,心一抽一抽的疼了著,麵上卻是透出兩分薄紅,口中隻道:“表哥,胤禛胤祥是我們的孩子,怎的要謝!”
胤祥怔怔瞧著今世阿瑪額娘的模樣,努力從中尋出上輩子的蛛絲馬跡,對上兩人看過來的慈愛眼神,也是不知當說些什麼,張了張嘴,想到自己現在尚不能言語,倒是覺著慶幸了。裂開嘴,胤祥笑彎眉眼嘴角,遮去眸中自己也不知會是嘲還是喜的情緒。
壽康宮中,胤禛隻覺著心中愈發煩悶,這十阿哥實在是不討人喜,竟是一隻無視著自己,抿抿唇,胤禛坐在胤禩身邊,扯過他手上的,開口道:“我是你哥哥,你怎麼不叫人?”
胤禩暗自磨牙,他不說話不就是怕自己忍不住撲上去同這人拚命麼,這人竟然還來招他!真不愧是隱忍了多年的雍正皇帝,現在這耐性還真是好!不過,現在他還是小孩子不是麼?胤禩癟癟嘴,大聲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抽抽噎噎的道:“哥……哥哥……哥哥好凶!”
瞧見皇太後急急的衝進來,胤禩顧不得以前心中的別扭,將頭埋在皇太後的肩膀,小聲的抽噎著:哼,老四,我倒要看看你被自己的侍妾訓斥是個什麼心情,雖然不能瞧著你這臉色變化,不過弟弟這心情卻是好呐!
胤禛狠狠的瞪了眼趴在皇太後懷裏的胤禩,瞧了眼自己手上拽著的,覺著自己這冤屈是怎麼都洗不掉了,他又不願扮作小兒撒嬌癡纏,更不願對著自己曾經的妾室俯身,便隻是低著頭什麼都不說,隻是靜靜的站著。
皇太後本想斥責胤禛兩句,可是瞧見那站在原處毫不辯解的孩子,深吸口氣,壓下心中怒火,想來這永璂如此有恃無恐的模樣,定是被寵出來的,不孝不悌,她隻管先委屈著,等著同皇帝好好訴訴委屈,省的皇後還以為她就是這後宮之主,忘了她皇太後才是這後宮最高位上的人!
抱著懷裏不再抽噎的孩子,皇太後也不理欲言又止的胤禛身邊的侍從,隻道:“皇上呢?子不教父之過,讓皇上來瞧瞧他怎麼教的兒子!”
康熙聽了侍從的描述,想著胤禛這輩子愈發冷硬的脾氣,再想起上輩子自己那些兒子最後的下場,歎口氣,看來這輩子要矯正這個兒子的第一節便是如何擺正兄弟之情了!兄弟和臣子奴才是不一樣的,血脈親族,至少得給雙方都留了麵子才是,哪裏能明麵兒上就喊打喊殺的!
胤禩今日到是哭了個盡興,被嬤嬤服侍著淨麵更衣,便縮在床榻上,昏沉沉的欲睡去。
康熙到底是舍不得太過訓斥兩輩子緣分的兒子,不輕不重的訓斥一番,又責他回承乾宮好好反省,明日來給弟弟道歉,便揭過了。
皇太後雖然不滿,卻也是不急於一時,隻是麵色不好的劃拉著茶盞。
康熙哄了老太太的兩句,也覺著不耐,心思一轉,便道:“皇額娘,朕去看看永瑆,幾日沒見了,不知他又變樣兒沒有。”
皇太後笑了笑,道:“哀家瞧著他好似一直沒怎麼變呢,皇帝對待兒子也不要太過偏頗了,永瑆也是你的兒子啊。”